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mn对植物的作用)
mn对植物的作用
锰:Mn是维持叶绿体结构所必需的元素,因此,它是光合作用中不可缺少的参与者。
锰又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如能促进氮代谢,调节植物体内氧化还原状况;促进氨基酸合成肽,有利于蛋白质合成。
锰还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结实率,对幼龄果树提早结果有良好作用。此外,对维生素C的形成及加强茎的机械组织均有良好作用。
植物中N的作用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它是每个活细胞的组成部分。植物需要大量氮。
氮素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叶绿素a和叶绿素ß都是含氮化合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葡萄糖)是借助于叶绿素的作用。葡萄糖是植物体内合成各种有机物的原料,而叶绿素则是植物叶子制造“粮食”的工厂。氮也是植物体内维生素和能量系统的组成部分。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当氮素充足时,植物可合成较多的蛋白质,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长,因此植物叶面积增长炔,能有更多的叶面积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N元素对植物的作用
没有Nn这个元素,正确的是N是氮元素
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它的原子序数是7。 氮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氮气,它无色无味无臭,是很不易有化学反应呈化学惰性的气体,而且它不支持燃烧。
元素在现代数学集合论中是指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换言之,集合由元素组成,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被称为组成该集合的元素。例如:集合{1,2,3}中1,2,3都是集合的一个元素。
mn对植物的作用有哪些
可以,不过需要经常施肥。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锰酸钾与酸工业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简单地说就是水沸腾后液化成的小水滴)在蒸馏的过程中会损失掉水中的钙、镁、铁等多种盐,还含有机物、微生物、溶解的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悬浮物等。对于植物来说矿物元素的吸收对于植物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生长需要很多元素,这些元素包括: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十六种。这些全部来自于土壤、空气和水。
n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一、作用
植物对氮、磷、钾三种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以及铁、锰、锌、硼、铜、钼等微量元素。
1 氮肥
氮肥主要是促使树木茂盛,增加叶绿素,加强营养生长。氮肥太多会导致组织柔软、茎叶徒长,易受病虫侵害,耐寒能力降低。缺少氮肥则植株瘦小,叶片黄绿,生长缓慢,不能开花。
氮肥有动物性氮肥和植物性氮肥:人粪尿,马、牛、羊、猪等粪便,鱼肥、马掌等属动物性氮肥。芝麻渣、豆饼、菜籽饼、棉籽饼等属植物性氮肥。以上两类均系有机肥料。矿物质氮肥亦即无机肥或称化。硫酸氨、硝酸氨、尿素、氨水等,均为速效氮肥,通常用作根外追肥,如经常用作根部施肥易使土壤板结。
2 磷肥
磷肥能使树木茎枝坚韧,促使花芽形成,花大色艳,果实早熟,并能使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多发新根,提高抗寒、抗旱能力。磷肥不足树木生长缓慢,叶小、分枝或分蘖减少,花果小,成熟晚,下部叶片的叶脉间先黄化而后呈现紫红色。缺磷时通常老叶先出现病症。
含磷较多的有机肥有骨粉、米糠、鱼鳞、家禽粪便等。无机磷肥有过磷酸钙、磷矿粉、钙镁磷肥等。其中最常用的过磷酸钙常与有机肥混合后用作基肥,亦可用作花果盆景的根外追肥。过磷酸钙宜用于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不适宜施于酸性土。
3 钾肥
钾肥能使树木茎杆强健,提高抗病虫、抗寒、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促使根部发达,球根增大,并能促使果实膨大,色泽良好。缺钾会导致树木叶缘出现坏死斑点,最初下部老叶出现斑点,叶缘叶尖开始变黄,继之发生枯焦坏死。钾肥过量,会引起树木节间缩短,全株矮化,叶色变黄,甚至枯死。
最具代表性的有机钾肥首推草木灰,用作追肥和基肥均可。其含速效钾(K2O)5~10%|磷(P2O5)2~3%,还含有其他微量元素。草木灰是一种碱性肥料。无机钾肥有氯化钾、硫酸钾等均属酸性肥料,可用作基肥和追肥。
还有一些肥料,如磷酸二氢钾既含磷又含钾;硝酸钾含氮和钾,均可用于树木盆景的叶面喷施。
4、次要元素钙、镁、硫:虽然钙镁硫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不如氮磷钾多,但也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如果缺乏则会表现出缺乏症。
⑴钙(Ca)的作用:钙是细胞壁的组成成份,所以缺钙会影响细胞的分裂,如果胶酸钙是细胞间层的成份,缺钙时细胞分裂不能正常进行,常使顶芽嫩叶坏死,根尖受损更为严重。钙参与蛋白质合成;钙也是一些酶的活化剂,如ATP水解酶、磷脂水解酶中都需要钙离子。钙有中和植物体内有机酸和土壤酸度的作用;有抗某些离子过多造成的生理失调,因而会影响多种元素的吸收,如栽培基质中钙含量过多时,会影响钾和镁离子的吸收,也拮抗铁和锰的吸收。
⑵镁(Mg)的作用: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份,缺镁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因而影响光和作用。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影响植物的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和能量的转化等。
⑶硫(S)的作用:硫以SO4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大气中的SO2也能作为硫源直接被植物地上部吸收利用,硫参与组成光氨酸、半光氨酸和甲硫氨酸等含硫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要素之一。
5、微量元素:
⑴铁(Fe)的作用:铁以Fe2+或Fe3+的形式被吸收利用,铁是血红素的组成成分,血红素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氧化还原酶类(如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的辅基。在这些酶的分子中,Fe3+和Fe2+两种状态的可逆转化,在呼吸作用的电子传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氧化还原酶类(如铁氧还蛋白)的辅基,不是血红素,但也含有铁,这种铁称非血红素铁。铁虽然不是叶绿素的成分,但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铁。
⑵硼(B)的作用:土壤中的硼以BO3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硼可以提高转化酶的活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有利于光和产物由叶片向根及花蕊运输。因此硼可促进就会根系发育。硼对花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硼的重要生理功能。硼的有效量范围很狭窄,一般在0.06~2.8ppm,在生产上发生过因硼肥用量不当造成大面积作物中毒的现象,因此使用硼肥时要慎重。
⑶铜(Cu)的作用:铜是花卉所必需的微量元素。铜是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氧化还原中起着传递点子的作用。叶绿体中含有一种含铜蛋白质,称为质体菁,在电子传递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铜还参与亚硝酸还原过程。铜主要以Cu+和Cu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
⑷锌(Zn)的作用:锌直接参与吲哚乙酸的合成,缺锌时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含量下降,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锌也是许多酶类的活化剂,这些酶包括乳酸脱氢酶、谷氨酸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嘧啶核苷酸脱氢酶。锌还和蛋白质合成有关。
⑸锰(Mn)的作用:锰主要以Mn2+的形式被植物吸收,锰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包括三羧酸循环中的苹果酸脱氢酶、草酰琥珀酸脱氢酶以及参与脂肪酸合成、DNA和RNA合成有关的许多酶。锰还是亚硝酸还原酶和羟氨还原酶的活化剂,吲哚乙酸氧化酶的辅基中含有锰。锰也直接参与光和作用,在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中起重要的作用。锰对叶绿素结构的保持有重要的作用,在极端缺锰时植物叶绿体片层结构被破坏。
⑹氯的作用:氯以Cl-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体内氯不参与任何有机分子的结构,氯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光和作用中水的光解和氧的释放。植物是忌氯作物,在使用时要注意防止氯中毒。氯的含量高时,可促进植物体内产生乙烯,加速衰老的进程。
二、花卉的缺素症
1、缺氮:花卉在氮素不足时,生长受阻,生长量大幅度下降,起初颜色变浅,然后发黄脱落,一般不出现坏死现象。缺绿症状总是从老叶上开始,在向新叶上发展。缺氮时分枝受到抑制。在缺氮时由于组织中积累的糖分促进花青素的合成,因此茎叶和叶柄常变成紫红色。
2、缺磷:磷在植物体内的移动能力很强,能从老叶迅速转移到幼芽和分生组织,因此缺磷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花卉缺磷时叶片呈暗绿色,由于缺磷时可溶性糖积累导致花青素的形成,茎和叶脉会变成紫色。严重缺磷时植物各部位还会出现坏死区。缺磷时也会抑制花卉的生长,但不如缺氮时之严重。但对根的生长抑制甚于缺氮。
3、缺钾:钾在植物体内具有高度的移动性,植物缺钾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缺钾时叶片出现斑驳的缺绿区,然后沿着叶缘和叶尖产生坏死区,叶片卷曲,最后发黑枯焦;茎秆生长量减弱,抗病性降低。
4、缺钙:由于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很差,因此植物缺钙的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缺钙的典型症状是幼嫩叶片的叶尖和叶缘坏死,然后是芽的坏死,根尖也会停止生长、变色和死亡。
5、缺镁:典型症状为叶脉间缺绿,有时出现红、橙等鲜艳的色泽,严重时出现小面积坏死。由于镁在植物体内容易流动,缺镁症状通常发生在老叶上。在大量使用钾肥时也容易发生缺镁症。
6、缺硫:缺硫的症状与缺氮的症状相似,如叶片的均匀缺绿和变黄、花青素的形成和积累,生长的受抑制等。但缺硫通常是从幼叶开始的,并且程度较轻。
7、缺铁:的典型症状是缺绿。铁在植物体内不能移动,故缺铁首先表现在幼叶。缺铁的缺绿特征是叶脉间变黄而叶脉仍能保持绿色,一般没有生长受抑制或坏死现象。在碱性土壤或石灰性钙质土上植物常缺铁,原因是在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铁以不溶性的氧化铁或氢氧化铁的形式存在。土壤中镁素过多也会影响铁的吸收。铁虽能以Fe3+的状态为植物吸收,但要在植物体内还原有生理活性的Fe2+状态。锰是氧化剂,锰/铁比例失调时会使铁以Fe3+的状态存在而失去生理活性。
8、缺锌:缺锌的典型症状是节间的生长受到抑制,叶片严重畸形,顶端优势被抑制,这可能是生长素(IAA)的供应不足引起的,因为锌锌是生长素合成所必需的;老叶缺绿也是缺锌的常见症状。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较易出现缺锌的症状。我国的许多地区土壤中缺锌,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包括植物的产量业会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本地区人们长期食用缺锌的食物,也普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施用锌肥时常遇到锌与磷拮抗的问题,锌肥一般用作根外追肥的效果较好,可避免锌磷拮抗。
9、缺硼:缺硼的典型症状是叶片变厚和叶色变深,枝条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死亡,缺硼引起根和枝条的发育受阻;缺硼症状的发展是缓慢的,土壤中硼有效性受钙的影响,土壤中钙的含量高,能降低硼的吸收,其原因可能是钙使硼在土壤中复合或发生沉淀,或降低根系对硼的吸收能力。
10、缺锰:缺锰的症状是叶片缺绿,并在叶片上形成小的坏死斑,注意要和细菌性斑点病、褐斑病等相区别,缺锰的症状在幼叶和老叶上都可发生。一般在酸性土壤中不缺锰,但在pH值大于6.5的土壤中,常发生缺锰的危害。在氧化状态高的土壤和碱性土壤中锰和铁一样能转化成无效态,而引起,植物缺锰。在锰含量过高和过低时都影响植物的产量。
11、缺铜:缺铜的症状是叶尖坏死和叶片的枯萎发黑,症状在幼叶上最先出现。土壤施用过量的磷肥时,会使铜成为不溶性的沉淀而降低有效性,食用植物施用硫酸铜可增产,并可提高抗病能力。
12.缺钼:缺钼的最初症状是老叶脉间缺绿和坏死,有时呈斑点状坏死。缺钼也会引起缺氮的症状。在pH值较高的土壤中容易被植物所吸收。
mn段植物呼吸作用不断增强
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养分:
植物所获得的养分大部分是通过根系的吸收获得的,根部营养使作物获得高产的前提与保证。
一、根部吸收养分的过程
1、通过交换吸附将离子吸附在根部细胞表面。
所谓交换吸附是指根部细胞表面的正负离子(主要是细胞呼吸形成的CO2和H2O生成H2CO3再解离出的H 和HCO3-)与土壤中的正负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将土壤中的离子吸附到根部细胞表面的过程。
2、离子进入根部内部
通过质外体途径进入根部内部,质外体是指植物体内由细胞壁、细胞间隙、导管等所构成的允许矿物质、水分和气体自由扩散的非细胞质开放性连续体系。离子经质外体运送至内皮层时,由于有凯氏带的存在,离子(和水分)最终必须经共质体途径才能到达根部内部或导管。这使得根系能够通过共质体的主动转运及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控制离子的运转,共质体是指植物体内细胞原生质体通过胞间连丝和内质网等膜系统相联而成的连续体,溶质经共质体的运输以主动运输为主。
3、离子进入导管
离子经共质体途径最终从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进入导管。
二、影响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1、土壤温度
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根系吸收矿物质的速率下降。高温(如超过40℃)使酶钝化,影响根部代谢,也使细胞透性加大而引起矿物质被动外流;温度过低,代谢减弱,主动吸收慢,细胞质粘性也增大,离子进入困难。同时,土壤中离子扩散速率降低。
2、土壤通气状况
根部吸收矿物质与呼吸作用密切有关。土壤通气好,增强呼吸作用和ATP的供应,促进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
3、土壤溶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时,根部吸收离子的量也随之增加。但当土壤浓度高出此范围时,根部吸收离子的速率就不再与土壤浓度有密切关系。此乃根细胞膜上的传递蛋白数量有限所致。而且,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土壤水势降低,还可能造成根系吸水困难。因此,农业生产上不宜一次施用化肥过多,否则,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导致“烧苗”发生。
4、土壤溶液的pH值
直接影响根系的生长。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在微酸性(pH5.5~6.5)的环境中生长良好,也有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的根系适于在较为碱性的环境中生长。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而间接影响根系对矿质的吸收。当土壤偏酸(pH值较低)时,根瘤菌会死亡,固氮菌失去固氮能力。当土壤偏碱(pH值较高)时,反硝化细菌等对农业有害的细菌发育良好,这些都会对植物的氮素营养产生不利影响。
影响土壤中矿质的可利用性。土壤溶液中的pH值较低时,有利于岩石的风化和K 、Mg2 、Ca2 、Mn2 等的释放,也有利于碳酸盐、磷酸盐、硫酸盐等的溶解,从而有利于根系对这些矿物质的吸收。但pH值较低时,易引起磷、钾、钙、镁等的淋失;同时引起铝、铁、锰等的溶解度增大,而造成毒害。相反,当土壤溶液中pH值增高时,铁、磷、钙、镁、铜、锌等会形成不溶物,有效性降低。
6、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土壤温度、土壤pH值等,从而影响到根系对矿物质的吸收。
7、土壤颗粒对离子的吸附
土壤颗粒表面一般都带有负电荷,易吸附阳离子。
8、土壤微生物
菌根的形成可增强根系对矿物质和水的吸收。固氮菌、根瘤菌等有固氮能力。而反硝化细菌则引起NO3—N损失。
9、土壤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会影响另一离子的吸收。例如,溴的存在会使氯的吸收减少。钾、铷和铯三者之间互相竞争。通过植物叶片吸收
一、叶面营养是植物根外营养的重要途径
叶面施肥可以补充植物后期由于土壤中吸收养分不足而带来的养分亏缺,保证作物的增产;可在植物根系受到严重影响时,及时弥补作物所遭受到的损失,如磷、锌、硼、铁等易被土壤固定而使植物难以利用的养分通过叶面施用可以为植物较快吸收,发挥更好的增产效果;叶面肥可以在作物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种植密度和高度下进行,有利于集约农业的大规模机械化施肥操作。
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和适应性
在植物整个营养期中有两个关键时期,即植物营养临界期和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对某种养分要求很迫切,该养分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于后期难以纠正或弥补。在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迅速,吸收养分能力特别强,及时满足植物养分需要,对提高产量有明显的效果,植物除了能够由根部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外,叶面营养又是一种重要的养分吸收途径。
三、叶子能直接吸收和利用有效养分
对养分的利用率较高,并可防止或避免由于土壤对有效养分的固定而降低其有效性。因此,植物叶面喷施肥料,特别是某些容易被土壤固定的元素如磷、铜、锰、铁、锌等,具有营养效果好的特点。叶面对养分吸收、运转比根快,有利于及时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一般尿素施在土壤中4-5天后才有效果,采用叶面喷施只要1-2天即可见效。因此,采用喷施技术可以用作及时防治或矫正某些缺素症或因自然灾害而需要迅速供给养分的补救措施。自叶面吸收的养分能直接影响体内代谢,参与植物新陈代谢,增强体内酶的活性。通过叶面施肥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延迟叶片早衰,并可促进早熟等。叶面喷施用量少,节省投入,尤其是磷、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料,一般为土壤施用量的1/10-1/5,还可避免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过多造成危害的问题。叶面施肥不能代替根部施肥,因为植物吸收养分的绝大多时还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
四、叶面喷施的养分是通过叶片的角质层和气孔进入植物体内。
植物叶片对养分吸收速率和叶面肥料利用率有密切关系。植物易吸收氮、钾,并很快被运转参与植物代谢,相对而言,磷、硫以及锌、铜、锰、铁、钼移动性较差,而硼、镁、钙等元素则滞留在该叶片中极难移动,一般新叶片吸收能力强。
肥料湘军整理农大教材,转载请注明孟葆隆大农业。
Mn对植物的作用
Fe是合成血红蛋白质的重要成分,缺Fe会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产生贫血;B能够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当柱头和花柱中积累了大量B时,有利于受精作用的顺利进行,缺B会使植物出现"花而不实"现象;Cu是合成血蓝素、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的重要成分;Mo是合成固氮酶的重要成分;Zn是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的重要成分:Mn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中作为各种酶的激活剂。
作为骨骼和结缔组织形成与生长的成分之一,对于胆固醇合成、凝血和胰岛素都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