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毒作用机制(氰化氢的毒作用机制)

更新:2022-10-30 14:36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93

氰化氢的毒作用机制

氰化钾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KCN。它是一种白色的圆形硬块,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潮湿空气中易潮解,并释放出少量氰化氢气体。溶于水、乙醇和甘油,微溶于甲醇和氢氧化钠水溶液,强碱性,水解迅速。密度1.857克/立方厘米,沸点1625,熔点634。接触社会皮肤进行伤口或吸入微量粉末会导致出现中毒和死亡。有毒的氰化氢气体可以通过与酸接触分解释放出来,当与氯酸盐或亚硝酸钠混合时会爆炸。

用于矿石浮选提取金、银。钢铁的热处理,制造有机腈类。分析化学用作试剂。此外,也用于照相、蚀刻、石印

氰化氢中毒的毒作用特点

氰化氢。

氰化氢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氢氰酸中毒的机制

hcn2化学物质是氰化氢。氰化氢,化学式HCN,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氰化氢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当氰化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5.6%~12.8%时,具有爆炸性。氢氰酸属于剧毒类。急性氰化氢中毒的临床表现为患者呼出气中有明显的苦杏仁味,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心率加快、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氰化氢毒性原理

氰乙醇法: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在水和三甲胺的存在下反应得氰乙醇,然后以碳酸镁为催化剂,于200-280℃脱水制得丙烯腈,收率约75%。此法生产的丙烯腈纯度较高,但氢氰酸毒性大,成本也较高。

乙炔法: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稀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丙烯腈此法生产过程简单,收率良好,以氢氰酸计可达97%。但副反应多,产物精制较难,毒性也大,且原料乙炔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和经济上落后于丙烯氨氧化法。1960年以前,该法是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主要方法。

氰化氢的毒作用机制是导致氧的运输障碍

氰化物。

吸入的空气中氢氰酸浓度达0.3mg/L即可致死。

氰化物进入机体后分解出具有毒性的氰离子(CN-)。氰离子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铁结合,阻止其还原成二价铁,使传递电子的氧化过程中断,组织细胞不能利用血液中的氧而造成内窒息。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故大脑首先受损,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死亡。

氰化氢的毒性

CN是氰的最简式,化学式为(CN)2,结构式N≡C—C≡N。标准状况下是一种无色带苦杏仁味的剧毒气体,其毒性与氰化氢相似。燃烧时呈紫红色火焰,其边缘略带蓝色。化学性质与卤素相似故称为拟卤素。化学活性位于氯之后溴之前。可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加热至400℃以上聚合成不溶性的白色固体。用于有机合成和消毒、杀虫的熏蒸剂。

氰化氢主要毒作用表现

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

第1类 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第3类 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见GB20581。

易燃液体是指闪点不高于63℃的液体。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系指燃点低, 对热、撞击、摩擦敏感, 易被外部火源点燃, 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 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 放出热量, 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 发生剧烈化学反应, 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 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 其本身不一定可燃, 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 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第6类 有毒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肌体后, 累积达一定的量, 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 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 液体L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 半数致死量LD50 ≤1000mg/kg; 粉尘、烟雾及蒸气吸入半数致死量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

氰化氢中毒原理

常见的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 、光气 、双光气、氰化氢、芥子气、路易斯毒气、维埃克斯(VX)、沙林(sarin)、毕兹(BZ)、塔崩(tabun)、梭曼(soman)等。有毒气体按照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神经性麻痹毒气,呼吸系统麻痹毒气,肌肉麻痹毒气三种;按照对人体的伤害原理可认为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

氰化氢的毒作用机制是导致氧的利用障碍

不会,其氧化性太弱,无法氧化水中的氧.此外,在酸碱的催化下,可以发生另一种反应,生成氨和甲酸.不只是甲烷和氧气的反应,而是甲烷、氨气和氧气的反应。这是甲烷氨化氧化反应生成氢氰酸。其反应方程式为:CH4 + NH3 + 3/2 O2 ----> HCN + 3H2O

下一篇:哪些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发挥细胞毒作用的细胞) 上一篇:动力表作用(名表的动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