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切酶作用(内切酶作用部位)
内切酶作用部位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它是基因的“剪刀”。可以用来切割环状DNA 具有专一性 一种只能切割一种端口。它推动了生物科学的发展。
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
两者同属核酸酶,只是切割核酸的方式不一样而已。凡能从多核苷酸链的末端开始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外切酶,凡能从多核苷酸链中间开始水解核酸的酶称为核酸内切酶。而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顺序,并从特定位点水解核酸的内切酶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内切酶作用部位有哪些
目前发现的天然核酶其化学本质均为RNA,其催化作用主要有:
①核苷酸转移作用,②水解反应,即磷酸二酯酶作用,③磷酸转移反应,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④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⑤RNA内切反应,即RNA限制性内切酶作用.而人工合成的核酶其化学本质为DNA,故又称为脱氧核酶,其催化作用为水解RNA分子的特定部位.
内切酶是什么
限制酶都好用的。
不然也不叫限制性内切酶了。选择限制性内切酶是根据你的序列来决定的,不是根据好不好用决定的。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部位
不可以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能识别双链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而且只能切割DNA,不能切割RNA。另外,根据酶的专一性也能得出答案
内切酶酶切位点
设计引物时在2引物的5‘端添加酶切位点和保护碱基,保护碱基根据限制性内切酶的不同而不同,可查资料选择。
限制性内切酶作用部位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以下简称限制酶):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微生物(细菌、霉菌等)中.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能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是特异性地切断D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分子手术刀”).发现于原核生物体内,现已分离出100多种,几乎所有的原核生物都含有这种酶.是重组DNA技术和基因诊断中重要的一类工具酶.例如,从大肠杆菌中发现的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目前已经发现了200多种限制酶,它们的切点各不相同.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就能被某种限制酶切割下来.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DNA连接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起连接作用,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
外切酶的作用位点
一、种类不同
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
DNA聚合酶α(定位于胞核,参与复制引发具5-3外切酶活性)
β(定位于核内,参与修复,具5-3外切酶活性)
γ(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线粒体复制具5-3和3-5外切活性)
δ(定位核,参与复制,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
ε(定位于核,参与损伤修复,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
原核细胞有3种DNA聚合酶,都与DNA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是单链多肽,可催化单链或双链DNA 的延长;DNA聚合酶II则与低分子脱氧核苷酸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II在细胞中存在的数目不多,是促进DNA链延长的主要酶。
二、特性不同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长久地活下去都会拥有自己的专属技能——原核生物的多样性。比如细胞形态的多样性、运动的多样性、生长发育多样性、细胞结构多样性、细胞化学多样性、代谢功能多样性、遗传变异多样性等。所以它是有着极高利用价值的生物资源。
真核细胞的转录大多在细胞核中进行,也可以在半自助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质中进行,而原核细胞的转录与蛋白质的合成交联在一起进行。
扩展资料:
DNA聚合酶的特性:
聚合作用:在引物RNA-OH末端,以dNTP为底物,按模板DNA上的指令,即A与T,C与G的配对原则,逐步逐个、连续地将dNTP加到延伸中的DNA分子3'-OH末端,逐步合成延长中的子链DNA。这是DNA聚合酶的主要作用。
3’→5’'外切酶活性(校对作用):这种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从3’→5’方向识别和切除不配对的DNA生长链末端的核苷酸,3’→5’外切酶活性的主要功能是校对作用。
当加入的核苷酸与模板不互补而游离时则被3’→5’外切酶切除,以便重新在这个位置上聚合对应的核苷酸,可见,3’→5’外切酶活性对DNA复制真实性的维持是十分重要的。以保证复制过程的保真性和准确性。
5’→3’外切酶活性(切除修复作用):该活性是从5’→3’方向水解DNA延长链前方的DNA链(即只对DNA上双链处的磷酸二酯键有切割作用),主要产生5'—脱氧核苷酸。这种酶活性在DNA损伤的修复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内切酶作用部位图
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切割位点如下::role=center5′-GTTC↓AGAC-3′:role=center3′-CAAG↑TCTG-5′从此以后,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越来越多,并且许多已经在实践中得到应用。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RI是应用最广泛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位点如下::
role=center5′G↓AATTC3′:role=center3′CTTAA↑G5′限制性内切酶的命名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依据来源而定,涉及宿主的种名、菌株号或生物型。命名时,依次取宿主属名第一字母,种名头两个字母,菌株号,然后再加上序号(罗马数字)。如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d:Ⅲ限制性内切酶,emphasis:role=italicHinemphasis指来源于流感嗜血杆菌,d表示来自菌株Rd,Ⅲ表示序号。以前在限制性内切酶和修饰酶前加R或M,且菌株号和序号小写,但现在限制性内切酶名称中的R省略不写。
1986年下半年发现615种限制酶和98种甲基化酶;1998年发现10000种细菌或古细菌中存在3000种酶,且有200多种特异性。到2005年1月,共发现4342种限制酶和甲基化酶,其中限制酶有3681种,包括I型、Ⅱ型、Ⅲ型限制酶各有59、3612、10种。
I类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由3种不同亚基构成,兼具有修饰酶活性和依赖于ATP的限制性内切酶活性,它能识别和结合于特定的DNA序列位点,随机切断在识别位点以外的DNA序列,这类酶的作用需要Mgsuperscript2+superscript、S腺苷甲硫氨酸及ATP等的参与。Ⅲ型限制与修饰系统的酶种类更少,所占比例不到1%,
如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P1和
emphasis:role=italicEcoemphasisP15,它们的识别位点分别是AGACC和CAGCAG,切割位点则在下游2426bp处。在基因操作中,一般所说的限制酶或修饰酶,除非特指,均指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类。与I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相比,Ⅱ型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特点是其切割位点靠近识别序列,切割产生具有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其基本特性为:在DNA分子双链的特异性识别部位,切割DNA分子产生链的断裂;2个单链断裂部位在DNA分子上的分布通常不是彼此相对的;断裂形成的DNA片段往往具有互补的单链延伸末端。
内切酶的作用
解旋酶和内切酶作用于氢键,DNA聚合酶、DNA连接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RNA聚合酶作用于细胞核内。
内切酶作用部位示意图
限制性内切酶:可以切割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可以连接被限制酶切割开磷酸二酯键DNA聚合酶:使DNA两链中的H键结合解旋酶:使DNA两链中的H键断开 参考资料: 生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