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因子作用水平分哪四级(消毒作用水平可分为4级,即)
消毒作用水平可分为4级,即
你需要了解,消毒空间的净化要求。30万级标准:1g臭氧消毒空间20-25立方米、10万级标准:1克臭氧消毒空间10-12.5立方米,万级标准:1g臭氧消毒空间5-6立方米、100级标准:1g臭氧消毒空间3.3立方米。
参照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及GMP、HACCP等认证管理的要求,在使用臭氧对普通车间(洁净度30万级以下)进行消毒时,车间内的臭氧浓度应该达到或超过10mg/m3的浓度标准,并且在达到这一标准后,继续密闭消毒30分钟。如果是包括对场所内的物品消毒,臭氧的浓度应适当提高。对于洁净度较高的车间,如对10万级、万级的车间消毒时,臭氧浓度则应提高到20-30mg/m3。
空气消毒: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有如下描述“对空气消毒应在封闭空间,室内无人的条件下进行,臭氧浓度大于等于20mg/m3,作用时间大于等于30min 。
根据制药行业实际的应用经验,不同洁净级别的洁净室消毒通常采用如下臭氧浓度:
D级=10ppm=20 mg/m3
C级=15ppm=30 mg/m3
B级=20ppm=40 mg/m3
一般情况下,熏蒸时间以达到臭氧浓度后开始计时再熏蒸60分钟室内空气中允许臭氧浓度为0.16 mg/m3。
按照消毒水平的高低分为
针对不同的情况,推荐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有400-70mg/L、1000mg/L、2000~5000mg/L、10000mg/L等。而在临床工作中,为方便配置和记忆,使用500mg/L和2000mg/L两种浓度已经基本能够满足环境物表消毒的需求。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适用于日常环境表面、中低危险性物品及被少量血液污染表面的消毒。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可达到高水平消毒,适用于被芽孢及特殊病原体污染的消毒,如气体坏疽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被患者大量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10ml)污染的环境表面覆盖消毒。
配制方法以原液浓度为5%的含氯消毒液为例,配制成1000ml的含氯消毒溶液(表4-6)。
泡腾消毒片的配制方法:每片含有效氯500mg,配制500mg/L,需要配制几升水,就加几片消毒片。如取1片放入装有1L水的容器内,即成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
消毒作用水平可分为哪四级
防护服依据防护级别一般分为四级,A级:带有面罩的全封闭气密性防护衣。B级:全封闭非气密性防护衣。C级:连体式化学防护衣。D级:一般工装。
消毒水平等级分为
消毒柜目前还没有三星级。
消毒星级表示消毒柜消毒效果强弱的级数,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一星、二星两个级别的消毒要求。
一星级代表消毒柜可有效杀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抗力一般的细菌;
二星级代表消毒柜可有效杀灭乙肝病毒等顽固性病毒及细菌。
消毒作用水平可分为四级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消毒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
1、经本职业初级(五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已取得毕(结)业证书;
2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以单位出具的证明、推荐信或专业培训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书为准;
3、本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中级):
(1)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标准学时数,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并经正规中级(四级)职业资格培训或经评估合格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高级):
(1)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4)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消毒方法按作用水平分哪四类
消毒剂根据它的消毒的效力可以分为四类:
一、灭菌剂,可以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二、高效消毒剂,可以杀灭包括分枝杆菌,真菌及孢子在内的一切细菌繁殖体,三、中效消毒剂,可以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四、低效消毒剂,仅可以杀灭细菌繁殖体以及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关于不同水平消毒的定义
灭菌和消毒的区别
1、概念不一样
消毒 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2、方法不一样
消毒有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等。如物理消毒法中的机械消毒一般应用肥皂刷洗,流水冲净,可消除手上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细菌,使用多层口罩可防止病原体自呼吸道排出或侵入。应用通风装置过滤器可使手术室、实验室及隔离病室的空气,保护无菌状态。
灭菌有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湿热灭菌、间歇灭菌、辐射灭菌、渗透压灭菌、化学试剂灭菌等。
3、目的不一样
消毒的目的是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等。
灭菌,达到无菌保障水平。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无菌区域。
消毒等级水平的分类及定义
一、消毒菌种不同:
1、消毒柜二星:除能消灭大肠杆菌外,消毒对象还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具有代表性的菌种。
2、消毒柜一星:杀死大肠杆菌等具有代表性的菌种。
二、臭氧消毒时间不同
1、消毒柜二星:选择臭氧消毒时,消毒柜内臭氧浓度应大于等于每立方米40毫克,消毒时间60分钟左右。
2、消毒柜一星:臭氧消毒时,消毒柜内臭氧浓度应大于等于每立方米20毫克,消毒时间30分钟左右。
三、高温消毒时间不同
1、消毒柜二星:高温消毒时,消毒柜内消毒温度应大于等于120摄氏度,消毒时间15分钟左右。
2、消毒柜一星:高温消毒时,消毒柜内消毒温度应大于等于100摄氏度,消毒时间15分钟左右。
消毒水平的三种分类
消毒产品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杀灭或者消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在作用目的上,它是一种防病的产品,而不是治病或诊断疾病的产品;在作用机理上,它是一种用化学、物理、生物的方法消除病原微生物的产品,而不是用药理学或免疫学的方法预防疾病的产品;在作用对象上,它是针对环境中的病源微生物,而不是针对人的疾病的一种产品。
根据《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消毒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含生物指示物、化学指示物和灭菌物品包装物)、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消毒产品的分类及管理
中国对消毒产品按照用途、使用对象的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产品责任单位应当在第一类、第二类消毒产品首次上市钱自行或委托第三方进行卫生安全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负责。卫生安全评价合格的消毒产品方可上市销售。
第一类:具有较高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用于医疗器械的高水平消毒剂和消毒器械、灭菌剂和灭菌器械,皮肤黏膜消毒剂,生物指示物、灭菌效果化学指示物。
第二类:具有中度风险,需要加强管理以保证安全、有效的消毒产品,包括除第一类产品外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化学指示物,以及带有灭菌标识的灭菌物品包装物、抗(抑)菌制剂。
第三类:风险程度较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安全、有效的除抗(抑)菌制剂外的卫生用品。
注:同一个消毒产品涉及不同类别时,应当以较高风险类别进行管理。
实施备案的法律依据:
《消毒管理办法》、《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规定》、《新消毒产品和新涉水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等
具体资料要求:
消毒产品备案资料一般为消毒产品安全评价报告备案登记表、消毒产品卫生安全评价报告、标签、说明书、检测报告等基本资料,对于国产产品还需国产消毒产品企业卫生许可证,对于进口产品还需要有进口产品生产国(地区)允许生产销售的证明文件等资料。
根据消毒的效力分为
氯液也就是液氯,消毒的原理是液氯溶于水后产生次氯酸根,具有强氧化性。 氯溶于水后起下列反应: Cl2+H20=HCl+HClO HClO=H++CLO- 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体积小,不荷电,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HCIO(次氯酸)或CIO-(次氯酸根)形态的氯被称之为游离性残余氯。对细菌的杀灭能力而言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存在的HCIO更有效。 二氧化氯消毒作用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外层共有19个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力,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如含巯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之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从而达到其目的。其杀菌机理为: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消毒的效果 ClO2效果更好,在于其将水消毒后比Cl2更安全;液氯溶于水后容易和水中的有机物如烷烃类物质发生取代反应使有机物变得有毒而这些毒物将可能留在水中使人致病,而ClO2则没有这方面的危险,但相对地价格比液氯高。 液氯化学名称液态氯,为黄绿色液体,沸点-34.6℃,熔点-103℃,在常压下即汽化成气体,吸入人体能严重中毒,有剧烈刺激作用和腐蚀性,在日光下与其它易燃气体混合时发生燃烧和爆炸,氯是很活泼的物质,可以和大多数元素(或化合物)起反应。 液氯消毒法(chlorinedisinfection)指的是将液氯汽化后通过加氯机投入水中完成氧化和消毒的方法。 液氯是迄今为止最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液氯成本低、工艺成熟、效果稳定可靠。由于加氯法一般要求不少于30min的接触时间,接触池容积较大;氯气是剧毒危险品,存储氯气的钢瓶属高压容器,有潜在威胁,需要按安全规定兴建氯库和加氯间;液氯消毒将生成有害的有机氯化物,但是他的持续灭菌能力,让他成为现今水处理行业里比较常用的工艺。 氯在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具强烈刺激性及特殊臭味,氧化能力很强。在6、7个大气压下,可变成液态氯,体积缩小457倍。液态氯灌入钢瓶,有利于贮存和运输。 除氯外,漂白粉[Ca(clO)Cl)和漂粉精][Ca(ClO)2]等也能用于消毒。含氯化合物中,氯的价数大于负一者,称为有效氯,具有杀菌作用。漂白粉含有效氯约为30%,漂粉精约含60-70%。 氯消毒原理:氯溶于水后起下列反应: Cl2+H20=HCl+HClO HClO=H++CLO- 漂白粉在水中也能水解成次氯酸,氯的杀菌作用,主要是次氯酸体积小,不荷电,易穿过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损害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主要是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从而使细菌死亡。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损害。上述反应是可逆反应,因而一氯胺和二氯胺的杀菌原理仍是次氯酸的作用,只是在次氯酸被消耗后,反应才向左进行;氯胺本身也有杀菌作用,但需较高的浓度和接触时间。HCIO(次氯酸)或CIO-(次氯酸根)形态的氯被称之为游离性残余氯。对细菌的杀灭能力而言在较低的PH值条件下存在的HCIO更有效。 二氧化氯(ClO₂)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是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红黄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气体:11℃时液化成红棕色液体,-59℃时凝固成橙红色晶体。有类似氯气和硝酸的特殊刺激臭味。液体为红褐色,固体为橙红色。沸点11℃。相对蒸气密度2.3g/L。遇热水则分解成次氯酸、氯气、氧气,受光也易分解,其溶液于冷暗处相对稳定。二氧化氯能与许多化学物质发生爆炸性反应。对热、震动、撞击和摩擦相当敏感,极易分解发生爆炸。受热和受光照或遇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能促进分解并易引起爆炸。若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等惰性气体稀释时,爆炸性则降低。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与很多物质都能发生剧烈反应。腐蚀性很强。 可溶性:极易溶于水而不与水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水溶液中的亚氯酸和氯酸只占溶质的2%);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8倍。溶于碱溶液而生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水中溶解度:20℃时0.8g/100ml、8300mg/L 化学键:Cl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分子为V形分子。氯原子中的一个电子垂直于O-Cl-O平面,并与O,O的4个电子形成3原子5电子大π键(离域π键)。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鲜的功能。 作用机理主要是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呈不饱和状态,外层共有19个电子,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力,主要是对富有电子(或供电子)的原子基团(如含巯基的酶和硫化物,氯化物)进行攻击,强行掠夺电子,使之成为失去活性和改变性质的物质,从而达到其目的。 二氧化氯消毒优点 1.广谱性:能杀死病毒、细菌、原生生物、藻类、真菌和各种孢子及孢子形成的菌体 2.高效:0.1ppm下即可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许多致病菌,50ppm可完全杀灭细菌繁殖体、肝炎病毒、噬菌体和细菌芽孢 3.受温度和氨影响小:在低温和较高温度下杀菌效力基本一致 4.pH适用范围广:能在pH2~10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 5.安全无残留:不与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不产生三致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 6.对人体无刺激等优点:低于500ppm时,其影响可以忽略,100ppm以下对人没任何影响 二氧化氯的应用及作用机理 二氧化氯具有杀菌、漂白、除臭、消毒、保鲜的功能 1、杀菌机理 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放出原子氧将细胞内的含巯基的酶氧化起到杀菌作用。 2、漂白作用 二氧化氯的漂白是通过放出原子氧和产生次氯酸盐而达到分解色素的目的。用他做漂白剂代替氯气、氯酸盐等,可阻止并避免与纤维发生氧化而降低纤维强度,因而效果更全面。 3、除臭作用 二氧化氯的除臭是因为它能与异味物质(如H2S、-SOH、-NH2等)发生脱水反应并使异味物质迅速氧化转化为其他物质。而且它能阻止蛋氨酸分解成乙烯,也能破坏已形成的乙烯,从而延缓腐烂,同时杀死微生物而不与脂肪酸反应并不破坏食品结构。
消毒作用水平可分为四级即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和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利用造纸废液中含有的六碳糖,在酵母作用下发酵成酒精,主要产品为工业用酒精。也有用木屑稀酸水解制作的酒精)。
2、按生产的方法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中一、二级相当于高纯度酒精及普通精馏酒精。三级相当于医药酒精,四级相当于工业酒精。新增二级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和生产的需要,减少生产与使用上的浪费,促进提高产品质量而制订的。
通俗点来说:
分别是:医用酒精,食用酒精,工业酒精,无水酒精。
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醇,他们的区别要从生产途径来说。 食用酒精使用粮食和酵母菌在发酵罐里经过发酵后,经过过滤、精馏来得到的产品,通常为乙醇的水溶液,或者说是水和乙醇的互溶体,食用酒精里不含有对人体有毒的苯类和甲醇。 工业酒精的来源是石油经过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裂化长链有机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现代工业技术的发达可以使乙醇的含量和纯度达到人可以食用的程度,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是有事不能吃的,所以为了与食用酒精有所区别,工业酒精中加入了一定含量(国家规定范围内)的甲醇等一些有机有毒物质,在外包装上也会有明显的标志和说明! 乙醇,俗称酒精,常温下是液体,沸点78.2度,易挥发,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实验室常见的是工业酒精(乙醇含量为95%)和无水酒精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