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小骨的作用(听小骨的作用是将振动传递到哪里)
听小骨的作用是将振动传递到哪里
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送声波,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耳蜗把振动信号变成大脑能接受的信号,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
听小骨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但是如果只是传导障碍,我们可以通过骨传声的方式,人也能够感知声音。
听小骨能接受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它们分别有收集声波和传送声波的作用;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送来时产生振动并向内耳传递,鼓室内主要有三块听小骨,听小骨主要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导到内耳;内耳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管腔,三部分管腔分布有相应的感受器,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前庭和半规管里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
故选:D
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什么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中耳介于外耳与内耳之间,是传导声音的主要器官。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等四个重要部分,是人体含气腔之一,其容积约2毫升,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其中鼓室是中耳功能的主要部分。
1、鼓室——也就是中耳腔,形状好像一个直立火柴盒,是位于鼓膜和耳蜗底的中间空间。包括鼓膜、听骨链与鼓室肌。鼓膜在中耳的外侧,呈漏斗状,除保护中耳、内耳外,主要起传音和扩音作用;听骨链由锤骨、砧骨、蹬骨依次连接而成,除有传声、扩音功能外,还有保护内耳的作用;鼓室肌由鼓膜张肌和镫骨肌这两块全身最小的肌肉组成,主要起对声音传递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由于二肌的相互作用,即使传入声波强度很大,也可减少其振动,保护内耳不使受到声波损伤
听小骨引起什么振动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与人的位觉有关,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与人的听觉有关,听小骨的振动刺激内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故选:B
听小骨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对吗
听骨链由锤骨、砧骨、镫骨三块听小骨组成,其作用是将鼓膜的振动传入内耳。
1、锤骨:形如锤,分为头,颈,短突、长突和柄。
锤骨柄位于鼓膜黏膜层与纤维层之间;锤骨头位于上鼓室,其后内方的凹面与砧骨体形成锤砧关节。
2、砧骨:分为体、长脚和短脚。
砧骨体位于上鼓室后方,与锤骨头相接形成锤砧关节;砧骨长脚位于锤骨柄之后,末端的突起名豆状突。
3、镫骨:形如马镫,分为头、颈、前脚、后脚和足板。
镫骨头与砧骨长脚豆状突相接形成砧镫关节;镫骨颈后附着镫骨肌腱;镫骨足板呈椭圆形,借环韧带覆盖于前庭窗。
听小骨的主要作用是
人类所听到的声叫声音,是用耳朵听到的。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分为传音和感音两部分,外耳和内耳是声音的传导器官,而内耳则是声音的感受装置,声音传入内耳有两条路径,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空气传导是主要的传导方式,声波经耳廓收集后,由外耳道传至鼓膜,经过中耳的三块听小骨组成的听骨链,声强增加,传至内耳。骨传导就是声波作用于颅骨,颅骨发生震动传至内耳,有两种传到方式传至内耳的震动,也是内耳淋巴液发生相应的震动,致使听觉细胞(耳蜗毛细胞)受到刺激,这种刺激沿神经纤维传入大脑中的听觉中枢,人就会感知到了声音。
听小骨是骨传导的途径
蜗中的淋巴液,位于内外淋巴液之间的基底膜及其上面的柯蒂器随之振动,导致其上的螺旋器的听毛细胞受到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听神经传至耳蜗核、上橄榄核、下丘、内侧膝状体,最后经听辐射到达大脑皮质听区(颞上回),产生听觉。
骨导则是骨传导的简称,是声波传入听觉中枢的另一条途径。当声波借助于固体传声介质,如骨导耳机,直接驱动颅骨并使其振动时,或是空气中强大的声波直接作用于颅骨时,都能通过骨导途径激活内耳及其有关结构进而产生听觉。关于声波传入的骨导途径Tondorf提出三种可能,分别是振动骨导机制,惯性骨导机制和骨鼓膜机制。
振动骨导机制:声波引起颅骨振动,内耳及其内部结构也发生振动,从而引起与气导机制相同的电化学活动,产生听觉。
惯性骨导机制:当颅骨振动时,中耳的听骨链由于惯性作用,也发生运动。因此镫骨底板推拉前庭窗膜,引起了与气导一样的内耳活动。
骨鼓膜机制:振动颅骨的同时,还引起外耳道内空气的相对运动,此时一部分振动经外耳道口散发出去,另一部分则经鼓膜、听小骨传入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