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冬季养生有哪些

更新:2022-05-10 03:21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67

“冬者,天地闭藏,水冰地坼。”从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来看,冬季是万物闭藏的季节,自然界是阴盛阳衰,各物都潜藏阳气,以待来春。冬季之风为北风,其性寒。“寒”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因此,平安医网提醒:冬季保健尤为重要,要学会天人相应,保持机体平衡。


冬三月,从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的时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尤其是三九,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万物生机闭藏,阴气盛而阳气潜伏,人体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同化大于异化。那么,在冬季如何做到“天人相应”,以保持机体阴阳相对平衡呢?


调养情志动静有度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水,藏精,在志为惊与恐,与冬令之气相应。《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心主火,藏神,只有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方可神清心宁。因此,在冬月闭藏之时,应调养心肾,以保精养神。《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就是要人们避免各种干扰刺激,处于淡泊宁静状态,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含而不露,秘而不宣,给人以愉悦之美。


由于冬季朔风凛冽,阴雪纷纷,易扰乱人体阳气,变得萎靡不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冬天易引发抑郁症,使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懒得动弹。这就要求在情志养生方面,应做到,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应到外面晒太阳,坚持适度锻炼和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并注意动静结合,动可健身,静可养神,体健神旺,可一扫暮气,精神振奋,充满朝气。


起居有常心身安康


冬三月,应以敛阳护阴,养“藏”为原则。《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清代石成金在《养生镜》中告诫人们:“冬三月乃水藏闭涩之时,最宜固守元阳,以养真气。”这就要求在起居方面,做到作息有时以顺乎自然规律。早睡以养人体阳气,待日出后起床以养阴气。有利于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在穿戴睡卧上要注意防寒保暖,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冬衣伸足卧,则一身俱暖”的名言,穿的内衣、棉袄、棉裤以纯棉布为宜,和暖贴身,再套上外衣,可抵御寒冷;冬季手脚易冻,外出要戴手套;鞋袜宜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和舒畅。冬季北方多睡火炕,近些年来用电热毯者日益增多,无论采取哪种,以温度适宜为好。同样,无论是用火炉、暖气或空调,室温宜18℃~20℃左右,且忌温度过高,以免内扰阳气,使之外泄,或积热于内,形成阴虚火旺,痰热瘀血,至春就会发温病、时病、或诱发宿疾复来。此外,冬令养生要特别注意节制房事,以固护阴精。


冬练三九筋骨强健


“冬练三九”,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锻炼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实践证明,冬天怕冷,终日紧闭门窗,恋床、睡懒觉,或在空气污染的室内通宵打麻将、玩扑克,极易导致体质迅速衰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而长期坚持冬季锻炼的人,耐寒力强,不易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冻疮等病,也是预防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良方。


冬季锻炼,要因人因地制宜,如身体较弱的中老年人或有慢性病不宜外出者,可在室内锻炼,做强身按摩、导引、练气功、保健功、在阳台上打太极拳等;凡是身体好者都应积极到户外锻炼,如长跑、竞走、武术、滑冰、滑雪、做健身操、打球、冬泳等。少年儿童可选择跳绳、踢毽、跳橡皮筋、做游戏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冬泳,这是一项融空气浴、日光浴、冷水浴为一体的锻炼方式,当肌肤受到冷空气、冷水的刺激后,会急剧地收缩,随后又扩张,皮肤变得潮红。请莫小觑这一现象,可是极好的血管体操,对改善和增强血管的弹性,促进血液循环,保护心血管健康大有裨益。并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体温的调节功能,抵御寒冷的侵袭;还可使造血机能得到加强,预防贫血,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锻炼时要注重自我保健,冬天早晨外出锻炼,以太阳出升后为宜;不要在寒潮过境时的大风、雨雪、大雾中锻炼。冬季锻炼要注意预防感冒、冻伤,尤其是中老年人、儿童不要在冰雪路滑的场地上跑步、玩耍,以免摔伤和发生骨折。锻炼前应作好准备活动,活动肢体,以防止肌肉、筋腱拉伤和关节扭伤。开始锻炼时不可脱衣服,待运动身上暖和时再脱去厚衣服,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如内衣被出汗浸湿应更换衣服。外出活动时应戴帽子、耳套和手套,以防皮肤冻伤。


科学进补、身体如虎


我国民间有“冬补三九”的习俗,是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冬是肾主令之时,要顺应肾主闭藏,藏精及冬至后阳气萌生的自然规律,适度地冬令进补,可滋养五脏,扶正固本,培育元气,以促使体内阳气的升发,增强抵抗力,起到预防开春温疫流行的作用。


冬令进补首先是食补,采取食补者应先请中医进行诊断,根据机体的阴阳盛衰、虚实寒热,因人而补。偏于阳虚者,以羊肉、鸡肉等温热食物为宜,可起到温中益气、补精填髓之功效。《饮膳正要》认为,冬季宜服羊肉粥,以温补阳气。偏阴虚者,以食鸭肉、鹅肉为好。鸭肉性甘寒、有益阴养胃、补肾消肿、化痰止咳作用。鹅肉性味甘平、鲜嫩松软,清香不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鹅肉可“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民间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谚语。此外,鳖、龟也是滋阴佳品,可适量食用。值得提及的是,多数认为冬令只吃肉类才算进补,殊不知,肉类食物属于酸性,如天天以牛、羊肉和禽肉进补不利于健康。所以,要配合各种粥及瓜果蔬菜食用,如玉米红薯粥,小米红枣花生仁粥、菜粥等,常吃胡萝卜、白萝卜、大白菜、油菜、菠菜、鲜藕、绿豆芽、食用菌等。荤素搭配既有利于酸碱平衡,又可预防冬季维生素A、B2、C缺乏症。


其次为药补,采用药补者更应分清阴阳、气血虚实,辨证选用。属于气虚者可服用人参、黄芪等补气药,如可用人参,每日3~5克,文火煮沸20~30分钟,每日服用1次,连服4~5天。阴血虚者可服阿胶,将阿胶250克,放入350毫升黄酒中浸泡2天,然后加入清水250毫升及适量冰糖,置锅内隔水蒸炖至全部溶化,冷却备用。每日2次,每次1汤匙,加开水送服。若服用中成药,属于心阴虚,心悸失眠者,可服天王补心丹;肾阴虚、常盗汗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气血双亏、头晕纳差者,可服人参归脾丸或十全大补丸等;阳虚四肢厥冷者,可选用鹿茸膏、金匮肾气丸。若采用药酒进补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体质的寒热虚实,分别选用十全大补酒、国公酒、枸杞酒、苡仁酒、虫草补酒、山药酒、参茸酒、人参酒等滋补性药酒。一日1~2次,每次以25毫升为宜。

下一篇:中医保健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上一篇:微信公众平台中有个李老师是北京一个中医养生馆的,是用中药材配方可以祛斑,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