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克隆位点的作用(多克隆位点的特点)
多克隆位点的特点
PUC 载体是在PBR322 质粒载体的基础上,插入一个在其5‘端带有一段多克隆位点的lacZ'基因,发展成有双功能检测特性的新型质粒载体系列。它是由美国加州大学学者(University of California)于1987 年首先构建的,所以命名为PUC 系列载体。
常用的为高拷贝质粒(120~ 200个/ 细胞),含有多克隆位点,以满足多种内切酶切割的DNA段的克隆、PUC 质粒载体的结构类型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
(1)pBR322质粒的复制起点(ori);
(2)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但该核苷酸序列经过改造,没有原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单识别位点;
(3)大肠杆菌β-半乳糖酶基因(lacZ)的启动子及其编码a-肽链的DNA序列(即lacZ'基因);
(4)位于IacZ'基因中的靠近5'端引人了一段多克隆位点(MCS)区段,但它不会引起编码肽链功能的改变。
什么是多克隆位点
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为适应实验室操作而进行人工构建的质粒。与天然质粒相比,质粒载体通常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和一个人工合成的含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多克隆位点序列,并去掉了大部分非必需序列,使分子量尽可能减少,以便于基因工程操作。
什么是质粒的多克隆位点
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为满足实验需求而进行人为构建的。
与天然质粒相比,质粒载体通常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和一个人工合成含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多克隆位点序列,并去掉了大部分非必需序列,使相对分子质量尽可能减少,以便于基因工程操作。
多克隆位点和酶切位点
pUC57 Simple通用克隆载体采用了TOPO酶连接技术,载体预先偶联上TOPO酶,当加入PCR扩增产物后,5 min就可以完成连接反应,连接阳性率高。pUC57 Simple通用克隆载体消除了大部分的常用酶切位点,便于后续亚克隆。该产品适用于Taq酶扩增的含“A”尾巴和高保真酶扩增的PCR产物的连接,载体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标记。优势
快速连接,最快仅需5min;
操作简单,仅需加入载体和片段即可;
无需蓝白斑筛选,阳性率高;
不包含任何酶切位点,便于后续亚克隆。
平末端和A尾产物通用。
多克隆位点和单克隆位点
单抗是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也就是说一个单抗最多只能结合2个抗体,当然不容易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了。
多抗有多个抗原结合位点,可以与多种抗原结合,比较容易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放应
多克隆位点是什么
PUC 载体是在PBR322 质粒载体的基础上,插入一个在其5‘端带有一段多克隆位点的lacZ'基因,发展成有双功能检测特性的新型质粒载体系列。
类型有克隆载体、穿梭载体和表达载体,其中克隆载体常用的有pBR322和pUC18 、pUC19,穿梭载体和表达载体就要根据具体实验而定了。
多克隆位点的特点不包括
MCS在生物学的意义是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 ,MCS)。
中文名:多克隆位点
外文名:MCS
MCS在生物学的意义是多克隆位点(multiple cloning site ,MCS),是包含多个(最多20个)限制性酶切位点(restriction site)的一段很短的DNA序列,也称为多位点接头(polylinker),是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MCS是基因工程中常用到的载体质粒的标准配置序列。MCS中,每个限制性酶切位点通常是唯一的,即它们在一个特定的载体质粒中只出现一次。常见的基因工程载体都具有多克隆位点,有些载体如λEMBL4、Charon40等甚至有两个多克隆位点。
关于多克隆位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1、在克隆载体合适的位置必须含有允许外源基因插入的克隆位点,并且这样的克隆位点应尽可能的多。但是对于某种克隆位点来说,在克隆载体上一般只有一个。为了便于多种类型的DNA片段的克隆,克隆载体中往往组装一个含多克隆位点的连杆。
2、克隆载体一般能在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或停留在细胞质中进行自我复制;或整合到染色体DNA、线粒体DNA或叶绿体DNA中,随着这些DNA的复制而同步复制;或自成染色体而和其他染色体一样自我复制。如果要求克隆载体中的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有效表达,克隆载体必须含有使外源基因得以表达的各种元件,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
3、克隆载体必须含有供选择转化子的标记基因或报道基因。例如,根据转化子抗药性进行筛选的氨苄西林抗性基因、氯霉素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链霉素抗性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等,根据转化子蓝白颜色进行筛选的β-半乳糖苷酶基因,以及表达产物容易观察和检测报道的报道基因gus(β-葡萄醛酸苷酶基因)、gfb(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
多克隆位点是外源DNA
把一个有用的目的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送进受体细胞中去进行繁殖和表达的工具叫载体(Vector)。细菌质粒是重组DNA 技术中常用的载体。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为适应实验室操作而进行人工构建的。与天然质粒相比,质粒载体通常带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选择性标记基因(如抗生素抗性基因)和一个人工合成的含有多个限制性内切酶识别位点的多克隆位点序列,并去掉了大部分非必需序列,使分子量尽可能减少,以便于基因工程操作。大多质粒载体带有一些多用途的辅助序列,这些用途包括通过组织化学方法肉眼鉴定重组克隆、产生用于序列测定的单链DNA、体外转录外源DNA序列、鉴定片段的插入方向、外源基因的大量表达等。一个理想的克隆载体大致应有下列一些特性:(1)分子量小、多拷贝、松弛控制型;(2)具有多种常用的限制性内切酶的单切点;(3)能插入较大的外源DNA片段;(4)具有两个以上的遗传标记物,便于鉴定和筛选。(5)对宿主细胞无害。常用的质粒载体大小一般在1kb至10kb之间,如PBR322、PUC系列、PGEM系列和pBluescript(简称pB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