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有())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有()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肾关系称之为金水相生,又名肺肾相生。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肺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于气和水两个方面,但是,金能生水,水能润金,故又体现于肺阴与肾阴之间的关系。呼吸方面: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肺的肃降作用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宣发是指肺的宣散功能,以及这种功能所体现的肺与皮毛的关系。皮毛位于体表,包括皮肤、毛发、汗孔等,为人体抗御外邪的屏障。肺通过宣发,将卫气和津液布散于全身以温润肌腠和皮毛,使皮肤和汗毛滋润以发挥卫外的生理功能,故曰肺“外合皮毛”。
皮毛又通过汗孔来排泄汗液,并有一定的呼吸、散气作用,从而维护肺宣发功能的协调。
若肺的宣发功能失常,则出现一系列肺气闭郁的症状,如咳嗽、咯吐痰涎、鼻塞等。
肃降,即清肃下降的意思,是肺的又一生理特性。肺位在上,为脏腑之华盖,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肺从外界吸入的清气,以及由脾上输肺的水谷精微物质均需肺气肃降以布散全身,而且,通过肺的肃降,保持着小便的通利,即为通调水道。?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体现
呼吸过程是指人体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浊气的气体出入交换,吐故纳新的过程。
呼吸是生命活动的重要指征,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也是全身各组织器官正常生理活动的必要保证。
呼吸运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周身之气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它包括“吸清”与“呼浊”两方面的内容。
吸清过程,是肺通过肃降作用,藉鼻腔或口腔将自然界的清气吸人体内,再途经喉咙、气管等呼吸道而进入肺中。
天气通于肺,口鼻者为气之门户,喉咙是清浊之气呼吸出入升降的要道。
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意义
生津止渴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津液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一种产物,它主要包括泪液、唾液、胃液还有肠液,它的形成输布和代谢和肺、脾、肾三脏都有直接的关系。
津液的来源主要是源于饮食水谷,然后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脾的运化,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肾的汽化蒸腾的作用,周而复始环流不息。
肺主宣发肃降的生理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素问·灵兰秘典论》里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与心同届膈上,位高近君,好象辅佐君主的宰相,所以叫“相傅之官”。
肺主气、主治节和、朝百脉。
肺主气是指通过肺呼吸自然界清气,并与水谷之气相结合而为宗气,宗气具有推动脉中气血运行的功能;肺主治节是指肺能调节脏腑气血,使之正常运行而不紊乱;肺朝百脉是由于肺脉为十二经脉之始终,全身经脉气血都要朝会于肺,然后在肺的宣降作用下,通过“百脉”将气血、津液、水谷精微运行到各脏腑器官。因此,五脏六腑的盛衰情况,必然会在肺脉上反映出来。
手太阴肺经为十二经脉流注之始,加之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故与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全身气血都有着密切的生理联系。
肺助心行血,能够协助心脏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并参与调控心率、心律。
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在于心气的推动,同时还有赖于肺的协助。一方面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通过血脉向上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在肺的宣发肃降作用促进下,将富含清气的血液再通过血脉而输布到全身。《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其次,肺主气司呼吸,参与宗气的生成,而宗气有“贯心脉”以推动血液运行的作用。另外,有形之血依赖于无形之气的推动,肺主一身之气,调节着全身气机,所以,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敷布和调节。在病理情况下,肺气虚弱或壅滞,均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瘀阻,心律、心率失常,而见胸闷、心悸、怔忡、唇舌青紫等症。
《素问·灵兰秘典论》里,喻心之功能时说:“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血脉,肺主气,心之君的作用,要靠肺的宰辅作用来帮助,得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肺为宰辅。
肺主肃降的功能是指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水。肺主气,司呼吸是依赖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肺,以实现肺呼吸作用,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肺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由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组成,是由肺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结合而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全身气机的调节。
肺主行水,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影响人体水液的代谢,一个是通过肺的宣发,把人机的水谷精微物质向上,向外输送,一个是通过肺的肃降作用,将水谷精微中比较醇厚的部分输送到人体的脏腑,并协其他脏腑将人体的废液排出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