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中药学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中药学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和意义)

更新:2022-11-02 13:21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71

中药学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和意义

中医药类是单独的学类,大体包括中医和中药,科目有很多。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可知,中医药类包括中医学、中医骨伤、针灸推拿、蒙医学、藏医学、维医学、中药学、中药材生产与加工、中药制药、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养生保健、药膳与食疗等18个专业。

中药学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和意义是

中药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应该有前途,因为国家现在开始重视中医中药行业的发展,国家鼓励发展古老的中医中药企业发展起来,特别是大大型国有医院都需要优秀中药学专业人才来加强开发中药调理和中药养生保健的工作岗位,所以中药专业前途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中药学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和意义论文

中药学职业兴趣不要说那些花里花哨的没啥用,只说最实际的,那就是论文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其实就是题目和提纲,一般来说也就是题目中的研究对象和提纲中的研究内容是主要看的。

选定题目后,就要拟定大致的提纲,剩下的东西只是往提纲里面加东西就行了

中医药养生的意义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国家文化符号之一,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中医孔子学院把传统和现代中医药科学同汉语教学相融合,必将开启一扇了解中国文化新的窗口,為加强两国人民心灵沟通、增进传统友好搭起一座新的桥梁。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岁月洗涤,中医药学在新世纪焕发出勃勃生机。要让中医药走进人民生活,更好地服务人民健康,中医科普教育是重要一环。要想提高中医药科普教育的质量和社会效益,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中医药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医药科普教育工作。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科学,上古时期就有“神农尝百草,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的传说。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多种复杂性疾病上的独特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因此,对中医药科普教育,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做好顶层设计。要抓紧制定中医药科普教育工作方针,让中医药典籍从晦涩难懂的文字转化成人们耳熟能详的科普知识。当下的中医药进校园等活动就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教育作用;如果能让中医药知识走进中小学生的教育体系,能使孩子们从小就对中医药文化有一个感性认识,这对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会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进一步让群众认识到中医药在治病、养生方面的独特优势。中医药学强调运用药物、针灸、推拿等疗法治疗疾病。当前,恶性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威胁着群众的健康;众多难治性慢性疾病造成一些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而中医药学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能够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好中医药的预防保健功能,改善群众的健康理念,对推进中医药科普进程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预防疾病和保健强身也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明确了“未病先防”的理念,并提出了“既病防变”的思想。现代医学提出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理念,与几千年前中医提出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思想具有一致性。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蕴含着如何保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的智慧。普及中医药知识,首先要让群众认识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相信中医药,并逐渐将其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对于患者和老年人群,要根据群体特征,提供相应的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

最后,应把学校作为中医药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要重点建立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系统性中医药健康教育课程,让中医药健康教育真正渗透到青少年的思维和行为中;要广泛建立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面向中青年群体的中医药健康教育,重点是预防和维持中青年身心健康。

中药学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中医药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中医药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医疗技术手册》

(2013普及版),目前已确立的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项目有十大类、九十四项,其中既有针刺类等中医临床医疗技术,也包括刮痧、拔罐、推拿等养生保健技术。可应用于养生保健类的适宜技术为家庭自我保健、社会养生保健、健康服务创业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中医在健康养生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1、医医疗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长期以来,城镇居民中70%的患者愿意接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全国各省、市行政区域,基本都设立了设施挑拣较为完善的中医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中医药医疗服务已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中医药服务已成为适合中国国情和具有服务特色的服务方法。

2、中医药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医药具有适应症广、医疗成本低、易推广应用的突出优势,在农村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在县级医院、乡卫生院、村卫生室形成的三级卫生医疗服务网中得到广泛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初级卫生服务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村,中医承担了近三分之一的门诊服务量和近四分之一的住院服务量。在113万乡村医生中有50%以上的医生运用中西医两种方法和药物防治疾病。藏、蒙、维、傣等各民族医药也在农村为生服务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3、中医药在某些治疗领域发挥优势。中医药学在中医骨科、肛肠科、皮肤科、妇科等学科,在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大难治疾病和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深受群众的欢迎。中医医药包括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特色疗法,也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接受。

4、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多种有效的方法,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可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食品。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药膳养生的重要意义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目的是让中医药优质的健康医疗服务惠及世界、造福人类。目前,中医药服务已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逐渐为五大洲的民众所接受,尤其是针灸、气功、太极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友人的喜爱。这说明,中医整体医学、整体健康的观念和方法是有效的,大众是受益的。中医将生命看成脏腑经络相贯相连的整体,将人看成与天地相通相应的整体,通过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运动、情志的调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和不得大病的目标。

让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中医药是我国先民在天人合一哲学理念指引下,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伟大发明创造,几千年来一直护佑着中华儿女的健康繁衍。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统计,从战国至1949年,存留于世的中医药图书共计12124种。加上陆续发现的中医药出土简帛文献和传世的孤本、秘本,中医古籍数量相当可观,深入挖掘大有可为。同时,要挖掘传统文史哲和科技典籍,特别是《道藏》中与医药养生相关的宝贵资源。这些都是“物”的资源。此外,还要重视“人”的资源。关注健在的国医大师和各级名老中医专家,做好口述史研究和人类学田野调查。

传承好中医药,要求我们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使记载在古籍、融入在生活、使用在临床的中医药理念、方法生动起来,彰显时代价值,释放文化魅力,服务大众健康。

扩展知识:

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2020年3月2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26号,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年4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4号公布)”予以废止。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16年12月25日通过,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1997年,以国家科技部牵头,由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参加,成立了国家新药领导小组,组织全国百余名专家提出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的规划,启动实施了中药现代化工作。全国的中医药现代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研发体系不断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成功地开发出一批中药新品种,中药防治疾病的重要作用得以进一步发挥;制定了一批重要的中药基础标准和符合中药特点的科学规范,中药产业标准规范建设初见成效。同时,中药现代化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2005年4月前,内地已建立了448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8个省份规范化种植面积达92万公顷。同时,随着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沸腾造粒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的突破,中药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中药企业规模、效益也不断提升。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不断完善和发展。

2005年初,中国医药网与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联合推出中医药栏目,旨在收载和发布中医药基础知识、中医药资讯、中药材行情以及中医养生和药膳食疗等方面的信息,同时介绍当代名中医并收载难病诊治与针灸推拿等方面的资料以及相关中医文献

下一篇:中药煮好后冷藏放冰箱有副作用吗(中药熬完放冰箱冷藏会失去药效吗) 上一篇:清泻剂的作用(止泻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