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积壳的功效与作用(炒积壳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
炒积壳的功效与作用与主治
枳实味苦、酸、辣,性微寒,为肺、胃、大肠之物。炒枳壳具有理气、化痰、祛积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胸隔充盈、肋肿胀、痰瘀、咳嗽、食物消化不良、腹胀充盈、严重腹泻、肠风痔疮等疾病。也可用于治疗全身皮肤瘙痒、风疹等疾病。另外,炒枳壳具有一定的镇咳、镇静作用。可用于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治疗。另外,炒枳壳具有清肝化瘀、促进胆汁分泌、治疗胆囊炎和慢性肝炎的作用。
麸炒枳壳的作用和功效
胃复春,是一种中成药,由红参、香茶菜,麸炒枳壳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脾胃虚弱,伴有血瘀型的慢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者慢性胃炎伴有不典型增生,或者胃癌术后辅助治疗。目前有研究发现,胃复春片,可以有逆转肠化的作用
炒枳壳的副作用
【种植技术】
1、种子繁殖:
(1)采种整地:在冬至前后采种,留蓄种时应选择无病虫害的壮年树所结果实作种。将采收的果实,剥去皮瓤,把种子表皮水分阴干或晒干,用沙拌和窖藏。苗地选择土壤疏松的沙质壤土,先年进行秋耕,整地作畦,并施基肥,在雨水、春分期间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每畦播1行或3行,行距20~27cm,播种时要均匀撒播,播后覆土,并轻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结合。
(2)育苗:播种后,可覆盖一些茅草或稻草,并须经常洒水,保持苗床适量水分,以利幼苗生长。发现畦面有硬壳时即进行中耕除草,并施用硫酸铵等肥料;苗长叶后将密的拔稀,缺苗补植,当年秋天可进行间苗移植,保持23~27cm株距。每667㎡植4000~5000株。
(3)栽种:幼苗长至3年后,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沃土的田园周围栽种(一般多栽于橘园的四周),按株距5~6m挖穴,挖穴时表土中心分开放,并施以肥泥或其他迟效肥作基肥。栽时根部要伸展开,使根部接地面土壤处,一般低于地表面1.5cm左右,旱地应稍深栽,使根部接触湿土为度,再把较肥表土撒在穴内,待覆上1/2时轻轻提一提苗木,使根系舒展与土壤结合,填人心土捶紧,然后浇水。
2、压条繁殖:立夏后选择壮年无病虫害2~3年的枝条,先在树枝基部用刀横切深树干的1/2,再用力纵向拉开10~13cm,然后将切断的一部分用竹筒或瓦罐装着,里面筑满菜园泥土,竹筒或瓦罐下面须打一眼滤水。压条后2~3个月检查生根后,即可下树假植(但也有不假植的),到秋末冬初就可以按前法(种子繁殖)定植。
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是:种子繁殖需10年才能结果,但寿命长,可生活100~120年,同时根深抗寒、防风力强。压根繁殖只5年左右即可结果,但寿命较短,可活70~80年,根系浅、抗寒、防风力较弱。由于压根法的收益快,故过去多采用此法繁殖。
【栽培管理】
1、培土追肥:每年9~11月按树的大小,大树培土1000kg,小树培土500kg,第2年2月间扒开培土,初春和秋初各施肥1次,春初用较稀薄的水粪,秋季宜于堆肥、湖草或其他迟效肥料。
2、修剪整枝:修剪披枝每年2次,未开花前1次,采果后1次,修去枝权桠、它桠、不接收阳光的桠枝和荪子,总之以修得空疏为原则。
3、病虫害防治:
(1)病害:
①柑橘溃疡病:为酸橙、甜橙的主要病害之一。叶、枝梢和果实均可受害。该病由一种细菌引起。病菌主要在枝叶病组织内越冬,第2年风雨、昆虫和树枝接连传播。高温(25℃~30℃)是发病的主要条件。南方一般在3月底至10月初开始发生,5~7月盛发。幼龄树比老年树更易感病。此外,潜叶蛾的危害,也易使溃疡病发生。防治方法:在冬季或早春发病前,剪除病枝、病叶并就地烧毁。在春芽萌动前开始,每隔15天喷射1:2:200波尔多液1次,共喷5~6次;冬前施足基肥,春、秋及时追肥,避免夏至前施肥过多;适势中耕排灌,增强树势,并防治潜叶蛾。
②柑橘疮痂病:危害叶、果和新梢等幼嫩组织。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中旬发病严重,嫩叶最易感病。防治方法: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加强培养管理,使树势健壮,增强抗病力。春芽萌发和落花时,各喷洒0.8:1:100波尔多液1次,或喷射50%退菌灵500倍液。
③柑橘真菌病:发病时叶、果实和枝梢上生暗褐色很薄的霉斑,最后形成绒状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病树日渐衰弱、开花少、果形小、品质差、易腐烂。病菌依靠蚧、粉虱和蚜虫等分泌物为营养,在病部越冬,第2年借气流传播落于蚜虫、蚧类等分泌物上,再度引起发病。管理不良、蔽荫、潮湿和生虫多的果园易发生此病。防治方法:积极消除蚧类、粉虱、蚜虫滋生条件,适当整枝,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
(2)虫害:
①柑橘天牛、柑橘褐天牛:以幼虫蛀食枝干成树根,严重的蛀成孔道、造成整枝或全株枯死,甚至造成毁园。防治方法:注意捕杀病虫、消灭虫卵,对蛀入树干后的幼虫采用药杀;先掏尽所有蛀洞中的虫粪,依蛀洞大小用药棉蘸40%乐果乳剂或90%敌百虫液塞入蛀洞内,用泥封死所有洞口闷杀,效果较好。
②蚧壳虫为害:成虫和若虫、幼虫在枝叶上吸食树叶,使枝叶变黄而导致枝枯、落叶、落果,甚至使枝条和全树枯死。防治方法:冬、春季节整枝修剪,剪除虫枝,运出园外烧毁。掌握虫卵孵化期若虫集中在树梢时(约在6月中旬),每隔半月用茶枯松碱合剂,夏季加水10~15倍,春、冬季加水8~10倍喷射,直至消灭为止。也可用90%敌百虫500倍液或40%乐果乳剂500倍喷洒杀灭。
③潜叶蛾:为害夏秋梢。防治方法:冬、春季清园,扫除落叶,摘除被害叶片,杀灭越冬虫蛹;在盛发期,用25%亚胺硫磷800倍或50%磷胺1000倍液喷杀保梢。一般在夏秋新梢不超过2mm时,喷药1次,隔5~7天1次;若继续为害,再每隔7天喷药2或3次。
影响酸橙树的害虫很多,还有其他虫害,应注意防治。
【收获与加工】以农历大暑前3~5天采摘较好,因果实未成熟,肉皮厚、瓤肉小,加工出来的枳壳品质好,出货率高。据产地经验,按时采摘的3.5~4kg加工干货1kg,过迟采摘需5kg以上加工干货1kg,同时皮薄瓤大,品质差。加工时将采摘的果实横切对开,仰晒,使瓤肉晒至水分收缩不沾灰时再复晒皮面。晒时不能沾灰、沾雨(如沾生雨,肉瓤会变黑色起斑点),晒至六七成千,收进来堆放一堆,沤一天一晚,使内含水分蒸发均匀,易于晒至全干。晒的时间约需10个晴天,干度以晒至用手研不扁,碰至声音响亮为适度。如遇雨天,不要切开,否则会霉变,不切开鲜果可保半月之久,但须经常翻动,并在堆放鲜果的地方插上气筒,以免发热沤烂。如切开后遇雨,可摊放通风处或用小火炕干。
炒枳壳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可以治疗气滞、胸闷、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疼痛、噫气、因气虚下陷而引起的脱肛和子宫脱垂、肠风下血,风疹瘙痒以及妊娠腹痛等疾病。
因此,总的来说炒枳壳的功效作用是:理气宽胸,行气消积。
积壳的功效与主治
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枳壳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生物碱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
而川朴是一种中药,生活中用途中用途广泛,出自《神农本草经》。现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两者为不同概念的名词,所指含义不一样,意义也不一样。
麸炒枳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功效与作用
麸炒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7月果皮尚尚绿时采收,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本品呈半球形,外果皮棕竭色,有颗粒状突起,突起的顶端有凹点状油室;切面中果皮黄白色,汁囊干缩呈棕色至棕褐色,内藏种子。质坚硬,不易折断,气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