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家中摆放鸡毛作用(门口放鸡毛有什么讲究)

更新:2022-11-06 06:57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55

门口放鸡毛有什么讲究

1、最先进行的是挂红,挂主人家自己准备的1丈2尺长的红,挂在靠屋内的门框上,由木匠来挂。

2、挂完红后就是贴对联。主人买了印有“平安”“富贵”的新对联,对联也是由木匠来帖,门口放起凳子木匠站在上面,先贴上面的横批,再一次贴左右的对联。

3、贴上对联后就自动转入祭祀仪式,这个过程由今天主人家请来的释比主持。

1)事先在门下的案台上摆上米斗,蜡烛,香和酒,然后释比将蜡烛插进米斗里,用火点燃.

2)接着,木屑在门前的空地上被点燃以便生火供释比点燃香,释比拿着一束香朝着门鞠躬,三次后将香插进米斗里,紧接着就是在地上倒酒祭奠。

3)再接下来就是再点燃一支柏枝,绕着门的门框用火接近门框而且念念有词。在柏枝快燃尽时便将柏枝移到一旁被提起的鸡公面前,在鸡公的头周围用烟火熏,熏过的鸡公的鸡冠被狠狠地掐出血来,把鸡血分别涂在新门框的左右和上方.然后从头部拔出几根鸡毛站在涂有鸡血的门框处。

4)最后,释比会左手举起一把小铁锤做出敲击状,又一次念念有词。羌话夹杂着四川话,偶尔可以听出什么“点状元”之类的祝福语和吉祥话。

4、第四项是答谢,主人家答谢今天的主角释比。释比装出一份嫌钱少的样式和主人讨价还价,对主人进行“刁难”,在一旁的人默默作笑,最后他收下了小主人的答谢钱,这个时候主人才走进自己的屋内,成为“名副其实”的“合法”主人。

为什么要在门上贴鸡毛

“金凤符” 传统民间习俗 用公鸡冠上的血,公鸡脖子上的毛,把几根鸡毛粘在大门上和门背后,称为“金凤神符” 作用是驱魔、避邪、镇妖、安宅,多用于家中小孩中邪或生病,传说只消一道金凤符就化解了。

门上贴鸡毛有什么讲究

  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与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汉族习俗一样,实质上是指过春节。《左传·僖公五年》称:过年为“腊祭”。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意思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拜祭活动。过年,在古代乃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同时也是拜祭的日子(这里拜祭的是菩萨而不是先祖)。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中所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而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但中国古代岁首的时间不尽相同,直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至87年),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即:“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并把正月初一定为夏历新年。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清皇朝的辛亥革命后,宣布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以夏历(俗称农历或旧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由于历代沿袭之故,中国人习惯上称公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新年”,因而过春节亦称为过年了。   自古以来,过年均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礼仪活动。而汉族人过年,其活动更为特别隆重。中山的古人也循之。从古到今,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扫屋:   扫屋,亦称为扫尘。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大致与中原汉族地区的“扫房”习俗相似,是过年前夕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年廿八(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洗邋遢”为中山人过年前的一句口头禅。扫屋实质是以大扫除的形式来送旧迎新。但是过去中山人扫屋,是颇为讲究的。   扫屋开始时,先扫门口,再拿起长扫帚或是鸡毛扫、竹枝等工具在门楣上下划几划、扫几扫,然后就从外到里一直扫进去,即从大厅扫到厨房、从屋顶扫到地下。这里有那么一句俗话:“好的扫入,坏的扫出”。而扫屋的工夫,一般是由家中的男性做,与此同时,家中的女性就负责家里的洗刷工作,包括:洗擦门窗、抬椅杂物、大小碗碟、茶杯、茶壶、饭煲炒镬、灶头等等,无一例外,另外,家中的所有床上用品、大人、小孩的衣物等等,都要大洗特洗至干净为止。这种大扫除的习俗,与其他风俗习惯一样,不竟还是掺杂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因而,传统上的年前大扫除开始前,必须要“择日”才能进行。虽然,过去从农历十一月下旬就有人扫屋了,但均要找本黄历、通书来“择日”,不管是富、是贫的家庭,年前扫屋之日不能是“赤口”、“破日”,或是“大事不宜”等日子,尤其是要避开“火星”之日,当然最好是“黄道吉日”了。另外,过去中山人普遍有拜祭菩萨的习俗(一般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中山人多有烧香拜佛的),因而清晨大扫除一开始,首先就是“洗菩萨”,洗菩萨所用的水,虽不是“圣水”但也不能用一般的干净清水。洗菩萨的水要放进几片“碌柚”(柚子)叶,这样做据说是可以“辟邪”,还表示家里的主人“神心”,这种工作,一般是由家中的女性来做。 2、办年货置新衣:   正所谓“年关紧过债”,中山人在过年前的一头半个月里,就开始忙于办年货了,旧社会中山的农村商店较少,货源也不是很充足,因而挨年近晚时,农村的群众便纷纷到石岐城区及各镇区府所在地的农贸集市去购置年货,诸如:买红线、纸宝哪,裁新衣服哪,执斋料、买糖果、饼食哪,卖腊味哪,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干鲜果品糖冬瓜、糖莲子、红瓜子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等等,应有尽有一大箩。尤其是家中的米缸更要趸足“落脚粮”,所谓“常满”,就是从这里引伸而来的。人们在春节前碰面第一句便是“办齐年货未?”这是中山人过去在春节前,最普通的一句口头禅了。直到今天,每逢过年前的“圩日”(农贸市场)或各大商场,都可见人山人海的景象,可想为着过年,中山城乡的人们是多么紧张,多么重要啊。同时,这种置办年货的习俗,也相应带旺了城乡的商店。在中山,尤其是妇女对置办年货更为着紧。 3、炊年糕炸煎堆:   中山各地过年时,有句俗语:“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而“炊年糕”这种习俗是中山人过年较有特色的风俗。外地人初到中山,乍一看见那些“生毛发普”(糕面上长出五颜六色长毛、发酶的糯米糕)的年糕,都笑中山人“戆车”(傻瓜的意思)。但尽管人家笑话,中山人过年炊糕的习俗,却历代相沿至今不改,且成为中山人过年的一件大事。同样,炊糕也要“择日”,都要选在过年前吉日的凌晨,各家各户的主妇们便起床净手装香拜神,然后开始工作,用糯米椿成粉,混合黄(红)糖浆,搓成整团的糊状,加上咸猪肉、咸蛋黄等佐料放在用蕉叶、竹叶等垫底的竹蒸笼里,用慢火炊十多个钟头而成。年糕蒸好后,要说上几句吉祥大利的好话,恭恭敬敬地供放在厅堂上,然后还放上红枣,榄仁及一封“利是”、挂上两个红桔等物,直至过了年(即过了年初一以后)才开糕。取其意为:“年糕年糕步步高”、“快高长大”等寓意。   这里有一习惯,就是在炊年糕期间,家中的小孩不能讲错说话或讲不吉利的话,只能讲好话,要不然就会炊成半生不熟的“生米糕”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习俗影响,中山人认为:炊年糕炊得好与坏,是对将来一年的运景好坏的象征,所以小孩的说话也很重要,俗语讲:“童音无戏言”,恐怕也是一个论据吧。   除了炊年糕,中山人还有“埋年煎堆,人有我有”之俗语。“年糕”以“高”的谐音意为“年糕年糕年年高”。而“煎堆”(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的粉团,用花生油炸成的一种食品)却以其圆与涨满之形,意为人事两团圆之意。另外,由于煎堆炸好后是金黄色的,有如金元宝一样,因此中山人俗语讲:“煎堆辘辘,金银满屋”。可见过年前炸煎堆这一习俗,中山人过去是较为重视的。加上炸煎堆所费无几,又能取其好意,因而中山人过年多有炊糕炸煎堆之习俗。另外,还有炸“油角仔”、炸“蛋散”等习俗。民国后,中原地区的包饺子、炸馄饨等饮食习俗,也在中山流行。 4、挂挥春贴门神:   挂挥春俗称挂桃符,此乃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由于中山人多是中原氏族南迁而聚居的,此传统习俗亦循之。据西汉·刘安《潍南子》记载:“桃符以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书除祸降福的吉利话,岁首钉于大门两侧,以驱鬼避邪”(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在此不提了)。这种挂桃符的风俗沿袭至五代(公元907-960年)的时候,开始有人将联语题写在桃符板上而称为春联,文字上记载的是《宋史·世家·西蜀》: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翕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恐怕这是中国最早之春联了,而挥春则是在过年之前即席挥写或印成对联的联句,特别是在乡村,多有请村中有文化、书法好的人帮忙写挥春,而商人习惯上是从集市上或文人雅士、书法家等手中购买、雅属,于春节前夕,多在年卅晚,贴在或挂在大门两侧,称为春联。春联多以吉利言语,祈望美好生活之词语组成,从对联中,人们可看到主人的工作职业。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除了挂挥春,还有贴门神之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据说,贴门神这种习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贴门神开始流行时,是为了驱邪镇鬼,这与过去挂桃符是并存的,因而岁时贴门神是贴钟馗打鬼的画和“神荼”、“郁垒”的字,直至现在,我们还可看到一些区镇,尤其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字样的门神。相传宋代开始,人们为祀三国时的关羽,并将关羽称为关帝,遂将其绘成年画作门神,贴于门上,也有一些巧手之人自己绘制或剪贴一些喜庆欢乐的年画张贴,这就将贴门神改称之为贴年画了,而这种习俗也与挂挥春并存流存至今。一般贴门神多在年卅晚的晚饭后,也有在年初一大清早张贴的,主人在贴门神之前要烧香、烧炮仗,并要在历代祖先的神主牌前说上几句吉利的话,再出门口恭恭敬敬贴上。古时的人喜采用“图像意念”,如福、禄、寿三字,多采用蝙蝠、方孔钱、桃子等图象的物品,来表示吉祥的意念,更有人将福字贴倒过来贴作门神,这种倒贴福字的习俗,是取其谐音“福到”或“到福”的意思。 5、守岁团年烧爆竹: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称之为除夕夜,也称为年卅晚。在除夕的下午,不管在外地的或是已成家立室搬出居住的男性(外嫁女一般随夫家)和出外打工的未婚女子,一般都举家提着年货贺礼等返祖家吃团圆饭。团圆饭做好后,一般是先敬祖先,就是讲先拜祖先,后全家团聚吃饭。中山人吃团圆饭时的菜式主要以猪、鸡、鸭等家禽,以及鱼丸、肉丸、发菜等菜肴为主,多为九道菜式,中山人习惯上称之为“九大簋”,取其意为“长长久久”、“合家团圆”、“新年发财”等吉祥意义。饭后,一家老少济济一堂,吃瓜果,闲谈家事或进行各种游戏。而小孩子们则走到屋前屋后空地燃放烟花炮仗或点燃灯笼互相追逐玩耍,直至深夜(有些还通宵达旦)。到了子时(即夜晚十二时)各家各户就大放烟花爆仗,以示送旧迎新。   这里,除了一家团圆的意思之外,还有送旧迎新,祝长辈长寿健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意义。俗语讲“守冬爷长命(即冬至),守岁娘长命”。在《牟平县志》上有这么一段:“年终为除日,……子弟称觞,为长春寿,环侍香案,通夜不寐,谓之守岁”。   中山另一习俗,就是在除夕团圆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尤其是给孙子、孙女这些小字辈们派利是。古时,使用方孔钱币,长辈就用红线穿编成串,挂在家中的小字辈脖子上或腰间,又或是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据说这样可以辟邪驱鬼,因之亦称为压岁钱。解放后这种风俗因使用的钱币不同,以及破除封建迷信以后,这些压岁钱改用红纸或利是封包住,放于孩子袋中或交给孙儿手上,让孩子们买文具玩具或买零食、烟花炮仗等了。但总的来讲还是一种祈望祝福的意思,即希望小字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快高长大”、“健康成长”这样的一种吉祥意义。 6、初一拜年派利是:   《香山县志》载:“元日拜年,烧爆竹,禁洒扫”。按中国旧俗,农历正月初一,称之为年初一。这天早晨天还未全亮(确切地说,在年卅晚子时),城乡各地就相继点燃炮仗,狮鼓也响个不停,从而使各家各户的大门口都铺满红色的炮仗纸,加上各家门口挂起的春联门神(年画)更是满目皆是红光辉影。真可谓是开门红了,同样是取其吉祥大利之意。   早茶后,城里乡村,各行各业的人群就扶老携幼涌出家门,穿红着绿,梳靓头发,手提礼品走街穿巷,到长辈或亲朋戚友家去拜年了。这种习俗源于何时,无从查考。据《宛平县志》记载:“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入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恐怕中山拜年之俗也源出于此吧。相传中山在明清年代起,初一拜年有这样的习俗:初一早起先拜天地及历代祖宗,次拜家中的尊长,而后是家中各人,由大至细,对尊长要行大礼,致贺词,对小孩要封利是(一般是已婚向未婚的青年和小孩派利是),同辈人之间,只需拱手互贺就行了。家中各人拜年后,男仕们便出门到族中长辈或亲朋戚友家中去拜年了。拜年期间,如见到亲朋好友的小孩,包括尚未结婚的少男少女,多有互派利是的习惯。在街上碰见熟人均要讲上几句:“恭喜发财”、“新年好”、“龙马精神”、“添丁发财”等等祝贺话语。   在饮食方面,年初一这天,一般市民都吃斋菜素食为主。究其原因是年卅晚的团圆饭佳肴太多,容易“撑住”消化不良或是吃得太肥腻等缘故,因而年初一多有吃斋的习惯,据一些长辈和宗教界的信众称:大年初一吃斋是源自佛家的斋戒习俗。另外在年初一这天不允许扫地;不准用刀剪利器,更要小心打烂碗碟茶杯,如无意中碰跌,则要讲上几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吉利是”等吉祥话,然后迅速收拾碎片,如有客人在座,均要讲句“对唔住”、“花开富贵”等吉祥如意的说话,以求心安理得。   在中山沙田区一带,尤其是中山民歌发源地的坦洲地区,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习俗“初一龙舟周街唱。”如当地俗话说:“初一狮鼓响,龙舟叮当敲,穿街基围过,百子又千孙……”。过去在年初一清早,在坦洲地区,你会看到当地的一些人手里拿一根竹子或木棍撑着一条用红木或杂木精工雕成的,约一尺半长十来公分粗的龙头或整条木龙,脖子上挂着一面龙舟鼓,鼓上连接着锣钹;另一只手举着一幅写有“恭喜发财”、“龙舟送子”、“百子千孙”等字样条幅对联的民间艺人,边舞手中的木龙,边走边唱龙舟,凡到了新婚的门户或有钱人的家宅前,便上前叩门,尤其高声地唱着民歌,龙舟鼓点也敲得特别热闹一些。一般来讲,年初一唱龙舟,在过去来讲,主要内容是唱百子千孙、早生贵子的主题,为新婚人家祈福,寓意“送子”。这种风俗与畲族的“盘龙歌”有接近之处,历史上,汉族的习俗多以“麒麟送子”为主,而畲族的“盘龙歌”亦是送子的意思为主,坦洲唱龙舟,一般是以道情或叹情为主旋较多,但年初一唱龙舟却是以欢乐的旋律为主,因而在过去,坦洲人年初一大多数都欢迎唱龙舟,演唱者所唱的内容,多是迎合群众的口味,主要唱“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百子千孙*****”等内容,屋主在听完龙舟后,则封利是给演唱者。这种习俗至今在坦洲群胜一带尚流行,只不过内容有所改变罢了。 7、年初二祭财神:   年初二俗称开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亦称为“送年”、“开年驾”等。古时候在开年这天,一早就由家中的男仕以及儿子或孙子用扫把从门口庭院开始向屋门扫去,再从门口向屋内扫地,清扫完毕,就烧炮仗,点香拜祭天地和神台上的历代祖先,祈求神灵庇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子千孙等等。主要的是祭拜财神(传说中主管财帛的神),祈求来年财源广进,过去多为商店和食肆在年初二开市前拜祭,习惯上称为“开牙”,多做九种菜肴,俗称为“九大簋”,以示“开门大吉”、“财源茂盛”之意。   这一天与年初一恰恰相反,年初一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而年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大动干戈,劏鸡杀鸭,打扫卫生。在拜祭完毕后,家中各人互相道贺后,已婚男仕便携妻带子前往外家给外父外母(岳父岳母)拜年,直至晚饭后才返家。而未婚者则趁此佳节前往恋人家去或好友家去拜年道贺。各醒狮、舞龙队伍则鸣锣敲鼓穿街过巷去采青表演,发新年财了。 8、初三赤口泼水洒米祷神:   汉族的旧俗里,大年初三俗称“豕日”(古代家畜的一种,体肥尾短、鼻长、耳似蒲扇,俗称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中有:“……三日不杀猪……”。古人认为正月一岁之首,而岁首的头七日更为重要,禁忌也特别繁多。古时的人们平时肉食较为缺乏,对于汉族来讲猪更是主要的肉食。因而在农村养猪是很重视的,在中原一带年初三为“豕日”,而“豕”是猪的别称,所以在年初三之日,人们一早起床,首先要观看气候的阴晴来决定养猪业的兴与旺、灾与难。中山人把这一日称之为“赤口”,寓意初三这天人们会象猪一样哄叫不停。过去中山人迷信占卜术,有道士预言,正月初三容易与左邻右里争吵不吉利,容易犯“官非”,加之农户要养猪,更要敬天拜地祈求上苍庇祐,因而在初三一早,家中主妇则开门泼水洒米,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祝愿,而后返入里屋,在大堂求神拜佛,以求不犯口角,更避官非,且不出门去拜年,久而久之,逐渐成为一种陋俗。解放后,这种所谓陋俗已逐渐改变,但尚有农村的长者遵循并指责后辈初三赤口不要去拜年。另外,中山个别的人家有称大年初三为“车公诞”的,因此多在大年初三日到车公庙去参拜,并去转动庙里的风车、占卜问卦。 9、初七人日炒粉拜神:   汉东方朔《占书》曾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而隋·薛道衡《人口思归》则有这么一段:“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从史书及前辈老人口中所述,古时的“人日”,同样是古代早期的一种占卜活动,沿袭至汉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和社火活动,中山古时候,人日时各家各户均先拜祭神灵,祈祷人、畜兴旺。而后用七种蔬菜或是七种水果,做成羹汤,称之为“七宝羹”、“七宝斋”,多数人家这天不煮饭,吃斋菜,而更多的是煲粥炒粉或炒面,饭后纷纷出外参加各种社火活动,直至晚间才返。   自一九八八年以来,中山一班文化人牵头倡起了以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弘扬“博爱”精神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慈善敬老”、“扶危济困”等内容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并在每年的年初七举行,这就将过去年初七祭祀活动改变为慈善公益的大型社会活动,给人日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注进了博爱、慈善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观念和生机,而成为中山的新民俗文化活动,现在每年的年初七中山人都举行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称为慈善万人行,而“提起万人行、中山人脚板痕(痒)”,已成为中山人新的口头禅。 10、元宵十五闹花灯:   据历代《香山县志》称:邑人多信道。而历史上,元宵俗称上元、元夜、元夕等,相传源出于道教。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历史上有元宵张灯观赏的风俗,故又称“灯节”。《香山县志》则有:“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唱,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的记载。元夕张灯为谜语悬赏中衢曰“灯信”。古时中山人在十五这日,妇女多到庙宇拜神,尤其是在石岐(现城区)的妇女,多数涌去城西三元庙庆贺上元大帝诞。据史料载:自古以来我国有元宵节张灯观赏的风俗,在中山到正月十五夜各家各户则在门前张灯结彩,点燃蜡烛,小孩手提灯笼穿街过巷玩耍,各宗祠更是云集一群群文人雅仕,挂出灯谜,大摆“射虎”龙门阵。故而,元宵十五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节”等,是古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观灯之俗流传至今。   元宵这天,人们在饮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汤圆之类食物,这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寄寓家人团聚圆好,生活幸福美满,而恋人们则手拖手去拍拖“晒月光”,因而又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门前张灯结彩,以吸引左邻右里;文人雅仕则在彩灯上写上谜语、诗词,让游人猜谜或对联,称为“射虎”。各大武馆则纷纷舞龙、舞狮大展武艺;大户人家还在祠堂门口空地表演地色(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跑旱船”民间艺术)、演戏等。清代期间,在中山的一些地区,如小榄等地,一些民间的社团在元宵那天晚上,还组织以民间故事、典故等为题材的花灯巡游活动,称为灯会,男女青年举灯结伴歌唱,俗称唱灯歌。因此,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闹花灯,这种民间社火活动,直至正月十六日晚才结束,称为散灯。 11、正月开灯与结灯:   《香山县志》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其实灯节是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但中山过去习惯上,凡生了男孩的(即添丁)人家,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起的一个月内,择黄道吉日开灯。开灯那日,先到纸扎店定制花灯,一般是定造四个:一个挂在祖先灵前;一个挂在祠堂;一个挂在住宅门官神前;另一个则挂在社稷坛上。开灯那天,添丁的人家必备上一席丰盛的佳肴以祀神,或同时摆上几台酒席宴请宾客。而各族的祖祠内或祠前的禾堂中,也有本族人祭祖开灯派彩的习俗。既然有开灯,就有结灯。结灯一般在二月二日土地诞日举行,也有在旧历三月三清明节前结灯的。同样,结灯那天,也要备上几席丰盛的佳肴酬神拜祭祖先和宴请氏族乡亲的。

门口放鸡毛有什么讲究没

  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与中原大部分地区的汉族习俗一样,实质上是指过春节。《左传·僖公五年》称:过年为“腊祭”。西晋杜预注:“腊岁终祭众神之名”。意思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拜祭活动。过年,在古代乃是祝贺丰收的喜庆日子;同时也是拜祭的日子(这里拜祭的是菩萨而不是先祖)。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中所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而甲骨文、金文中的年字,都是果实丰收、谷穗成熟的形象。但中国古代岁首的时间不尽相同,直到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年至87年),落下闳、邓平等创制了“太初历”,才明确规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史记》称:正月初一为“四始”,即:“岁之始、时之始、日之始、月之始”。并把正月初一定为夏历新年。孙中山先生领导推翻清皇朝的辛亥革命后,宣布我国采用公元纪年,以公历元月一日为新年节日,以夏历(俗称农历或旧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由于历代沿袭之故,中国人习惯上称公历正月初一为元旦,而把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新年”,因而过春节亦称为过年了。

  自古以来,过年均有祭祀、朝会、宴饮、占卜、迎神、贺年、玩赏等礼仪活动。而汉族人过年,其活动更为特别隆重。中山的古人也循之。从古到今,中山人“过年”的习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扫屋:

  扫屋,亦称为扫尘。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大致与中原汉族地区的“扫房”习俗相似,是过年前夕必不可少的一种习俗。“年廿八(即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洗邋遢”为中山人过年前的一句口头禅。扫屋实质是以大扫除的形式来送旧迎新。但是过去中山人扫屋,是颇为讲究的。

  扫屋开始时,先扫门口,再拿起长扫帚或是鸡毛扫、竹枝等工具在门楣上下划几划、扫几扫,然后就从外到里一直扫进去,即从大厅扫到厨房、从屋顶扫到地下。这里有那么一句俗话:“好的扫入,坏的扫出”。而扫屋的工夫,一般是由家中的男性做,与此同时,家中的女性就负责家里的洗刷工作,包括:洗擦门窗、抬椅杂物、大小碗碟、茶杯、茶壶、饭煲炒镬、灶头等等,无一例外,另外,家中的所有床上用品、大人、小孩的衣物等等,都要大洗特洗至干净为止。这种大扫除的习俗,与其他风俗习惯一样,不竟还是掺杂了封建迷信的东西,因而,传统上的年前大扫除开始前,必须要“择日”才能进行。虽然,过去从农历十一月下旬就有人扫屋了,但均要找本黄历、通书来“择日”,不管是富、是贫的家庭,年前扫屋之日不能是“赤口”、“破日”,或是“大事不宜”等日子,尤其是要避开“火星”之日,当然最好是“黄道吉日”了。另外,过去中山人普遍有拜祭菩萨的习俗(一般在农历的初一和十五,中山人多有烧香拜佛的),因而清晨大扫除一开始,首先就是“洗菩萨”,洗菩萨所用的水,虽不是“圣水”但也不能用一般的干净清水。洗菩萨的水要放进几片“碌柚”(柚子)叶,这样做据说是可以“辟邪”,还表示家里的主人“神心”,这种工作,一般是由家中的女性来做。

  2、办年货置新衣:

  正所谓“年关紧过债”,中山人在过年前的一头半个月里,就开始忙于办年货了,旧社会中山的农村商店较少,货源也不是很充足,因而挨年近晚时,农村的群众便纷纷到石岐城区及各镇区府所在地的农贸集市去购置年货,诸如:买红线、纸宝哪,裁新衣服哪,执斋料、买糖果、饼食哪,卖腊味哪,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干鲜果品糖冬瓜、糖莲子、红瓜子及各种各样的水果等等,应有尽有一大箩。尤其是家中的米缸更要趸足“落脚粮”,所谓“常满”,就是从这里引伸而来的。人们在春节前碰面第一句便是“办齐年货未?”这是中山人过去在春节前,最普通的一句口头禅了。直到今天,每逢过年前的“圩日”(农贸市场)或各大商场,都可见人山人海的景象,可想为着过年,中山城乡的人们是多么紧张,多么重要啊。同时,这种置办年货的习俗,也相应带旺了城乡的商店。在中山,尤其是妇女对置办年货更为着紧。

  3、炊年糕炸煎堆:

  中山各地过年时,有句俗语:“年晚煎堆,人有我有。”而“炊年糕”这种习俗是中山人过年较有特色的风俗。外地人初到中山,乍一看见那些“生毛发普”(糕面上长出五颜六色长毛、发酶的糯米糕)的年糕,都笑中山人“戆车”(傻瓜的意思)。但尽管人家笑话,中山人过年炊糕的习俗,却历代相沿至今不改,且成为中山人过年的一件大事。同样,炊糕也要“择日”,都要选在过年前吉日的凌晨,各家各户的主妇们便起床净手装香拜神,然后开始工作,用糯米椿成粉,混合黄(红)糖浆,搓成整团的糊状,加上咸猪肉、咸蛋黄等佐料放在用蕉叶、竹叶等垫底的竹蒸笼里,用慢火炊十多个钟头而成。年糕蒸好后,要说上几句吉祥大利的好话,恭恭敬敬地供放在厅堂上,然后还放上红枣,榄仁及一封“利是”、挂上两个红桔等物,直至过了年(即过了年初一以后)才开糕。取其意为:“年糕年糕步步高”、“快高长大”等寓意。

  这里有一习惯,就是在炊年糕期间,家中的小孩不能讲错说话或讲不吉利的话,只能讲好话,要不然就会炊成半生不熟的“生米糕”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习俗影响,中山人认为:炊年糕炊得好与坏,是对将来一年的运景好坏的象征,所以小孩的说话也很重要,俗语讲:“童音无戏言”,恐怕也是一个论据吧。

  除了炊年糕,中山人还有“埋年煎堆,人有我有”之俗语。“年糕”以“高”的谐音意为“年糕年糕年年高”。而“煎堆”(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的粉团,用花生油炸成的一种食品)却以其圆与涨满之形,意为人事两团圆之意。另外,由于煎堆炸好后是金黄色的,有如金元宝一样,因此中山人俗语讲:“煎堆辘辘,金银满屋”。可见过年前炸煎堆这一习俗,中山人过去是较为重视的。加上炸煎堆所费无几,又能取其好意,因而中山人过年多有炊糕炸煎堆之习俗。另外,还有炸“油角仔”、炸“蛋散”等习俗。民国后,中原地区的包饺子、炸馄饨等饮食习俗,也在中山流行。

  4、挂挥春贴门神:

  挂挥春俗称挂桃符,此乃汉族的传统习俗之一,由于中山人多是中原氏族南迁而聚居的,此传统习俗亦循之。据西汉·刘安《潍南子》记载:“桃符以两块长约七、八寸,宽一寸余的桃木做成,上书除祸降福的吉利话,岁首钉于大门两侧,以驱鬼避邪”(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在此不提了)。这种挂桃符的风俗沿袭至五代(公元907-960年)的时候,开始有人将联语题写在桃符板上而称为春联,文字上记载的是《宋史·世家·西蜀》: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工,自翕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恐怕这是中国最早之春联了,而挥春则是在过年之前即席挥写或印成对联的联句,特别是在乡村,多有请村中有文化、书法好的人帮忙写挥春,而商人习惯上是从集市上或文人雅士、书法家等手中购买、雅属,于春节前夕,多在年卅晚,贴在或挂在大门两侧,称为春联。春联多以吉利言语,祈望美好生活之词语组成,从对联中,人们可看到主人的工作职业。这一习俗沿袭至今。

  除了挂挥春,还有贴门神之习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这么一段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据说,贴门神这种习俗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贴门神开始流行时,是为了驱邪镇鬼,这与过去挂桃符是并存的,因而岁时贴门神是贴钟馗打鬼的画和“神荼”、“郁垒”的字,直至现在,我们还可看到一些区镇,尤其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区,还可以见到“神荼”、“郁垒”字样的门神。相传宋代开始,人们为祀三国时的关羽,并将关羽称为关帝,遂将其绘成年画作门神,贴于门上,也有一些巧手之人自己绘制或剪贴一些喜庆欢乐的年画张贴,这就将贴门神改称之为贴年画了,而这种习俗也与挂挥春并存流存至今。一般贴门神多在年卅晚的晚饭后,也有在年初一大清早张贴的,主人在贴门神之前要烧香、烧炮仗,并要在历代祖先的神主牌前说上几句吉利的话,再出门口恭恭敬敬贴上。古时的人喜采用“图像意念”,如福、禄、寿三字,多采用蝙蝠、方孔钱、桃子等图象的物品,来表示吉祥的意念,更有人将福字贴倒过来贴作门神,这种倒贴福字的习俗,是取其谐音“福到”或“到福”的意思。

  5、守岁团年烧爆竹: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称之为除夕夜,也称为年卅晚。在除夕的下午,不管在外地的或是已成家立室搬出居住的男性(外嫁女一般随夫家)和出外打工的未婚女子,一般都举家提着年货贺礼等返祖家吃团圆饭。团圆饭做好后,一般是先敬祖先,就是讲先拜祖先,后全家团聚吃饭。中山人吃团圆饭时的菜式主要以猪、鸡、鸭等家禽,以及鱼丸、肉丸、发菜等菜肴为主,多为九道菜式,中山人习惯上称之为“九大簋”,取其意为“长长久久”、“合家团圆”、“新年发财”等吉祥意义。饭后,一家老少济济一堂,吃瓜果,闲谈家事或进行各种游戏。而小孩子们则走到屋前屋后空地燃放烟花炮仗或点燃灯笼互相追逐玩耍,直至深夜(有些还通宵达旦)。到了子时(即夜晚十二时)各家各户就大放烟花爆仗,以示送旧迎新。

  这里,除了一家团圆的意思之外,还有送旧迎新,祝长辈长寿健康,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意义。俗语讲“守冬爷长命(即冬至),守岁娘长命”。在《牟平县志》上有这么一段:“年终为除日,……子弟称觞,为长春寿,环侍香案,通夜不寐,谓之守岁”。

  中山另一习俗,就是在除夕团圆饭后,由长辈向晚辈,尤其是给孙子、孙女这些小字辈们派利是。古时,使用方孔钱币,长辈就用红线穿编成串,挂在家中的小字辈脖子上或腰间,又或是放在孩子们的枕头下,据说这样可以辟邪驱鬼,因之亦称为压岁钱。解放后这种风俗因使用的钱币不同,以及破除封建迷信以后,这些压岁钱改用红纸或利是封包住,放于孩子袋中或交给孙儿手上,让孩子们买文具玩具或买零食、烟花炮仗等了。但总的来讲还是一种祈望祝福的意思,即希望小字辈们在新的一年里,“快高长大”、“健康成长”这样的一种吉祥意义。

  6、初一拜年派利是:

  《香山县志》载:“元日拜年,烧爆竹,禁洒扫”。按中国旧俗,农历正月初一,称之为年初一。这天早晨天还未全亮(确切地说,在年卅晚子时),城乡各地就相继点燃炮仗,狮鼓也响个不停,从而使各家各户的大门口都铺满红色的炮仗纸,加上各家门口挂起的春联门神(年画)更是满目皆是红光辉影。真可谓是开门红了,同样是取其吉祥大利之意。

  早茶后,城里乡村,各行各业的人群就扶老携幼涌出家门,穿红着绿,梳靓头发,手提礼品走街穿巷,到长辈或亲朋戚友家去拜年了。这种习俗源于何时,无从查考。据《宛平县志》记载:“正月元旦,五鼓时,百官入朝行庆贺礼,民间亦盛服焚香,礼天地,祀祖考,拜尊长,及姻友投刺互答,曰拜年”。恐怕中山拜年之俗也源出于此吧。相传中山在明清年代起,初一拜年有这样的习俗:初一早起先拜天地及历代祖宗,次拜家中的尊长,而后是家中各人,由大至细,对尊长要行大礼,致贺词,对小孩要封利是(一般是已婚向未婚的青年和小孩派利是),同辈人之间,只需拱手互贺就行了。家中各人拜年后,男仕们便出门到族中长辈或亲朋戚友家中去拜年了。拜年期间,如见到亲朋好友的小孩,包括尚未结婚的少男少女,多有互派利是的习惯。在街上碰见熟人均要讲上几句:“恭喜发财”、“新年好”、“龙马精神”、“添丁发财”等等祝贺话语。

  在饮食方面,年初一这天,一般市民都吃斋菜素食为主。究其原因是年卅晚的团圆饭佳肴太多,容易“撑住”消化不良或是吃得太肥腻等缘故,因而年初一多有吃斋的习惯,据一些长辈和宗教界的信众称:大年初一吃斋是源自佛家的斋戒习俗。另外在年初一这天不允许扫地;不准用刀剪利器,更要小心打烂碗碟茶杯,如无意中碰跌,则要讲上几句:“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吉利是”等吉祥话,然后迅速收拾碎片,如有客人在座,均要讲句“对唔住”、“花开富贵”等吉祥如意的说话,以求心安理得。

  在中山沙田区一带,尤其是中山民歌发源地的坦洲地区,还有一种鲜为人知的习俗“初一龙舟周街唱。”如当地俗话说:“初一狮鼓响,龙舟叮当敲,穿街基围过,百子又千孙……”。过去在年初一清早,在坦洲地区,你会看到当地的一些人手里拿一根竹子或木棍撑着一条用红木或杂木精工雕成的,约一尺半长十来公分粗的龙头或整条木龙,脖子上挂着一面龙舟鼓,鼓上连接着锣钹;另一只手举着一幅写有“恭喜发财”、“龙舟送子”、“百子千孙”等字样条幅对联的民间艺人,边舞手中的木龙,边走边唱龙舟,凡到了新婚的门户或有钱人的家宅前,便上前叩门,尤其高声地唱着民歌,龙舟鼓点也敲得特别热闹一些。一般来讲,年初一唱龙舟,在过去来讲,主要内容是唱百子千孙、早生贵子的主题,为新婚人家祈福,寓意“送子”。这种风俗与畲族的“盘龙歌”有接近之处,历史上,汉族的习俗多以“麒麟送子”为主,而畲族的“盘龙歌”亦是送子的意思为主,坦洲唱龙舟,一般是以道情或叹情为主旋较多,但年初一唱龙舟却是以欢乐的旋律为主,因而在过去,坦洲人年初一大多数都欢迎唱龙舟,演唱者所唱的内容,多是迎合群众的口味,主要唱“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百子千孙满堂红”等内容,屋主在听完龙舟后,则封利是给演唱者。这种习俗至今在坦洲群胜一带尚流行,只不过内容有所改变罢了。

  7、年初二祭财神:

  年初二俗称开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亦称为“送年”、“开年驾”等。古时候在开年这天,一早就由家中的男仕以及儿子或孙子用扫把从门口庭院开始向屋门扫去,再从门口向屋内扫地,清扫完毕,就烧炮仗,点香拜祭天地和神台上的历代祖先,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子千孙等等。主要的是祭拜财神(传说中主管财帛的神),祈求来年财源广进,过去多为商店和食肆在年初二开市前拜祭,习惯上称为“开牙”,多做九种菜肴,俗称为“九大簋”,以示“开门大吉”、“财源茂盛”之意。

  这一天与年初一恰恰相反,年初一不能扫地及用刀剪利器,而年初二一早各家各户都大动干戈,劏鸡杀鸭,打扫卫生。在拜祭完毕后,家中各人互相道贺后,已婚男仕便携妻带子前往外家给外父外母(岳父岳母)拜年,直至晚饭后才返家。而未婚者则趁此佳节前往恋人家去或好友家去拜年道贺。各醒狮、舞龙队伍则鸣锣敲鼓穿街过巷去采青表演,发新年财了。

  8、初三赤口泼水洒米祷神:

  汉族的旧俗里,大年初三俗称“豕日”(古代家畜的一种,体肥尾短、鼻长、耳似蒲扇,俗称猪)。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中有:“……三日不杀猪……”。古人认为正月一岁之首,而岁首的头七日更为重要,禁忌也特别繁多。古时的人们平时肉食较为缺乏,对于汉族来讲猪更是主要的肉食。因而在农村养猪是很重视的,在中原一带年初三为“豕日”,而“豕”是猪的别称,所以在年初三之日,人们一早起床,首先要观看气候的阴晴来决定养猪业的兴与旺、灾与难。中山人把这一日称之为“赤口”,寓意初三这天人们会象猪一样哄叫不停。过去中山人迷信占卜术,有道士预言,正月初三容易与左邻右里争吵不吉利,容易犯“官非”,加之农户要养猪,更要敬天拜地祈求上苍庇佑,因而在初三一早,家中主妇则开门泼水洒米,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祝愿,而后返入里屋,在大堂求神拜佛,以求不犯口角,更避官非,且不出门去拜年,久而久之,逐渐成为一种陋俗。解放后,这种所谓陋俗已逐渐改变,但尚有农村的长者遵循并指责后辈初三赤口不要去拜年。另外,中山个别的人家有称大年初三为“车公诞”的,因此多在大年初三日到车公庙去参拜,并去转动庙里的风车、占卜问卦。

  9、初七人日炒粉拜神:

  汉东方朔《占书》曾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而隋·薛道衡《人口思归》则有这么一段:“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从史书及前辈老人口中所述,古时的“人日”,同样是古代早期的一种占卜活动,沿袭至汉魏以后,逐渐发展成为祭祀和社火活动,中山古时候,人日时各家各户均先拜祭神灵,祈祷人、畜兴旺。而后用七种蔬菜或是七种水果,做成羹汤,称之为“七宝羹”、“七宝斋”,多数人家这天不煮饭,吃斋菜,而更多的是煲粥炒粉或炒面,饭后纷纷出外参加各种社火活动,直至晚间才返。

  自一九八八年以来,中山一班文化人牵头倡起了以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弘扬“博爱”精神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慈善敬老”、“扶危济困”等内容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并在每年的年初七举行,这就将过去年初七祭祀活动改变为慈善公益的大型社会活动,给人日这一传统民俗活动注进了博爱、慈善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观念和生机,而成为中山的新民俗文化活动,现在每年的年初七中山人都举行大型的社会公益活动,称为慈善万人行,而“提起万人行、中山人脚板痕(痒)”,已成为中山人新的口头禅。

  10、元宵十五闹花灯:

  据历代《香山县志》称:邑人多信道。而历史上,元宵俗称上元、元夜、元夕等,相传源出于道教。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历史上有元宵张灯观赏的风俗,故又称“灯节”。《香山县志》则有:“元宵灯火装演故事游戏通衢,舞者击鼓以三为节,歌者击鼓以七为节,又春宵结队彼此酬唱,曰唱灯歌又曰唱鹤歌”的记载。元夕张灯为谜语悬赏中衢曰“灯信”。古时中山人在十五这日,妇女多到庙宇拜神,尤其是在石岐(现城区)的妇女,多数涌去城西三元庙庆贺上元大帝诞。据史料载:自古以来我国有元宵节张灯观赏的风俗,在中山到正月十五夜各家各户则在门前张灯结彩,点燃蜡烛,小孩手提灯笼穿街过巷玩耍,各宗祠更是云集一群群文人雅仕,挂出灯谜,大摆“射虎”龙门阵。故而,元宵十五又称为“灯节”、“上元节”、“元夕节”等,是古代最隆重的节日之一,观灯之俗流传至今。

  元宵这天,人们在饮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汤圆之类食物,这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寄寓家人团聚圆好,生活幸福美满,而恋人们则手拖手去拍拖“晒月光”,因而又有人称元宵节为“中国情人节”。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门前张灯结彩,以吸引左邻右里;文人雅仕则在彩灯上写上谜语、诗词,让游人猜谜或对联,称为“射虎”。各大武馆则纷纷舞龙、舞狮大展武艺;大户人家还在祠堂门口空地表演地色(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跑旱船”民间艺术)、演戏等。清代期间,在中山的一些地区,如小榄等地,一些民间的社团在元宵那天晚上,还组织以民间故事、典故等为题材的花灯巡游活动,称为灯会,男女青年举灯结伴歌唱,俗称唱灯歌。因此,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闹花灯,这种民间社火活动,直至正月十六日晚才结束,称为散灯。

  11、正月开灯与结灯:

  《香山县志》记载:“正月灯节,是添丁者挂灯于祠,以酒脯祀其先。曰:开灯、亦曰挂灯。约俟清明则焚之曰结灯”。其实灯节是正月十五,即元宵节。但中山过去习惯上,凡生了男孩的(即添丁)人家,多数是在农历正月初二起的一个月内,择黄道吉日开灯。开灯那日,先到纸扎店定制花灯,一般是定造四个:一个挂在祖先灵前;一个挂在祠堂;一个挂在住宅门官神前;另一个则挂在社稷坛上。开灯那天,添丁的人家必备上一席丰盛的佳肴以祀神,或同时摆上几台酒席宴请宾客。而各族的祖祠内或祠前的禾堂中,也有本族人祭祖开灯派彩的习俗。既然有开灯,就有结灯。结灯一般在二月二日土地诞日举行,也有在旧历三月三清明节前结灯的。同样,结灯那天,也要备上几席丰盛的佳肴酬神拜祭祖先和宴请氏族乡亲的。

门口放鸡毛什么意思

引蜈蚣出来最快的方法

1、生鸡肉

蜈蚣是食肉性的,可以将生鸡肉放在蜈蚣经常出没的地方。鸡肉切成小块,比蜈蚣的头大两三倍就可以,用草隐藏住,两天一次。等到夜晚蜈蚣出来觅食的时候,将蜈蚣抓住。

2、使用艾草熏屋子

艾草具有驱虫的功效,在蜈蚣经常出现的位置使用艾草熏,每隔几天熏一次,这样可以将蜈蚣驱避。

3、生石灰粉

由于蜈蚣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在阴暗的角落、床下,门口、窗口及有可能爬进蜈蚣的地方撒生石灰粉。经常撒,蜈蚣就会消失了。

4、雄黄

可以用作解毒剂、杀虫剂。雄黄研磨成粉末,和白酒泡制成雄黄酒,在屋里的地面、角落里喷洒,在下水道中也倒入一些,喷洒之后至少闭门半天,效果还是不错的。

5、硫磺

硫磺是一种多功能药剂,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杀螨和杀虫。在室内蜈蚣经常出没的地方撒硫磺,不但可以讲蜈蚣驱除,还可以消灭其他吓人的小虫子。

6、除虫剂

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喷洒,下水道一定不用忘记,喷洒之后要关门2-3个小时,效果还不错。如果使用敌敌畏,要进行稀释之后再喷洒。

门口放鸡毛有什么讲究嘛

如东过年习俗:

忙年

 从“腊八”到腊月二十四日前,为过年的先期准备。农家开始做酒,店家开始进年货(特别是香烛纸马等祭祀用品)以备旺市供应。手工业者则瞄准市场加工春节所需物品,如香炉、烛台、烀漏儿、碗架、锅圈以及小孩玩具等。

普通百姓要添制或定做新衣新帽之类也须及早准备。市面上渐渐热闹起来。为防火、防盗,集镇上夜间开始有人“打更”,过年的气氛一天浓似一天。

  腊月二十四开始“掸尘”。即将庭院内外、家具用具全面清扫洗刷干净。掸去屋顶墙角的蜘蛛网、吊吊灰。铜锡制的香炉、烛台也用香灰擦得锃亮。室内窗明几净,家居焕然一新。从二十四到除夕夜的清扫卫生工作要做到“四四(事事)如意”,即掸尘、换衣、理发、洗澡4件事。

  “掸尘”过后,便正式“忙年”。农家开始宰杀猪羊鸡鸭、起沟捕鱼,蒸馒头、倒年糕、做酒。市镇人家也开始准备过年的菜肴。无论城乡贫富,几乎家家都要炒“福菜”。也有的煮鱼冻豆,为小孩炒花生、蚕豆,爆米花,炒炒米以及做花生炒米糖等等。

  旧俗商店从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息业。年底前人们都要把节日期间各类物品采购齐全,俗谓“办年货”。首先是敬神祭祖用的香烛纸马之类,名曰“请大发”,然后是门神、对联、喜笺、鞭炮以及米、面、油、盐、酱、醋、烟、酒、糖等。过年是茶食的旺销季节。不少人都想用较少的钱购得尽可能多的花色茶点。茶食店家为适应群众需要,将各种花色茶食组合包装,质量高的组合叫“上杂”,一般的叫“中杂”,价廉物美,加上一种元宝形的竹篓包装,人见人爱。

  从腊月二十四起,商店开始结帐、收债,直收到除夕午夜。亲朋好友之间也开始互相馈赠礼品,无非是鱼肉糕馒烟酒之类,名曰“送年礼”。毛脚女婿则必送礼给岳父、岳母,且礼物多有考究。主要是酒、糖、鱼、肉,其余则取其吉利,酌情添加,而收礼者亦有回赠。

  倒糕 

农家把蒸年糕称之为倒糕。蒸糕有糕模,糕模为正方形,内中又分若干长方形小格,底板上刻有凹陷的字,一般为“福、禄、寿、喜、财”以及“状元及第”、“五子登科”之类。这糕模乡间少有农家自备,大多为蒸糕师傅为农户倒糕时带去的。市镇居民则自带米粉到蒸糕店加工。蒸糕师傅首先取一点食用“洋红”(一种红色添加剂)拌上米粉屑,撒在糕模的凹槽内,然后在每个字模上面套上相等大的框格,倒入米屑,直至框格填满为止。再用一根细木条将其刮平盖上盖,就可移到锅上蒸了。几块糕模叠放在蒸锅上,锅中热水沸腾,待蒸气升至最上格,俗称圆了气。略等片刻便可落甑了。此时在案板上摊一块大湿布,将糕倒扣在湿布上,“倒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一块块小长方形的黏糕上面都凸现着红字,四边有红框框。待热气出尽,就手沾冷水,将两块糕无字的一面合在一起,就是一联糕。此糕又称磕粉花糕、磕箱糕。

  还有一种甑子糕,是本县曹埠、新店一带农家过年常蒸的一种糕。长长方方的,两端嵌有两道红纹杠杠,极像昔日农户家织的本布手巾,故又名“手巾糕”。另外,掘东地区农户常蒸一种甑糕,糕体很大,约长40厘米,横截面也有15厘米见方,重约2公斤。蒸一条糕,能吃好多时候。

  蒸馍头 

腊月初,农家就着手把小麦磨成面粉。到腊月下旬,自选一个日子起馒头酵,即把准备好的酵水拌到面粉中去。这酵一定要起好。乡村有句俗话:要吃好馒头,多揣几拳头。意思是说起酵时一定要捏紧拳头用力拌揉,有的干脆用脚踩踹,以使面酵发得好,蒸出馒头圆浑,筋韧好吃。冬日天气冷,起好的酵面要放在澡盆或缸坛内,上面加棉衣、被絮焐好。到了这天晚上面酵“长”了上来,就可蒸馒头了。民间习俗认为,蒸馒头最忌的就是来人。一来人蒸出的馒头就不那么圆浑松爽了,甚至结实夹生。所以在乡间,知道谁家在蒸馒头,一般人是不到这户人家去的。如实在非去不可,也只站在场边喊一声主人,从不进屋。乡村人家蒸馒头也有左邻右舍合在一起蒸的。前一天,大家把面粉称好带来,在一户宽敞人家起酵。到蒸馍时,带来烧锅柴草。妇女们捏面酵,做馒头。若蒸带馅的包心馒头,就自带拌好的馅来。每一户的馒头落笼,都要拿出几个让大家品尝,看谁家蒸出的馒头松爽好吃。

  乡村人家蒸馒头大多是向别人家借的蒸笼,十几户人家中只要有一户有蒸笼就可周转了。到了腊月,备有蒸笼的农户就早早地把闲搁了一年的蒸笼洗刷干净,准备邻居们借用。笼主根据各户的预约排好时间表,一直蒸到腊月二十八九日。每户人家归还蒸笼时都不忘放满一屉笼的馒头,以表谢意。  

请大发 供纸马 

所谓“纸马”是旧时的一种祭祀用品,即用木刻版印在纸上的菩萨像,亦称菩萨纸。过去遍布掘港老街的“纸马店”,也是当地商业的一大特色。每年春节前,每家每户都要到“纸马店”请年货,又称“请大发”。农村大户人家,腊月初就专程上街请年货。而镇上的商户一般在腊月二十四日前“请大发”。一些老字号“纸马店”都有相对稳定的老主顾。这些店铺对主顾客户有一份明细清单,有针对性地及早准备,而且还根据需要主动为其配全相应的香烛祭品。

  请大发时,农村大户一般由两个人上街,请好后两人正好抬回家。中午纸马店还要请吃一顿丰盛的午饭。镇上大都是晚上打着灯笼请回家的。有的人家用笆斗抱回家,还有的人家用竹箩抬回家。所请的“纸马”有3种规格:油光纸做的为“上表”,六五边纸做的为“洋表”,最好的一种叫“描金龙表”,下边用“上额”做为脚子装好,供在圣柜上,甚为壮观。也有一种简易的只有二分之一大小,下边不用“上额”,而是用一点纸衬,这是普通百姓家所请经济型的“纸马”。

  请纸马的数量、品种因人而异。平时也有一些行业的祀神诞辰,则是各请所需。如正月初五“赵公元帅”生日,请财神;五月十三请“关帝”;五月十八请“都天”;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请观音;六月二十四请雷神等等。平时对号入座请“纸马”,同样大香大烛供奉,鞭炮齐鸣祈祷神灵保佑,消灾降福。除了“纸马”,还要配齐供神的香、烛、元宝、黄元等祭品。晚上请到家门口,先要把标有堂名的灯笼挂在堂屋门口。然后把所请的大发放在圣柜(摆有祖先牌位、佛龛的橱柜)当中。

  到除夕晚上首先挂好祖先的遗容,称为“挂容”(祖先的遗容由长房长孙沿袭保管)。同时按规矩摆好“纸马”,“家堂”必须供在正当中,其它按序摆放。再供上枣儿、柿饼、红糕、圣馒,点上大香大烛,燃放鞭炮,顶礼膜拜。第一次祭祀全家族都要按辈份参拜。如果本家族有人在外生活,即便交通紧张,也要在春节前赶回老家,合家团聚,“慎终追远”。“挂容”后的祭祀,还要由长者细说家史。这不同于“清明”、“七月半”烧经的祭祀,而是一年之中的最隆重的“祭祖”仪式。

  一般的人家供奉纸马到正月十八(小落灯),即谢神。其时,先把祖先的遗容拿下来交由长房长孙保存好,然后把供在圣柜上的全部“纸马”放在天井当中火盆内,用柏树枝儿和黄表送其升天(焚化)。也有的人家到二月初二大落灯之日才谢神送纸马。  

春联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春联。旧时农村老百姓往往请识字的人现写春联。小镇时近年关,则常有私塾先生当街摆一小条桌,纸张笔砚置于案上,身后用细绳悬挂通用型的各式春联与福字供人自选,更多的则按买家要求当场代写春联。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贴春联俗称“贴对子”,一般大年三十(或二十九)张贴。“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农家室内的米柜、粮囤,屋外的猪圈、羊舍,则大多倒贴一个正方菱形的“福”字,或将“招财进宝”四字(均用繁体)以“进”字为依托,合成一个字,也有将“黄金万两”(均用繁体)上下钩连合成一个字,表达祈福求财的愿望。

  门神 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荼、郁垒。后来,人们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因为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服百鬼。乡间的门神,大多是石版或木版印制,秦叔宝白脸,喜相,手执铁锏,贴于左;尉迟敬德黑脸,怒相,手执钢鞭,贴在右。除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武将门神还有赵云、马超、薛仁贵等。武将门神之外还有文官门神和祈福门神。文官门神大都与升官发财有关,而祈福门神却与多子多福、福寿延年挂钩。二者有时也配双成对,如天官(或状元)门神,常与送子娘娘匹配。此外,还有喜神、和合二仙、刘海、招财童子等。门神的绘制也多姿多彩,有的头戴虎盔,有的穿袍挂戴,有的即为年画,还添加一些吉祥物,如爵鹿、蝠喜、宝马、瓶鞍等喜庆图案,谐音"爵禄福喜,马报平安",以祈求吉祥。门神、春联都是从桃符演变发展而来,从最早驱鬼避邪逐渐成为人们表达美好愿望的一种特殊形式。

  喜笺 

是如东颇具特色的春节喜庆点缀之物,属剪纸类,人工刻制。用红纸裁成长方形制,下呈穗状。小的宽约半尺,长近一尺,大的宽至一尺三,长可二尺,上边留出约四分之一不刻制,左右两边各留约八分之一不刻制,其余部分即为喜笺版心,所刻图案大多为菱形或云纹连续纹样,中间镂空,喜笺下缘刻成一排鼓鼓的菱形,如同一个个小灯笼。版心正中刻有“福、禄、寿、喜、财”、“新年大吉”、“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招财进宝”等字样,一张一般只刻一字,四五张配成一套。除一般镌刻祈福求财、迎福纳祥之语外,喜笺也有刻制人物及吉祥物之类的图案。大的喜笺用于当街门楼、正屋大门、堂屋中堂等处,小喜笺一般贴于一般大门或房门门楣下缘,随风飘拂,与春联、门神相呼应。

  除夕守岁 除夕,如东人称为“三十晚上”。这天上午要对过年准备工作“查漏补缺”,中午要烧经祭祖。下午开始贴福字、贴对联、挂喜笺。晚上庆典活动则进入高潮。当天晚餐可算是全年最丰盛的。早就准备好的菜肴统统搬上桌,全家人吃团圆饭。当地人除夕夜多煮“元宝饭”,煮熟后,将饭盛起,再用文火熯锅巴至金黄色,状如元宝,亦谓“元宝锅巴”,留待明年享用,以图吉祥。

  除夕这天当地农家往往在灶盆中点芝麻秸“烤元宝火”,用猪头三牲烧“田头利市”,还到田头将晒干的稻根、杂草点燃,谓之“煨百虫”,使来年虫少而丰收。市镇上人家则于门前点“天灯” (直到正月十八“落灯”才停止) ,在院内烧柏枝、插芝麻秸(谓之“摇钱树”、“节节高”),并点宝塔香,放鞭炮,祈求平安吉祥。一些大户人家还点“大香”(实际上是檀香木,亦称印度香),香气浓郁醉人。

  过去旧俗,除夕日家家还要“打囤子”,用特制的圆底小蒲包装洋灰在屋里和院中打上一个个白色洋灰印,即囤子,寓意钱粮满囤,同时也有镇宅避邪之意。

  晚饭后,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过去压岁钱以红纸包裹,放于枕边,次日即可随意花用,同时藏于枕边的还有花生、枣儿之类,谓之压岁果子。发过压岁钱,大人则吩咐小孩从明天(大年初一)起,要说顺遂话,其他话不准瞎说。有些人家还用草纸于临睡前擦拭小孩的嘴巴,为封其口。意思是万一小孩在新年头说漏了嘴,讲了不吉利的话,也等于放屁。而且春节期间“童言妇语,百无禁忌”,也没人去追究,对小孩更不打骂。

  春节 

初一的早晨,当家的男人首先起床。洗漱之后,在除夕晚上供奉的纸马神像及祖宗喜容(画像)前点香、明烛,摆上供品,开门放爆竹,谓之“开财门”、“接天地”。接着,女人、小孩先后起床,穿上新衣、新鞋,戴上新帽,在香烟缭绕中,晚辈向长辈依次下跪拜年。

 这些仪式过后,合家人吃团圆饭。大多数人家团圆饭为素食。荠菜、豆腐是必不可少的,寓含“聚财”与“代代富”之意。吃过团圆饭,小孩们就上街玩耍。街道上一些平日热闹的场所,这天都聚满人群,唱西洋景儿的,套无锡泥人儿的,捏面人儿的,扯扯笼儿(抖空竹)的,显得十分热闹。

  大人们吃过团圆饭之后,则在家里或打牌玩耍,或聊天闲侃,一般不外出串门,不探亲访友。如若出门,在路上与人相遇,都要互道“恭喜”,互祝“新年发财”。初一这天,女人不缝衣补衫,不拿笤帚,不洒扫庭院,不泼倒污水,不出炉灰,名曰“聚宝”。

  到了正月初二,一些行业与店铺(如鱼行、杂货店)的老板一大早就到店堂内烧利市,燃高香、点大烛,供奉财神。烧利市时,要供元宝鸡(公鸡),鸡头、鸡翅、鸡尾上均留有一小撮鸡毛,表示吉庆,另有猪头、鲇鱼(取其谐音“年年有余”之意)。老板向财神像磕头、跪拜,祈求新年新岁财运亨通。大的店铺在摆好供品之后,老板与管事账房及全体员工向着利市菩萨纸马三叩首,同时燃放鞭炮。中午聚餐,吃利市酒(鱼行则在晚上聚餐)。这一天,学徒进店首先要向师傅、师母拜年,师傅、师母分别发给红包儿。  有些人家,初二早晨敬过神后便开始走亲戚,上门拜年,吃年酒。到亲友家拜年要带礼物,比如茶食、糕点、烟酒之类。上门拜年吃年酒可一直持续到正月半前。有些平日不常走动的亲戚朋友,此时也通过拜年、吃年酒的机会互相叙旧,表示亲情友谊。

  正月初三,少数店铺陆续开门营业,但只有半天,下午便关门。做的第一笔生意,不管大小都叫“进财”,要用红纸包着,点燃香烛,敬供于财神像前。

  戏园与剧场大多也在初二、初三开始唱戏。为增加过年气氛,提高卖座率,常常上演的是《龙凤呈祥》,连唱好多天。

  正月初四商家盘货,为正式开张做准备。记录时首先要称草绳(象征千金)。杂货店先清点纸元宝,接下来才是盘点库存商品。

  初五为财神日。各店家一大早到店敬财神点大香大烛,烧芝麻秸儿摇钱树(即松柏树枝)、黄元、纸元宝,将过年请回的财神纸马一同焚化送上天,并撤除年三十供奉财神的桌位。过年的祭神活动就此结束。同时正式开门营业,晚上请店中员工与合家老小一同吃财神酒。

  店铺开了门,就来了舞苍龙、跳财神、唱道情、跳加官的上门乞讨之人。这些人头戴用纸糊的财神帽,身穿财神衣,有的面戴加官脸儿 (面具) ,或单独一人,或两三人结伴,手执写有“招财进宝”、“日进斗金”的金元宝、银元宝,到店铺前边跳边唱边舞。唱词大多为“主家发财如涨潮,金银财宝动担挑”之类,唱得店铺老板心花怒放,忙拿出铜钱来施舍。这些人手接铜钱,口中道一声“恭喜老板发财”,再到另一家店铺继续讨要。

   上灯、落灯与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三开始一直到正月十八,整个过程叫闹元宵或闹花灯,也有人称之为灯节。“上灯圆子落灯面”,这是如东地区欢庆元宵的饮食风俗。

  正月十三俗称“上灯”,从这一天到正月十八晚上都要在供奉的菩萨前点灯或在门上挂灯笼。上灯这天要吃圆子,表明闹元宵的序幕已拉开;正月十五是正日,各家都要设晚宴,吃熟茨菇、荸荠。传说吃了一年不生喉病。元宵节吃元宵,“元宵”制作分为两种:一种为实心,不带馅儿;另一种是带馅儿的,可水煮、油炸或蒸。馅儿有荤有素、有甜有咸。甜的有豆沙、枣泥、芝麻屑、花生酥,加上糖、猪油及桂花等;咸的则是菜或是鲜肉的馅,别具一格。如用无馅元宵的做甜食,则要加入桂花糖、酒酿或赤豆、藕粉,入口甜糯喷香,还可驱寒。总之,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福一家团团圆圆,和和睦睦。晚饭后,吃花生、百果,儿童骑马灯、拉兔儿灯或手持各式彩灯,这是闹元宵的极盛。乡间则烧田野杂草,名曰“放哨火”。到正月十八日为止,始称“小落灯”。晚上以面条敬神祭祖,将平时不再供奉的菩萨纸焚化掉,供奉的东西撤下来。落灯这天要吃面,落灯吃的面,一定要是长条细面,是希望元宵长驻,且有延年益寿之意。

  到二月初二为“大落灯”。这一天只以面条敬神祭祖,然后把天灯落下来焚化,至此过年的活动全部完毕。

  元宵期间,如东城镇街头巷尾,到处欢声笑语,人头攒动。民谚“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说的是看灯的人特别多,人、鬼 、神共乐的情形。灯彩的品种繁多,有人物灯,如“钟馗戏蝠”、“刘海戏蟾”、“天女散花”,等等;有动物灯如孔雀开屏、麒麟送子等;还有荷花等花卉灯,各种花灯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伴随着彩灯还有许多杂耍,如荡湖船、花担儿、踩高跷、泼花篮、渔翁斗蚌精等等。

家门口出现鸡毛

从小就生活在吵闹的家庭,因为父亲是奶奶带来的,爷爷不待见我们,时常没事找事,总是鸡飞狗跳,隔三差五就挑起一场战争,别说是一地鸡毛了,简直比皮影戏还热闹,人们时不时的就聚在我家门口,指手画脚,品头论足,对于年幼的我,即羞愧又气愤,却无可奈何,在心中留下不可泯灭的记忆。所以,长大后,我尽可能的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高兴是一天,吵闹是一天,为什么不高高兴兴呢!

下一篇:金钢菩提的功效与作用(金刚菩提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上一篇:红外光谱图的作用(红外光谱图的作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