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玉的作用(古代玉的作用)
古代玉的作用
这是不可能的,你看看下面的解释 玉是一种具有灵性的矿物,用于修身养性,有一种说法叫”人养玉三年,玉养人一生”,所以带的时间越久越好, 一定要带在左手上,因为左进右出,可以帮助你身体的循环。
古人讲佩玉为美,黄金有价玉无价。玉埋藏地下几千年货是上亿年,玉中含有大量矿物元素,所以人们常说人养玉玉养人,如果人的身体好长期佩玉可以滋润玉,玉的水头也就是折光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亮。如果人的身体不好长期佩玉,玉中的矿物元素会慢慢让人体吸收达到保健作用,譬如女士戴玉的手镯通常带左手,因为对心脏有好处。玉为枕而脑聪,古代皇帝就喜欢用玉做枕头,向中国古代长寿的皇帝都久用玉枕。而且像《本草纲目》也有对玉保健作用的介绍。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玉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元素,经常佩戴和使用玉。(如玉镯、项链、戒指、玉席、玉枕等),由于摩擦皮肤与穴位等作用,对经络血脉皮肤等有多种好处,起到防病治病效果,故将玉器作为护身符,是非常有益的。古代玉的意义
释义:
玉就是指玉石,国之重器,是说受到重视和尊崇。表示玉在一个国家文化中的地位很高。
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所以出现了玉者,国之重器也。和氏璧是比较有代表意义的玉。
古代的玉是什么
古代软玉是指如今的软玉,其玉质细滑,光泽油亮,手感细腻,这种玉石放在手中先凉后温,但是这种凉也并非是冰冷的凉盘磨时间久了之后还会变得温,温润润的,就如同流出了油脂一般软玉就是所谓的软玉儿,软玉则特指和田玉。
暖玉并不是热的,他也并不能产生热量,自然不能体到升温的作用,暖玉只是相对寒玉的一种说法,暖玉贴身佩戴人体的体温会传递到暖玉上,让它的温度与人体的温度一致,这也就是为什么暖玉带着不会觉得冷的原因,但如果取下长期不佩戴,那他就成了没有温度的玉石
玉器有什么作用
1、白玉的作用
(1)白玉对人体有益。许多玉石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铬、铁、钙等。由于玉石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由于摩擦皮肤与穴位等作用,对经络血脉皮肤等有多种好处,起到防病治病效果,故女人佩戴天然白玉手镯,是非常有益的。
(2)白玉制作的饰品佩戴舒适,既美观又显得有品位,美玉和好的皮肤又有相互映衬得好处。
(3)白玉有着美好的寓意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人们佩玉饰,都十分着重纹饰。因为,纹饰都是有其特定的含意,或者祥,或避邪,或祝福,或祝寿,或高雅的文人气息,或大富大贵,或小巧玲珑,均应该明确地表现出来。现代玉器作品,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玉饰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
古玉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说玉就是石一样,没什么好处…可中国人起码有八千年的敬玉如神爱玉如命的历史,且玉器有近七千年历史为国家权贵所垄断…干嘛数千年的权贵们不去垄断石头呢?汉代时朝廷从新疆运回中原大量的玉石,新疆也有大量的玉石伴生石今叫卡瓦石,古人怎样就连一块卡瓦石也没有运回来呢?可以说,我们的古人对玉与石的分辨力比今天的人要强百倍…玉器干嘛会数千年为国家权贵垄断,平民持有玉器则要治罪,所谓“怀璧其罪”呢?若玉就是石头怎可以解释得了呢?不必多说,记住一点…在中国文化中凡一物之前可配得上一动词“治”字的,都是至高的、至要的,如治国、治水…制玉器古人是说“治玉”的…玉之神妙不可言喻…
玉器成了与中华文明史的唯一载体,可以说中华民族是通过玉器去领受天地大德育化的…古人认为,天地之精化生万物的思想来解释玉的起源,用阴阳对立的观点来说明玉的本质和作用,从而把玉推崇为事物之尊者,赋予其神奇的魅力。这一学说的论点广见于各种古代文献中,例如《周礼正义》引郑注曰:“货,天地所化生,谓之玉也。金玉并天地所化生,自然之物,故谓之货。”…玉之神妙不可言喻…
《拾遗记·高辛》载:“丹丘之地有夜叉驹跋之鬼,能以赤马瑙为瓶盂及乐器,皆精妙轻丽,中国人有用者,则魅不能逢之”。同时相信玉有使人长生不老的功能,相信通过食玉和服用玉类可以实现永远年轻的目的。这一观念宣扬和使用得最多的大约要推道家的学术和法术了。东晋葛洪著《抱朴子》,其中《仙药》一卷说:“玉亦仙药,但难得耳。”又说:“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玉之神妙不可言喻…
自古以来,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纯洁、美好的,玉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一大批文学、历史著作。中国玉器、玉器生产技艺,以及与中国玉器相关的思想、文化、制度,这一切物质的、精神的东西,构成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
古代有哪些玉
和氏璧。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讲述了邯郸名相蔺相如帮助国家夺回和氏璧,完整的回到古都邯郸的故事。和氏璧,真品属于孤品、珍宝级的;真品历史文化附加值极高;“物以稀为贵”,这样的珍品,价值极高!
古代对玉的定义
详细字义萊垍頭條
1. “玉”字从王从丶,“王”指王者,“丶”读音同“主”,用同“主”,意为“进驻”、“入住”。“王”与“丶”联合起来表示“进驻王者腰部”。 “玉”的发音同“域”,后者指王者领有的国土。“玉”是远古王室享有的美石,用于制作规范社会关系的各种指示性、标志性、象征性的器物,作为古代社会人际关系的调整器。條萊垍頭
“玉器”就是雕刻有王室标记图案——饕餮纹——的美石器物。本义:王者腰部佩挂的美石。引申义:用来制作王者佩挂物的美石。说明:“丶”是一个独立汉字,也是古代姓氏,见《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正文第17页) 條萊垍頭
2. 同本义“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说文》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 五玉。——《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 ;王齐则共食玉。——《周礼·王府》 ;惟辟玉食。——《书·洪范》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 萊垍頭條
3.形容:玉情儿(玉石的质量、成色);玉墀(白玉台阶);玉阙(宝座、皇宫);玉虚(道教指玉帝的居处);玉树(古时多指槐树);玉砚(玉石制的砚台);玉雕(玉石雕成的工艺品);玉栏(玉石制的栏杆) 萊垍頭條
4. 泛指玉石的制品 。如:玉尺量才(考试);玉鉴(玉镜);玉斝(玉酒器);玉辇(君后坐的车);玉笈(玉饰的书籍) 萊垍頭條
5. 指玉制的乐器 ,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孟子》萊垍頭條
6. 又如:玉徽(美玉装饰的琴);玉轸(琴上的玉制弦柱);玉振金声(演奏古乐,以钟发声,以罄收韵,集众音之大成。金指钟,玉指罄) 萊垍頭條
7. 比喻色泽晶莹如玉之物。如:玉色瑗姿(色泽如玉,姿态万行);玉溜(目光);玉箸(玉筯。死后垂下的鼻涕);玉笋(美女的手指);玉竹(一种竹,颜色青黄相间)萊垍頭條
8. 比喻美德、贤才;君子比德如玉。——《礼记》 萊垍頭條
9. 又如:玉笋之班(人材行列。唐末朝士风貌优异有才华的人,称玉笋。得与其列者称玉笋班);玉堂金马(指翰林出身;亦指出身高贵,文武双全);玉堂(翰林院);玉音(帝王的话语)萊垍頭條
古代玉石的作用
旧石器时代,在人们没有认识到玉的观念之前,玉没有特殊之点,玉仅是石料的一种,玉质石器是在偶然的机会中出现的。至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人们在选择、打制、琢磨玉石器的劳动过程中,开始认识了玉,并把玉看得更为重要和珍贵。玉开始从石中被选出来。人们首先感到它美和稀有,继而赋予它原始的信仰和崇拜意识,从而孕育产生了原始宗教笼罩下的装饰和仪礼玉器艺术。
商周奴隶社会用玉盛行,是中国玉器的繁荣时期。在继承原始玉器文化的基础上,运用了先进的铜制工具和技术。此期玉器已形成手工业,有了相当规模的手工作坊和技术队伍。玉器在上层社会中,地位十分显赫,成为特定阶级、特定场合的必备之物。玉器的生产、使用、保管均专门设有官府管理,其型制、纹饰、用场都有明文规定。当时整个社会崇尚玉,人们普遍佩玉和赏玉,把玉作为美德的化身来看待使用。以玉来象征伦理和高尚品德,已开始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
玉器在古代的主要作用
五玉: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五种玉石。《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里是六种玉石,除其中苍璧外,其余为五玉,用来祭祀五人帝及五人神,配以五方之色。
六瑞: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六瑞"。《周礼·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五瑞:①古代五种圭璧,形制不同,等级各异,诸侯执之。《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榖璧,男执蒲璧。是圭璧为五等之瑞,诸侯执之,以为王者瑞信,故称瑞也。"
②指古代五种瑞玉。即玉珪、玉璧、玉琮、玉璜和玉璋。古时多为朝聘、祭祀之礼玉。
瑞玉:古代五等诸侯所执之五种圭璧。古代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故名。《仪礼·觐礼》:"以瑞玉有缫。"注:"瑞玉:"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大圭:古代玉圭之一种。天子所服,长三尺,作用如笏,插于衣带之间,记事备忘。
玠:古玉器名。大圭。一种玉器。《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
镇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执镇圭,为六瑞之一。也作"填圭"。《周礼·春官·大宗伯》:"王执镇圭。"注:"镇,安也,所以安四方。镇圭者,盖为四镇之山为瑑饰,寺长尺有二寸。"
桓圭:古玉器名。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双植,谓之桓楹以架屋之义,犹言栋梁柱石也。见"命圭"。
命圭 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左传》僖十一年"赐晋侯命"注:"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为瑞。" 《周礼·考工记·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信圭:古代玉圭一种。为"六瑞"之一。周制信圭为侯所执,长七寸。《周礼·春官》载:侯爵执信圭。
躬圭:古玉器名。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顶圆左右两肩亦圆,琢像人躬之屈,其形小而俯,其文粗而略,取鞠躬不亢之义。参见"命圭"。
谷圭:古代礼玉之一种。天子、诸侯作为媾和或聘女之礼器。《周礼·考工记》:"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 《周礼·春官》:"谷圭以和难。"
介圭:古玉器名。大玉。《诗·大雅·嵩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
日圭:古代玉圭之一种。长五寸。用于祭日,故名。《宋史·礼志》:"朝日日圭,夕月月圭,皆五寸。"
玄圭:黑色的玉,古代帝王举行典礼所用的一种玉器。同"玄圭"。
琬圭:古代玉圭之一种。上部浑圆,长九寸,古为瑞信之物。《周礼·考工记》:"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
琰圭:玉圭名。上端锐。《周礼·考工记·玉人》:"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注引郑司农(众):"琰圭有锋芒。"
圭璋:亦称"圭璋"。古代礼玉之一种。为一种贵重玉器。上尖下方曰"圭",半圭曰"璋"。古礼制:诸侯朝王执圭,朝后执璋。古为瑞信之器。
圭璧:古代祭祀、朝会用玉器。古为瑞信之物。于六寸璧上,琢出一圭,长五寸。《周礼·考工记》:"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后汉书·明帝纪》:"亲执圭璧,恭祀天地。"
土圭 古代玉圭之一种。用以测定土地和四时日月。《周礼·春官·典瑞》:"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
璧:古玉器名。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物作用的。玉璧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作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瑗:古玉器名。大孔的璧。《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郭璞注:"瑗,孔大而边小。"《荀子·大略》:"问士以璧,召人以瑗。"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提出:"好"是指当中的孔,'肉'是指周围的边。而出土玉璧,与《尔雅》所说不符。认为"'瑗'字在古玉名称中今后似可放弃不用。大孔的璧环类玉石器在新石器时代墓中便已出现,有的套在死者的臂上,当是作为手镯之用"。因此不妨把"瑗"作为古"玉镯"来解释。 周南泉《试论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一文认为"瑗"玉"古籍中有明文规定,且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玉环、瑗上,墨书文字写名,也与《尔雅·释器》一致。今就不心更改定名为宜。"同意《尔雅·释器》一书的解释。
拱璧:古代一种大型玉璧。用于祭祀。因其须双手拱执,故名。大璧径长尺二,天子礼天之器。
谷璧:古代瑞信玉器之一种。为"六瑞"之一,用于朝聘。周制,谷璧为子爵所执。《周礼·春官》载:子执谷璧。
蒲璧:古玉器名。刻有蒲纹的玉璧。
尺璧:古玉器名。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淮南子·原道训》:"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左思《魏都赋》:"明珠兼寸,尺璧有盈。"
瑄:古代一种祭玉。古为瑞信为物。圆形,直径六寸。用于祭祀上天。《尔雅·释器》:"璧大六寸谓之宣(瑄)。"《郊祀志》:"有司奉瑄玉。"
璧羡:古代一种长圆形玉璧。
戚璧:古玉器名。又称"璧戚"。一种异形的璧,它的两侧各有一段弧线切削平直,并有牙齿形突起各一排,刃部磨薄锋利。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有戚璧出土,作为武器类仪仗用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有两件出土,刃部分四段。
玉玦:古玉器名。玉饰的一种。玦通"决"。形如环而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作耳饰玉器。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璜:古玉器名。是一种弧形的玉器。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征召的玉制礼器。也作佩饰。玉璜最早之器,见于浙江姚河姆渡文化。殷代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为此,"璧曰璜"的说法,与"殷制"、"周制"不吻合。璜穿孔为佩饰物,故有"佩璜"之称。新石器时代的佩璜,一般两端各有一小孔,系以佩戴。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环类改制而成。佩璜成型后,一般都进行再次雕琢,形成龙形、鱼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鳞纹和三角形纹等。
玉琮:古玉器名。一种外方内圆的管形玉器。玉琮用途,古今说法很多。综其说,有礼地、发兵、享后和夫人、敛尸、饰辂辇竿头、古织机上持琮翻交等用。出土的玉琮,始见于江苏南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地。到殷代,玉琮常有出现,但器形比较短矮。汉代,玉琮可能已经不再制造,迄今为止仅在汉墓中发现几件,这几件都是由旧玉改制而成,改制后已不再作为仪礼用的玉器,而成为一种装饰或陈设玉器。汉以后玉琮不多见。明清两朝时有仿古制品,但已脱离先秦风格。
璋:古玉器名。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用以表示瑞信。其形犹如圭之上端斜削去一角,而形制大小、厚薄、长短,因所事不同而异。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等。瑞信用大璋,通身施纹。祭大山川用中璋,十分之七施纹。祭中山川用边璋(即小璋),施一半纹。发兵用牙璋,首似刀,而旁无刃。
瑁:古玉器名。天子所执之玉,用以合诸侯之圭者。因冒于其上,故名"瑁"。通作"冒",又名"冒圭"。
佩玉:古玉器名。也叫"杂佩"。古人以玉比德。佩玉的形制,包括"珩、璜、琚、瑀、冲牙"之类。
珑:古玉器名。古人在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制品,其文皆作蟠龙之状,其形如璧。有缺口者,也有无缺口者。
珩: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环: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玉环: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
玉佩:古代一种佩饰。古人认为佩玉祥瑞,君子必佩玉,故佩玉之风盛行。玉佩多作成扁平状,多圆形,亦有腰圆、菱形等。用透空、线刻、浮雕等手法雕琢。多为贵族佩戴。
环玦:古玉器名。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玦。《汉书o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水苍玉:玉名。古时用为佩玉。唐代官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苍玉。也叫作"水苍"。
玉带钩: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铜带钩上有的镶嵌绿松石。
玉钩:古代用玉制作的带钩、账钩。通常多镂刻有纹饰,有的镶以金银。玉带钩,春秋战国已有,汉代玉带钩,时有发现。
玉鹿卢:古代一种玉剑饰。雕琢精致。鹿卢,亦作"辘轳"。
玉剑饰: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珌)四种。
玉珥:玉饰的剑鼻,即剑柄与剑身相连处,两旁突出的部分。一说玉制的耳饰。
玉衣:古玉器名。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缕或银缕、铜缕联缀而成。关于玉衣的起源,从考古资料考察,早在东周时就有"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可能是玉衣的雏形。
金缕玉衣:即"玉柙"、"玉匣"。汉时帝、王的殓服。按等级分金缕、银缕、铜缕。这三种玉衣,在考古工作皆有发现。1968年,河北满城发掘出汉中山靖王刘胜(武帝异母兄)夫妇墓,皆裹玉衣,各由两千余玉片,四角钻有小孔,穿以金丝,连缀而成,故名"金缕玉衣"。每块玉片的形状、大小,都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细加工。玉衣按部位,可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六部分。
玉豚: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墓中,常有玉琢出土。造型和纹饰较简单,因其随葬,主要为了起巫术作用。
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唅"、"琀",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用来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
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窍的九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在河北满城两座汉墓中都有出土。
玉册:亦称"玉策"。古代用玉版制作之册书。古制,帝王以玉册用以祭祀告天和作皇帝即位册文,亦用于册命太子及后妃。
玉牒:①玉牒书。古代帝王进行封禅郊祀典礼,所用文牒以玉雕镂,故名。②古代皇族族谱,用玉片镂刻,名"玉牒"。
玉函:玉制书套。旧题晋王嘉《拾遗记o周灵王》:"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佐老子撰《道德经》,垂十万言,写以玉牒,编以金绳,贮以玉函。
玉节:古代符节之一种。玉制,作重要凭信之用,故名。
瑞:玉制的信物。若后世的符玺。端玉,古代用为信物。
刚卯:古玉器名。是用玉、金或核桃为料,制成的长方柱状物玉护符,中有贯孔。因制于正月卯日,故称"刚卯"。挂在革带上佩用,是护符的一种。刚卯的四面各有八个字,作两行书写。刚卯大约开始出现于西汉后期,王莽时曾一度废止,东汉时又恢复使用,汉以后又废除不用。
玉玺:帝王之玉印。秦以后,为皇帝专用。
玉螭:玉雕为螭的印鼻。
璧角:古代禘祭用的饰玉的爵。
古代人对玉的使用
古代又有称:碾玉砂、邢砂、磨玉夏水砂。
古代琢制玉器用的矿砂。古代切割研磨玉石,制作玉器所必需使用的工具。砂也可做沙。
解玉砂由采集来的天然刚玉砂矿和石榴石砂矿,经捣制筛选制成。其中分黑沙、红沙、黄沙、宝沙,也称黑石沙、红石沙、黄石沙。黑沙硬度最高,为莫氏8-9度。在史前初始琢玉时也有用过石英砂。
玉在古代的作用
我国古代玉器以"六器之礼器"的作用:主要是用于祭祀天地四方。
六器专指璧、琮、圭、璋、璜、琥这六种玉器。
西周姬昌的《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皆有牲币,各放其器之色。”
白话译文:
用玉作六器,用来祭祀天地四方,用苍璧祭祀天,黄琮祭祀地,青圭祭祀东方,赤璋祭祀南方,白琥祭祀西方,玄璜祭祀北方,各自有牺牲和币帛(一般的祭祀供品),放在对应的玉器上。
1、玉璧: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古人在祭祀时,认为这种器物能同祖先神灵相通。除用作祭祀外,还可用作装饰、祥瑞、敛葬等。
2、玉琮:外方内圆的柱状管形玉器。琮的方圆表示地和天,是出于天圆地方的上古宇宙观,是一种沟通天地的法器。
3、玉圭: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
4、玉璋:扁平长方器物,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形状是玉圭从上端尖锋处垂直切下之一半。璋与圭一样曾为礼朝区分等级的器物。
5、玉璜:种弧形的玉器。常见出土的玉璜仅有三分之一玉璧大小,弯弧两端有小孔,可能用于佩带,故有“佩璜”之称。
6、玉琥:刻有虎纹或形似虎纹的玉器,有孔的为虎形玉佩,无孔的为玉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