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测定中硫脲的作用(磺胺嘧啶和维生素C混合的现象)
磺胺嘧啶和维生素C混合的现象
青梅素与磺胺类不能混用。
不可以混合用。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加维生素C
你好,磺胺嘧啶是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酸胺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是N-(6-甲氧基-4-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钠,也就是说在磺胺嘧啶钠的6号位加入了甲氧基团,成为了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用于全身感染;脑炎首选磺胺嘧啶钠(SD)。
磺胺嘧啶和维生素c
你可以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伤口感染。伤口可以用碘伏或者是磺胺嘧啶银霜剂擦洗伤口。你可以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比较多的食物,比如说芹菜西红柿黄瓜之类的。维生素C有促进伤口愈合,美白皮肤,增强人体抵抗力和抗氧化的作用。可以适当的做一下运动
磺胺加维生素C发生什么反应
保证充足的水供应的情况下,半个月左右
1、养猪户若是第一次给猪用药,可用双倍的药量,等症状消除后,恢复正常的用药量,不过,还应坚持服药3~4天再停药。
2、磺胺类药物若是和其他药物混合使用,切记不能与青霉素、碳酸氢钠、氯化钙、维生素C、维生素B1、复方氯化钠溶液等搭配使用。
3、磺胺类药物虽对治疗猪链球菌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但也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
4、若养猪户给猪服用了磺胺类药物,服药的这一段时间,需保证猪喝够水。猪喝水多了,小便的频率也就高了,可防止药物结晶带来的伤害。
5、是药三分毒,磺胺类药物在治猪病的同时也有伤害,所以,为了把药物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使用磺胺类药物一周以上的猪群,需补充B族维生素或者这段时间多喂猪吃些青绿饲料。
6、国家对食品的质量监管还是很严格的,因此,猪要出栏前,应适时的停止用药,否则猪肉质量检测不过关,对养猪户也不利。
磺胺嘧啶钠加维生素c现象
猪水肿病是养猪场养殖过程中的断奶小猪的主要疾病,主要是由产类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断奶后肠毒血症,断奶后8 -14周龄、体重10-20公斤的猪最易发病,目前临床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显著减低,主要是和猪场饲养环境和技术水平有关。发病的季节性不明显,流行比较广泛。
本病的发生不规律, 即使人工感染也不是所有实验动物都发病。致使本病发生的主要诱因是饲料及饲喂方式的改变,此外 环境变化、气候突变、长途运输、断奶前后突然换料、硒和维生素的缺乏等都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大量饲喂高蛋白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可加剧本病的发生。
一、临床症状
最急性病例往往看不见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发病初期体温39-40摄氏度,眼睑肿胀,皮肤发红,眼结膜高度充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病情发展后完全停食,独自伏卧一角,呈睡状;背稍拱, 有的全身振颤,鼻镜干燥。病猪走路摇摆,肌肉紧张。脉搏每分钟60次以上, 呼吸每分钟20-30次。发病后期,病猪头部、颊部、眼睑等处皮肤肿胀,呼吸困难,嘴触地,前肢跪地,后肢站立,或不能站立,四肢伸直,体表各部感觉钝弱;扬头张嘴吸气,低头呼气,口流粘液;有的横卧,四肢划动,即处于濒死期。
二、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水肿,以肠壁和肠系膜税账最常见。
病猪的眼睑和眼结膜水肿、湿润,呈紫红色 血管明显;头盖部皮下、鄂部、股前和鼠蹊皮下高度水肿,积留清亮无色胶胨样液体;体表淋巴结切面多汁水肿、充血,淋巴结周围也集留水肿液;胸腹腔和心包有少量积液,其中混有纤维素丝;胃大弯部水肿,并常扩展到食道和胃底;水肿部分切面流出黄色渗出液,或呈胶胨样,流于粘膜下到肌层之间;结肠和盲肠浆膜与粘膜下高度水肿,厚度显著增加,粘膜皱壁消失;小肠粘膜下轻度水肿,并有散在的小出血点,常附着有红色粘液;结肠间膜有多量透明水肿液;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肾周围水肿,肾、肝充血水肿,肺充血水肿;有时心外膜、心肌有严重出血,出血也常见于淋巴结、鼻喉、气管等部位。
三、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可作初步诊断,从猪尸肠系膜淋巴结分离到溶血性大肠杆菌,即可确诊。
四、防治措施
1.预防: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关键在于预防
对刚断奶的仔猪,不要突然改变饲料的饲喂方式, 必须改变饲料时,应逐渐改变使幼猪慢慢适应。否则,极易引起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和应激反应,导致发病。
避免日粮过于单纯和蛋白质含量过高,断奶仔猪日粮中, 应有适当比例的青饲料、 矿物质、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猪舍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用强力消毒灵或强力消毒杀菌王消毒圈舍。
幼猪应适当运动,以增强抗病力,促进健康生长。
2.治疗:
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可用以下药物和方法进行治疗。
对重病病猪,每头用20%磺胺嘧啶钠注射液209毫升、 维生素C 1克、50%葡萄糖注射液50毫升、地塞米松15 毫克, 一次静脉注射,1 天2次, 连续3-5天。
硫酸新霉素粉针, 注射用水稀释, 肌肉注射量4-8毫克每千克体重,分两次注射,连用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