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暗反应的场所是)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暗反应的场所是
叶绿体是植物和藻类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糖和其他有机分子,进行能量存储的过程。这些存储物将会成为宿主的“食物”,保证其新陈代谢对能量的需求。
光合作用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在第一阶段,发生光依赖性反应,也就是光反应阶段。该反应通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捕获光能,形成三磷酸腺苷(ATP,细胞内的能量货币)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电子传递媒介)。第二阶段的反应与光无关,发生暗反应,也称为卡尔文循环。在卡尔文循环中,NADPH携带的电子将无机二氧化碳还原为碳水化合物形式的有机分子,这一过程称为CO2固定。
叶绿体对于植物和光合藻的生长和生存至关重要。像太阳能电池板一样,叶绿体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活跃的电能,以便促进各项代谢活动的进行。但是,一些植物由于进化条件的原因,不再具有叶绿体,例如大花草属植物,他们以寄生的方式从其他植物(特别是藤本植物)中获取营养。由于大花草属植物从寄生宿主中获得了全部能量,因此功能上不再需要叶绿体的存在,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进化丢失了编码叶绿体发育的基因,进而失去了叶绿体这一细胞器。大花草属植物是唯一已知缺乏叶绿体的陆地植物。
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最重要、最普遍的质体,它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利用其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把CO2与水转变为糖。叶绿体只有在植物细胞中才存在。在动物细胞、细胞细胞和真菌细胞中都没有。即使蓝细菌细胞内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存在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暗反应的场所是哪个
在光合作用中,肯定有能量是来自于线粒体。 光合作用分为两个部分,光反应和暗反应。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可将光分为三个阶段。
①: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阶段(通过原初反应)
②:电能转换为活跃的化学能(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
③: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通过碳素同化完成)前两个是光反应,后一个是暗反应。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在什么场所进行
叶绿素不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不是叶绿素。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光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的场所是在叶绿体基质中。
叶绿体是含有绿色的色素(主要为叶绿素 a 、b)的质体,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存在于高等植物叶肉、幼茎的一些细胞内,藻类细胞中也含有。叶绿体的形状、数目和大小随不同植物和不同细胞而异。
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中直接利用的物质是
光反应产生的ATP和呼吸作用产生的ATP相比就很少,几乎只够自己进行光合作用的消耗,毕竟光合作用是合成物质,储存能量,不像呼吸作用专门供能的。
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其他的生命活动,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外界的光能,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百化学能(ATP),最终将这些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大部分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散乱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是细胞呼吸的场所之一(另一个是细胞质基质),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
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1、蓝藻就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在细胞质中分布着一些光合片层,片层上分布着叶绿素和藻蓝素等光合色素,因此原核细胞的光合作用发生在细胞质中。
2、原核细胞的呼吸作用依赖于细胞内的酶,这些酶在细胞质基质和细胞膜内壁上,因此元和细胞的呼吸作用同样发生在细胞质中。
【注】实际上一个细胞能不能完成某项活动,关键不是看有没有结构基础,而是看有没有物质基础.没有细胞核,可以有遗传物质。没有叶绿体,可以有光和色素光合作用酶。没有线粒体,可以有有氧呼吸酶体系。没有高尔基体,许多细菌也可以分泌毒素。
光合作用主要细胞器为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由双层膜围成,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间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质体的一种,内含有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含叶绿素的质体。系光合作用细胞器,由双层单位膜围成,基质中悬浮有由膜囊构成的类囊体,内含叶绿体DNA。
形态结构
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在藻类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等,而且体积巨大,可达100um。叶绿体由叶绿体外被(chloroplast envelope)、类囊体(thylakoid)和基质(stroma)3部分组成,叶绿体含有3种不同的膜:外膜、内膜、类囊体膜和3种彼此分开的腔:膜间隙、基质和类囊体腔。
起源
一)内共生起源学说 许多科学家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1970年Margulis在分析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设想,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巨大的、不需氧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能将吞噬所得的糖类进行酵解取得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则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含有三羧酸循环所需的酶系和电子传递链,故它可利用氧气把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进一步分解,获得比酵解更多的能量。当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后,即与宿主细胞间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原始真核细胞利用这种细菌(原线粒体)充分供给能量,而原线粒体从宿主细胞获得更多的原料。
(二)非共生起源学说 该学说的支持者提出一种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设想,认为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它比典型的原核细胞大,这样就要逐渐增加具有呼吸功能的膜表面,开始是通过细菌的细胞膜内陷、扩张和分化,后逐渐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雏形。根据1974年Uzzell等人的观点,在进化的最初阶段,原核细胞的基因组进行复制并不伴有细胞分裂,然后基因附近的质膜内陷形成双层膜,分别将基因组包围在这些双层膜结构中,从而形成了原始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后来在进化过程中进一步发生了分化,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丢失一些基因;细胞核的基因则有了高度发展;质体发展了光合作用;线粒体则演变为专具有呼吸功能的细胞器,于是逐渐形成了现在的真核细胞。
从目前看,对这两个学说尚有争议,各有其实验证据和支持者,因此,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叶绿体的基因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其拥有自身完整的一套基因组,可进行自主遗传。在被子植物中,叶绿体基因组大多为双链环状 DNA 分子结构,包含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LSC)、小单拷贝区 (small single copy,SSC)、反向重复区 A(inverted repeats A,IRA)、反向重复区 B(IRB)4 个部分,其中两个 IR 区序列相同,方向相反。基因组大小一般为 120 ~ 180kB,共编码 100 ~130 种基因,其中包括 70 ~80 种蛋白编码基因,30 ~32 种 tRNA,4 种 rRNA 。通常情况下,叶绿体基因组的基因数量、基因
顺序及结构组成相对稳定,但由于成长历程和遗传背景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类群间基因组有时会发生插入/缺失、重复、倒位、重排等不同形式的结构变异和基因丢失现象。同时,相比于核基因,叶绿体基因组具有相对稳定、长度较短、易获取、包含信息量大、变异速率适中等特点。这些基因组的结构变异和基因丢失现象对研究植物系统进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基因组自身特点使其成为植物系统发育分析的优势选择。
参考文献
《细胞生物学名词》第二版
《林学名词》第二版
《植物学名词》第二版
《壳斗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及变异分析》黄 剑( 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唐山 063210; 2. 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百色533000)
雍克岚.食品分子生物学基础: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在
光合原核生物细胞内应该很少有膜结构,光反应和暗反映都应该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