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注射的作用(腹腔注射的临床意义)
腹腔注射的临床意义
给药途径英文缩写分别是:静脉注射iv;腹腔注射ip;口服po;皮下注射sc;灌胃ig;静脉滴注ivdrip。 扩展资料 目前临床上给药途径多样。其中常见的给药途径有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口服、涂抹等。从本质上来说,药物的给药的`途径,同临床各类病症的治疗效果,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同一种药物,若给药途径不同,其药效有时有着极为巨大的差别。
腹腔注射是什么
腹腔注射注射部位是腹鳍前沿,进针时与体表呈25°角,要防止伤及鱼的脏器。此方法优点是抗原吸收最快。?
腹腔注射属于什么注射
腹式发声指的是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之后,将气息在腹腔调和,打在声带的特殊部位,声带被动震动,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发音技巧。
“腹语”这个名词让人误以为是腹部发音,实际上不是,发音者他们嘴巴大多数都张有小口,腹语表演的原理是将嘴唇的动作降到最小,某些不可避免的嘴型动作则必须改以接近的小嘴型发音来做替代如以舌尖中音替代双唇音。
“腹语”练习最主要是学会肚子用力,将下丹田的气息通过腹腔,胸腔,喉腔,口腔,头颅集体共鸣达到立体声的发声效果。扩展资料腹语师腹语的入门练习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不懈坚持。
真正领悟腹语精髓,称之为腹语师则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感悟。
这个过程则因人而异三到五年或者五到十年。
在中国从事腹语表演的大多属于自学,缺乏专业的表演经验和扎实的腹语技巧,除了登上央视舞台的腹语师郑毅,德利,王龙,洪波之外,地方台推出或者标明的腹语表演更是鱼龙混杂,让人难以区分。腹语师的行业在中国还是一片空白。
腹腔注射与静脉注射的区别
1、皮下注射:也就是把药液注射到皮肤与肌肉之间的疏松组织中,借助皮下毛细血管的吸收从而作用于全身。由于皮下有脂肪层,因此吸收的比较慢,一般5-15分钟才可以产生药效,注射部位多为猪的耳根后部、腹下或者股内侧。
2、肌内注射:也就是把药液注入肌肉内,因为肌肉内血管比较丰富,药液吸收快。注射部位大部分为猪的颈部或者臀部。
3、静脉注射:也就是把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管内,从而使药液迅速发生效果。注射部位大部分为耳静脉。
4、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是把药液注射到腹腔内,这种方法一般在耳静脉不容易注射的时候采用。大猪的注射部位在腹肋部,而小猪的注射部位在耻骨前缘下3-5厘米中线侧方。
5、气管注射:气管注射是把药液直接注射到气管内。注射部位在气管的上的1/3处,在两个气管之间。这种方法适用于肺部驱虫、治疗气管和肺部疾患。
腹腔注射的应用条件
下述方式综合用药治疗仔猪腹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1对抗病原微生物或防止继发感染庆大霉素1-1.5万单位/kg,肌注,每天2次;或喹诺酮类3-5mg/kg,肌注或静注;也可口服链霉素,后海穴注射黄连素。还有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土霉素等可以选用。
2对症治疗,调节生理机能5%葡萄糖生盐水200-300ml,5%碳酸氢钠30-50ml,维生素C0.2-0.5g、维生素B10.03-0.05g,混合后静注或腹腔注射;或者每kg饮水加补液盐(每1000g含葡萄糖750g碳酸氢钠100g,氯化钾5g)30g,让仔猪自由饮水至症状消失。发生严重脱水时,可用活性炭10-20g或次硝酸铋2-5g等口服止泻。因为止泻不利于毒素排出,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不到十分必要时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3中药防治山楂、麦芽、神曲按1:1:0.6的比例混合粉碎拌料,每头仔猪每天10-15g,做预防性用药,有增加采食量、帮助消化、促进生长、防止腹泻的作用。治疗用药时,加白头翁、黄连、黄芩、大黄、车前子、炒米等,体质虚弱者加茯苓、白术等,每种药的用量为每头仔猪每天5-10g,连用2-4天
腹腔注射的特点和原理
不是
凡是注射药物前皮肤表面均要做消毒处理,然后经过皮肤进行药物注射。这与哪个国家或有无宗教信仰的人无关。医学是无国界的,世界范围内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
常用的注射给药主要有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其他还包括腹腔注射、关节内、结膜下腔和硬膜外注射。
腹腔注射的临床意义是
下述方式综合用药治疗仔猪腹泻,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1 对抗病原微生物或防止继发感染 庆大霉素1-1.5万单位/kg,肌注,每天2次;或喹诺酮类3-5mg/kg,肌注或静注;也可口服链霉素,后海穴注射黄连素。还有磺胺类药物、氯霉素、土霉素等可以选用。
2 对症治疗,调节生理机能 5%葡萄糖生盐水200-300ml,5%碳酸氢钠30-50ml,维生素C0.2-0.5g、维生素B10.03-0.05g,混合后静注或腹腔注射;或者每kg饮水加补液盐(每1000g含葡萄糖750g碳酸氢钠100g,氯化钾5g)30g,让仔猪自由饮水至症状消失。发生严重脱水时,可用活性炭10-20g或次硝酸铋2-5g等口服止泻。因为止泻不利于毒素排出,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不到十分必要时不要轻易使用止泻药。 3 中药防治 山楂、麦芽、神曲按1:1:0.6的比例混合粉碎拌料,每头仔猪每天10-15g,做预防性用药,有增加采食量、帮助消化、促进生长、防止腹泻的作用。治疗用药时,加白头翁、黄连、黄芩、大黄、车前子、炒米等,体质虚弱者加茯苓、白术等,每种药的用量为每头仔猪每天5-10g,连用2-4天
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的区别
打针,即采用注射的方法将药液注入病大体内,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几种。
(1)皮下注射多用于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血清、疫苗等。药量多时则分点注射。其部位可选择在皮肤较薄而皮下疏松之处,如前肢肩肿两侧的三角肌处。注射时,术者以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提起皮肤,形成一个皱格,右手持吸好药.液的注射器,针头由上向下刺入皮下后,即可注射,注完药液后可见局部形成一个小丘。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5%碘酊棉球消毒。
(2)肌肉注射大多数药液采用此种入药途径。其部位可选择在肌肉丰满且无大血管通过的股部后外侧肌肉。注射时,先将针头垂直地迅速刺入肌肉内,接上注射器,或将针头接在注射器上,直接刺入肌肉内,回抽注射栓,无血回流人针管时,即可注射。注射完毕,拔出针头,涂擦5%碘酊棉球。
(3)静脉注射适用于药量大、刺激性强的药物,如补液、输血、氯化钙等。其部位可选择在前肢的正中静脉上。其方法是:先用橡皮带或止血带扎紧静脉的近心端,使其静脉怒张显露,剪毛消毒后,术者手持连接有6号或7号针头的注射器(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净,无气泡存在),将针头先向血管穿的皮下注入,再与血管平行注入静脉,回抽注射器活塞,如有回血,即可松开橡皮带或止血带,进行注射。也可用头皮针连接输液管进行输液。注射完毕后,用5%碘酊消毒。
(4)腹腔注射适合于药液量太大或治疗腹部疾病。将犬前躯侧卧、后躯仰卧。注射部位在趾骨前线、腹正中线旁2~3厘米处,垂直刺入针头2~3厘米左右,然后回抽活塞,如无血液或其他脏器内容物进入针管,说明针头在腹腔内,即可注射。注药完毕,拔下针头,局部用5%碘酊消毒。
腹腔注射的临床意义不包括
牛腹腔注射宜采用无刺激性液体,如果液体体积较大,应采用等渗溶液,并将液体加热到接近体温的程度。因为腹腔内可以容纳大量的液体和吸收能力,所以可以做很多液体置换,常用于猪、狗和猫。牛在右侧肷窝部,马在左侧肷窝部,较小的猪则宜在两侧后腹部,注射后拔出针头进行局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