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调与什么有关?(琴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音调与什么有关?
1、含义不同
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称为音调。有时也指声音的粗细、清脆或沉闷等。一般用“高”、“低”来形容。
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称为响度。有时也指声音的轻重等。一般用“大”、“小”来形容。
2、影响因素不同
音调和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快慢,也就是物体振动的频率,声音的音调听起来就有了高低之分。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
3、传播变化不同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是固定不变的。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响度却发生变化。传播距离越远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小。
琴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筝
中国拨奏弦鸣乐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于今陕西省.
筝外形扁长方形,主要取材于梧桐木。琴面张弦,
每条弦下设筝柱,可移动以调节音高和转调。最初为5弦,经过9弦的过渡,战国末期发展为12弦。唐以后为13弦,明、清以后15、16弦,20世纪60年代逐渐增至18弦、21弦、25弦,并改传统丝弦为钢丝弦或尼龙缠弦。以后又试制出有变音装置的快速转调筝和以十二平均律(见新法密律新法密律)定弦的蝶式筝。
琴
琴,又称瑶琴、玉琴,俗称古琴,一种七弦无品的古老的拨弦乐器。
简单地说
声音大的是筝
声音小的是琴
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这跟琴弦松紧,粗细,两端的距离有关,琴弦紧,音调高,琴弦松,音调低,因为琴弦紧时,振动的频率高,音调就自然就高了,琴弦细,音调高,琴弦粗,音调低,琴弦距离近,音调高,距离远,音调粗,不过现在无论是中西弦乐器,基本上都是固定定弦,无需老是扭来扭去的,调弦只是进行微调,将音调准即可啦!
笛子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笛子的音高是由笛子管径的粗细、长短、音孔的大小及音孔距离的远近等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都与笛子的音色、音准有着密切的关系。 萊垍頭條
1、如果笛子音准偏低,可用小刀将音孔内上方挖去一点,音孔稍大音调便随之相应升高,也可将吹孔向出音孔方向略挖去一点。 萊垍頭條
2、如果笛子音准偏高,可用腊将出音孔内上方粘上一点或用胶布贴上一点。如果个别音发闷,音色不好,可将出音孔内下方挖去一点。 垍頭條萊
3、如果笛子发音迟钝,应检查“笛塞”是否堵严了,如漏气就会影响发音纯正,故笛塞一定要堵严。笛塞安放的位置应恰当,一般应以固定在距吹孔边缘1.5mm~2mm为宜,如果笛塞的位置不恰当,就会影响笛子的音色和音准,故需要及时予以调整。笛塞一般用较硬的软木,用力将其塞进管内的合适位置即可。 萊垍頭條
4、另外吹奏方法也会影响笛子的音准,吹奏时用力过猛音准会偏高,反之用力不足会使音准偏低,因此演奏时一定要注意用气要均匀。 笛子的音色、音准如存在问题,除笛子制作方面有缺陷,需对笛子进行必要的修理、调整外,更主要的是平时要严格训练,增加音准概念,切实解决吹奏技术上对音色、音准的影响。萊垍頭條
声音的三大要素之一音调与什么有关
一般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音调又称声音的尖细。音调高的声音比较尖,人感到刺耳。音调低的声音比较钝,人感觉到厚。音调不同声音的波形也就不同,波形越密的,音调越高。波形越疏的,音调越低。
如琴的琴弦是细弦、短弦震动得快,音调高;琴弦是粗弦、长弦震动得慢,音调低。
响度与什么有关
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响度),对同一物体而言,与振动的能量有关。能量 越大,响度 越大。而振动的能量,与振幅相关。而对于不同的材质,也会影响它发出的声音大小(响度)而你听到 的声音响度,则还与距离振动物体的距离相关。越远,响度越小。
弦发声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这是因为拨动的粗琴弦和细琴弦,粗琴弦与细琴弦的震动频率不相同,所以它们发出的音调也不相同,因为音调与震动频率有关,音调主要与声波的频率有关.声波的频率高,则音调也高.,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系.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男低音歌唱家可以低到每秒65次。
鼓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同一乐器发出的音调是不相同的。同一个物体,如果内部发生了变化,会影响振动的频率,音调也就不同了.再比如,一个乐器,就是“同一个物体”,但会演奏出不同的音调来.至于响度,由振幅决定,就像一个鼓,使劲敲,响度就大,轻点敲响度小.音调与物体震动的频率有关,响度则取决于乐器的大小、形状等。
例如,同样是弦乐,吉他就比尤克里里声音大;钢琴是弦乐,葫芦丝是管乐,钢琴声音比葫芦丝的大——这就是大小和形状等对响度的影响。
管乐器音调与什么有关
乐器的“调”就是调式,是以一个音为核心 ,按照一定音程关系不同音高组织在一起的若干个乐音,构成一个有机体。
调式是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创立的乐音组织结构形式。通常在阐述调式这一概念时,常常把调式的中心音——主音作为起点和终点,其他各音按音高的顺序依次排列成音阶的形式,称调式音阶。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民族和地域,形成各种不同的调式。各种调式因其音阶结构、调式音级间相互关系以及音律等方面的差异。
音色与什么有关
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音量的单位称为“分贝”(dB)。音高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可以将其单位理解为赫兹(HZ),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即音的高度,音的基本特征的一种。音高和频率两者成正比关系,频率振动次数多则音"高",反之则"低"。音量又称响度、音强,是指人耳对所听到的声音大小强弱的主观感受,其客观评价尺度是声音的振幅大小。这种感受源自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压力,即声压。物体振动通过不同的介质,将其振动能量传导开去。人们为了对声音的感受量化成可以监测的指标,就把声压分成“级”——声压级,以便能客观的表示声音的强弱扩展资料音高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主要取决于频率的高低与响度的大小。频率低的调子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调子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音量的单位分贝是较常用的计量单位。可表示为:
1、表示功率量之比的一种单位,等于功率强度之比的常用对数的10倍。
2、表示场量之比的一种单位,等于场强幅值之比的常用对数的20倍。
3、声压级的单位,大约等于人耳通常可觉察响度差别的最小分度值。音量与声源的距离有关,同时也与音色有关,这些都很易于理解,在音乐实践也不难感受到。音量还与音高有关,而且影响之大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声学博士韩宝强在其新著《音的历程》—书中指出:“频率20赫兹、响度为80分贝的声音(纯音)与频率为1000赫兹,响度为10分贝的声音听起来一样响”。也就是说要想使20HZ的声音和1000HZ的声音听起来有一样的响度,需将20HZ声音的声压加大七倍。甚至若某个纯音,只有10HZ,其声压大到可能造成灾害的程度,但我们却听不到,而声音的频率在1000-6000HZ时,人类听觉感知的声压的变化就比较敏感。声音还有“遮蔽”现象,即当两声音同时发出,其中一个很强,就会掩盖住另一声音,也就是说某一声音越强,声压越大其遮蔽效应就越明显。
弦乐器的音调与什么有关
你好,琴弦音的高低很容易解释,不复杂。
1.跟材料的关系。
一般琴弦(拿小提琴弦举例)为钢丝弦、合金弦和尼龙弦,三者都有弹性大不易断的特点,这些选材之间对音高的影响差不多,但如果你用铁弦铜弦(我没见过)…音肯定就不同了…
2.和粗细的关系。越粗的弦所发出的音越低;
3.最终决定音高低的是琴弦的绷紧程度和琴弦发声时的长度。
在弦乐中,调音其实就是改变琴弦的绷紧程度,越紧音越高;演奏时按弦就是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长度,说白了,琴弓(或者说是拨弦)拉音的地方与你按弦的间隔越小音就越高。 我认为就这么多啦,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