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两性养生 >

水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水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更新:2022-10-22 06:27编辑:bebe归类:两性养生人气:86

水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

河流,是地球表面较大天然水流的统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凹槽,在降水与地下水的供水情况下,就会形成大小不同的河流。

我们常常赞美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诗人都用自己的笔对河流给予了极高的赞美。

河流在我国的称呼很多,较大的河流常称江、河、水,如长江、黄河、汉水等;小一点的叫溪、涧、沟等,如台湾省的浊水溪、福建省的沙溪等;西南地区的河流也有称为川的,如四川省的大金川、小金川;此外,藏布、郭勒等一些名称,是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对河流的称谓。河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世界古代文明,还是当今地区经济的发展多与河流有密切关系。

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往往依大河大川而兴起。距今四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埃及的尼罗河、巴比伦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印度的恒河、印度河,都是人类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河流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因为河流的分布广,水量大,循环周期最短,而且绝大多数暴露在地表,取用十分方便。可以想像,河流是人类依赖的最主要的淡水水源。另外,河流在航运、灌溉、水产养殖和旅游等各个方面,也都对人类有重大作用。

虽然洪水泛滥也给人类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和它给人类带来的利益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河流拥有重要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

河流的水力蕴藏量取决于径流量和落差两者的大小。

中国不仅有丰富的河川径流,而且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和高原,许多大河从这里发源后奔腾入海,落差又特别大。

因此,中国水力蕴藏量特别丰富,约为6.8亿千瓦,居世界首位,相当于美国的5倍多,占全世界水力蕴藏总量的1/10左右。

河流是天然的航线,它的运量大、运行成本低,所需投资较少。

一般来说,水运成本是铁路运输的1/2,是公路的1/3左右。

因此,内河运输不仅是古代运输的主要手段,而且在交通工具现代化的今天,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河道纵横,水量丰富,具有发展内河航运的优良条件。

河流广阔的水域是天然的鱼仓。中国各地的河流中盛产各种名贵的淡水鱼,如黑龙江的大马哈鱼,黄河的鲤鱼,长江的鲥鱼、桂鱼、凤尾鱼等都驰名中外。

从河流中捕捞的大量淡水鱼,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创造了条件,还可以大量出口换取外汇,支援现代化建设。现在,人们利用河流水体进行多种经营,除放养鱼、蟹、蚌珍珠外,还可种植水生植物,为农副业生产及工业生产提供饲料和原料。

河流孕育了人类的文明,它是大地的动脉,在火车出现以前,船是人们主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

河流是大地的乳汁,它灌溉农田,滋润牧草,使人类得以生息繁衍。然而今天,河流污染、江河断流却成为眼睁睁的事实。

试想,如果河流内没有鱼了,人们由于饮用受到污染的河水而得病,这样的世界还正常吗?

水对于生态环境的作用

水是动植物体内和人的身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存在。另外,人类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水。

工农业生产中也不能离开水,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原料。

在农业生产中消耗的淡水量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也要用大量的水进行生产。

另外,水在内河与海洋运输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淡水量不到水总量的1%。据21世纪城市水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透露,联合国已经把我国列为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人均用水量的30%左右。人类现在用水量越来越大,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保护水资源。

水环境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什么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环境也发生了巨变。生活环境可以采用门前三包,聘请环卫工。垃圾分类收集。自然环境有规划的开发,禁止滥发,使用有机肥和有机农药

水具有哪些生态作用

  水文循环(hydrologic cycle) :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大气降水通过蒸发、蒸腾又进入大气的往返过程.全球水循环是由太阳能驱动的,水是地球上一切物质循环和生命活动的介质,没有水循环,生态系统就无法启动,生命就会死亡. 水循环是多环节的自然过程,全球性的水循环涉及蒸发、大气水分输送、地表水和地下水循环以及多种形式的水量贮蓄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主要环节,这三者构成的水循环途径决定着全球的水量平衡,也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总量.

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加快湿地资源保护区建设。并通过湿地旅游和湿地公园建设,生态观光等各种形式,对湿地资源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推动湿地资源保护,管理和利用持续发展。

2.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的整体性。通过湿地资源走廊和湿地生态建设,保证湿地有着充足的水资源,使湿地生态不断改善,确保生态资源的稳定性与多样性,针对湿地资源保护与利用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整体性与系统性。

3.提倡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针对湿地资源加强科学调查,展开系统研究,并以此为前提,合理利用与开发湿地资源,将湿地资源区域的,人们生产、生活等各种内外因素充分激活,增加人们的收入。

4.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制度体系。为了确保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的稳步推进,提升工作效率,必须要加强完善的制度体系建设,并在工作实际中充分贯彻落实。

5.建立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系统规划。预防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规划中不系统、不科学的问题对具体工作的影响,提升系统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执行性,建立起稳步推进湿地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的新方式与新策略。

水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有哪些表现

湿地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远远超出我们的固有观念和想象。

我们都知道地球有三大生态系统:森林、海洋、湿地。

我们对森林和海洋并不陌生,而且日常的环保等领悟讲的也比较多,但是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就比较陌生。其实湿地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一点都不比森林和海洋弱。

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称呼。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其中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 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按照广义定义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有6%但是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

  概括来说,湿地对于人类甚至是生态环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八个方面:

一、天然蓄水库

湿地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多水。一部分水积存在湿地地表,还有大量的水储存在植物体内、土壤的泥炭层和草根层中,因此人们把湿地称之为“天然蓄水池”或“生物蓄水库” 。

沼泽湿地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土壤中草根层和泥炭层孔隙度达 72% ~ 93%,饱和持水量达 500 ~ 10 000g/kg,甚至更高,每公顷沼泽湿地可蓄存 2000 ~ 15 000立方米水量。湖泊湿地更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水库。我国湖泊总贮水量约 7077 亿 立方米,其中淡水贮水量占 31.8%。素有水乡泽园的长江中下游湖群占有重要地位, 约 750 亿 立方米水量 。

二、调蓄洪水

湖泊、沼泽湿地能够暂时蓄纳洪水,尔后缓慢泄出,从而减轻洪水威胁。长江每年的汛期都将过量的水流入洞庭湖和鄱阳湖。据资料显示: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洞庭湖调蓄水量为 269.13 亿 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 32%。鄱阳湖不仅调蓄鄱阳湖水系五河的来水,而且对长江干流洪水也具有一定的调蓄作用。1998 年鄱阳湖对五河来水的调蓄水量为 357.36 亿 立方米,占入湖总水量的47.4%。

沼泽对河川径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流少,减少一次降水对河川径流补给量,使汇流时间延长;二是降低洪峰,使当年来水不能在当年完全流出。洪水被储存于湿地土壤中或以地表水形式滞留在沼泽湿地中,减缓了洪水流速和下游洪水压力。

三、补充地下水

湿地作为一种长期存在、有着丰富水资源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与区域地下水含水层有直接水文联系,当湿地水位低于周围陆地潜水面时,就会产生地下水入流,如果湿地的水位高于周围潜水面,地下水就会流出湿地。沼泽湿地补给地下的方式有直接补给和间接补给。直接补给是水分通过沼泽土壤直接渗透进入含水层;间接补给是指水分首先水平运动通过土壤进入位于可渗透性的土壤或河流,然后通过河流基底补给地下水,从而调理湿地周围地下水,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四、保护海岸及控制侵蚀

河口、海岸湿地植被由于植物根系和堆积的植物残体对海岸具有强大固着作用,可以削弱海浪和水流的冲力和沉降沉积物,因此海岸湿地如同海滨长城一样保护海岸、控制侵蚀。

湿地植被通常具有发达根系,根系生物量是地上部分生物量的 30 倍,并通过分泌有机物质将土壤颗粒连结起来,起着稳固作用。例如具有 “海上森林” 之美誉的红树林, 具有消浪、缓流和促淤作用。海滨红树林沼泽,在台风盛行的东南沿海地区,有着明显的防风护堤作用。有资料记载:1959 年 8 月 23 日厦门地区遭受 12 级特大台风袭击,但是惟有龙海县寮东村 8 m 高的红树林保护下的堤岸安然无损,而厦门附近的青礁村,由于红树林遭受破坏,一年就冲崩堤岸7 m。

五、天然空调器和加湿器

由于水的热容量小于地面,吸热和放热都较慢,所以湿地上气温变化较为缓和,而干燥的地面上气温变化则较为剧烈。湿地通过水平方向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使其周围的局地气候具有温和湿润的特点。

炎热的夏季,湖沼湿地对周围气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其距湿地愈近,影响愈大。干旱地区的湿地,给周围地区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良好影响, 以新疆博斯腾湖及湖滨沼泽湿地为例。距离湖沼越近, 降温作用越强,对极端最高气温也有调节作用。从沼泽湿地与裸地不同高度气温日变化看,在各层高度上都是沼泽湿地气温低于裸地。因此说湿地具有冷湿效应。现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与裸露耕地气温垂直分布为例,两者在 0.2 m,0.5 m,1.50 m,2.0 m,其气温差均是湿地气温低于裸地0.4 ~ 2.6℃。

湿地通过与周围的水汽交换,增加周围地区的空气湿度。特别是 5 ~ 9 月影响十分明显,冬季影响较弱。以新疆博斯腾湖和湖滨沼泽为例,湿地对周围湿度的影响与湿地距离有关,距湿地愈近影响愈大。

六、碳汇和碳源

湿地是一种比较活跃的生态系统类型,它与陆地、大气圈、水圈作用的绝大部分生物地球化学通量有关。湿地中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导致湿地中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 CO2,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以 CO2 和 CH4 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湿地碳循环过程受气候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湿地是全球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储存在泥炭中的碳总量为占地球陆地碳总储量 15% 。湿地碳储量取决于湿地类型、面积、植被、土壤厚度、地下水位、营养物质、pH 值等因素。

碳汇,湿地特别是泥炭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因此说湿地是碳“汇” 。我国泥炭地面积 10 440.68平方千米,其中泥炭沼泽面积占70.72%,为7383.65平方千米;储存着 15.03亿吨有机碳。泥炭沼泽湿地所积累的碳对抑制大气中CO2 上升和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据穆尔等估算,全球沼泽湿地以每年 1 mm 堆积速率计算,一年中将有 3.7 亿吨碳在沼泽地中积累。

碳源。湿地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释放源。湿地中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全球天然湿地每年释放的 CH4 约为 10 亿~ 20 亿吨,全球水稻田每年甲烷的释放量约为 2 亿~15 亿吨,分别占全球甲烷总释放量的 22% 和11%。

如果泥炭被开采并作为燃料燃烧,将迅速地把泥炭中积累的大量碳氧化,使几千或上万年来由大气中 CO2 形成的有机物质重新以 CO2形式返回到大气中,这时泥炭沼泽湿地就变成了碳“源” 。据实测,三江平原泥炭沼泽湿地开垦后,有机质含量平均下降 39.5%,有机碳量总共减少 471 万吨,现有的泥炭库中有机碳比 20 世纪 80 年代减少了 35% 左右

七、天然污水处理厂

通过降水、河流泛滥、潮汐、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湿地的各种物质有营养物、污染物及各种泥沙等,因此湿地是营养物质的“汇” ;营养物质的输出使得湿地又成为营养物质的“源”和“转换器” 。

湿地特别是沼泽湿地、河流泛滥平原湿地和湖滨湿地,不仅有助于减缓水流速度,而且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和排出。随着水流进入湿地的物质常常附着在沉积物颗粒上,所以湿地具有滞留沉积物的作用。

洪水带来的沉积物也增加了河滨和湖滨地带土壤的营养物质。沉积在湿地的营养物质是湿地植物和动物生长繁衍的营养物质来源,决定了沼泽土壤的性质,制约着湿地水质的好坏。

降解污染物。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和转化污染物的能力,以至于世界许多地方都通过建立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湿地中有许多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它们的组织中富集重金属的浓度比周围水中浓度高出 10 万倍以上。许多植物还含有能与重金属链结的物质,从而参与金属解毒过程。特别是水湖莲、香蒲、芦苇对含高浓度重金属如镉、银、铜、锌、钒等的污水处理效果十分明显。

吸纳多余的营养。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农田施肥流失的营养物质,经过湿地的滤过作用,一部分营养物质被阻止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经化学、生物和物理作用,营养物被滞留和分解,被湿地植物吸收。

八、生命的摇篮

由于湿地处于水陆系统的过渡地带,因此湿地的动植物性质、结构兼有两种系统的部分特征,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特点。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和丰富的遗传物质。

许多鸟类都喜欢湿地环境,特别是水禽将湿地作为其主要活动场所,其中有的是珍贵或有经济价值的鸟类。我国有 1/2 的珍稀鸟类以湿地为支撑;亚洲的 57 种濒危鸟类中,在我国湿地生活的有 31 种;全球 15 种鹤类,在我国湿地已发现 9 种。

我国三江平原湿地是西北太平洋许多珍贵鱼类重要产卵和繁殖场所,如鳇鱼、大马哈鱼、鲟鱼等;洞庭湖及湖滨沼泽湿地,水系发达、河口密布、沼泽和水生植物繁茂,饵类生物极为丰富,是鱼类的栖息地并为索饵提供优良条件。

湿地也可称为“生物超市” ,它具有高度的生物多样性。我国湿地类型多样、面积大、生境独特,决定了其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特点。据初步统计,全国湿地中有高等植物 2276 种,野生动物 ( 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2000多种,湿地中的鸟类约占全国已知鸟类总数的 1/3,湿地鱼类 1040 种,占全国已知鱼类的 1/3。沼泽中还有许多珍稀、濒危的动物和植物。

人类生存的家园,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逐水而居,依赖湿地从事生产生活活动,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即使是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人类仍然离不开湿地。湿地为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工业原料、药材、燃料等多种产品,还能够提供旅游、航运等服务。湿地湿地还为无数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灵感和艺术素材,湿地也是许多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圣地。

下一篇:山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山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大全) 上一篇:香茅油的作用(香茅油的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