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美容美体 >

羧酸盐作用(羧酸与盐酸)

更新:2022-10-22 19:48编辑:bebe归类:美容美体人气:65

羧酸与盐酸

相当于钠和氢离子的反应,现象比与水反应剧烈,可用浮游熔响概括现象:浮于液面,四处游动,发出响声,熔成小球。

2、钠与稀盐酸反应:钠急剧旋转,溶液冒出大量气泡.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HCl=2NaCl+H2↑。

3、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Na+)+H2↑。钠放进与NaOH溶液:钠在溶液中旋转,溶液冒出大量气泡,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Na+)+H2↑。

羧酸与盐酸化

首先得知一元羧酸和一元醇酯化反应得出A的结构简式,假设为:R1-CO-O-R2.

再根据燃烧反应,生成的物质中C和H元素全部来自A.由此可计算出7.4g A中含H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H=2X(5.4/18)=0.6mol.含C元素的物质的量为nC=6.72/24.4=0.3mol.

到此无法再推A的化学式,继续往下看题目.

根据中和反应,首先计算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nHCl=0.5X0.06=0.03mol.

在酯化反应中,NaOH只是作为催化剂,并不参与反应,只是和水解反应后的一元羧酸发生中和反应:R1COOH+NaOH=R1COONa+H2O.总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0.8X0.1=0.08mol.消耗掉的NaOH的量为0.08-0.03=0.05mol.

所以得到的羧酸的量为0.05mol,所以3.7gA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所以A的分子量为:M(A)=3.7/0.05=74

所以7.4gA的物质的量为7.4/74=0.1mol.再结合算出的C,H物质的量,可以得出分子式中C数为0.3/0.1=3,H数为0.6/0.1=6.,A的脂类含O数必然为2.

所以A的分子式为:C3H6O2

再结合假设的结构简式,分子结构只能为:CH3-CO-O-CH3

羧酸与盐酸酸性强弱

CH3COOH+CH3OH=CH3COOCH3+H2O

HCOOH+CH3CH2OH=HCOOCH2CH3+H2

O以Ac-表示羧酸根。Ac- +H+→HAc酸只要酸性比羧酸强就行,比如盐酸 硫酸。这是强制弱

羧酸和酯反应是可逆反应,相当于原来酯的羧酸部分被新的羧酸取代,生成新酯和原来的羧酸

羧酸与盐酸盐

在锌汞齐和浓盐酸的作用下,醛,酮的羰基可直接还原为亚甲基。但不可以还原羧酸的碳氧双键。

羧酸的碳氧双键因为羧基的共振作用,比醛酮的羰基稳定的多,不会被锌汞齐和浓盐酸还原。反应原理大概是锌和盐酸产生的活泼氢去进攻羰基碳 而羧基有一个氧原子的给电子的p-π共轭 电正性低 所以反应活性低 同理 酯也有一个氧原子的给电子的p-π共轭所以也不能反应。

羧酸与盐酸反应

酰氯水解生成羧酸和盐酸,以乙酰氯为例,化学方程式为:

CH3COCl+H2O=CH3COOH+HC l

羧酸与盐酸化条件

生成醇和羧酸。

如果是脂肪水解,得到甘油(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

物质与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由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组成的盐类的水解有两种情况:

① 弱酸根与水中的H+ 结合成弱酸,溶液呈碱性,如乙酸钠的水溶液:

CH3COO- + H2O ←═→ CH3COOH + OH-

② 弱碱离子与水中的OH- 结合,溶液呈酸性,如氯化铵水溶液:

NH4+ + H2O ←═→ NH3·H2O + H+

生成弱酸(或碱)的酸(或碱)性愈弱,则弱酸根(或弱碱离子)的水解倾向愈强。

羧酸与盐酸反应强弱

苯甲醇和盐酸反应生成氯苄。

苯甲醇是无色液体,有芳香味。熔点(℃):-15.3,相对密度(水=1):1.04(25℃),沸点(℃):205.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3.72,相对密度(水=1):1.0419,分子式:C7H8O分子量:108.13,溶解性:微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芳烃。苯甲醇经氧化或脱氢反应生成苯甲醛。加氢可生成甲苯、联苄或甲基环己烷、环己基甲醇。与羧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酯。苯甲醇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苄。

羧酸与盐酸酸性

化学酸性的还原剂有亚硫酸、氢氰酸、有机酸、氧族和卤族元素。

1、亚硫酸。无色透明液体,具有二氧化硫的窒息气味,易分解,溶于水。主要用作分析试剂、还原剂及防腐剂。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2、氢氰酸。可以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有剧毒。氰化氢标准状态下为液体,易在空气中均匀弥散,在空气中可燃烧;

3、有机酸。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最常见的有机酸是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磺酸、亚磺酸、硫羧酸等也属于有机酸。有机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

下一篇:碳酸镁铝片的副作用(碳酸镁铝片的副作用和危害) 上一篇:天麻醒脑胶囊作用(天麻醒脑胶囊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