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素作用于(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吗)
秋水仙素作用于萌发的种子吗
因为秋水仙素使得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变为二倍体,育种必须是2的倍数的多倍体才可以。
因为在单倍体育种时只包括了花药离体培养、植物组织培养这两部分,而这个过程中不能获得种子,所以秋水仙素只能处理幼苗。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能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
秋水仙素能作用于种子吗
植物方面,可以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来完成。比如说用两个二倍体的植物体细胞进行诱导融合,之后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就是四倍体植株。另外低温环境和秋水仙素会抑制真核生物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均分的过程,所以用低温环境培育植物或者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植物的种子或幼苗也可以得到四倍体植物。
但是动物方面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一般的高等动物都是二倍体,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可以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四倍体细胞,应用于检测毒性等方面。但是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无法像植物一样表达,因此是无法获得融合细胞的胚胎的,也就得不到四倍体的动物个体。
秋水仙素种子和幼苗
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4倍体(4N=44),这种4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
然后用4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4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3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子! 一般来说,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存在着与生长素合成有关的酶系。在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氨基转换、脱羧作用和两个氧化步骤,最终变成生长素(吲哚乙酸)。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长素外,同样也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系。当二倍体花粉萌发时,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体植株的子房内并将自身合成生长素的酶体系转移到其中,从而在子房内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长素,促使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无子西瓜是用种子种出来的,但这个种子不是无籽西瓜里的种子,而是自然的二倍体西瓜跟经过诱变产生的四倍体杂交后形成的三倍体西瓜里的种子.由于是三倍体,所以他本身是没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没有籽.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有什么区别
是的。除低温诱导外,生产上还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将来就可能发育成多倍体植株。
秋水仙素处理种子的作用原理
秋水仙素之所以不能直接处理种子只能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是因为秋水仙素只对分裂期的细胞起作用,阻止纺锤体的形成,所以只能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直接处理种子。
单倍体植株幼苗使用秋水仙素可获得纯和植株。处理萌发的种子则能得到多倍体植株。
用秋水仙素处理种子的哪个时期
,秋水仙素处理试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即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由于其抑制了有丝分裂中的进程,故而使得有丝分裂原本剩下的步骤无法正常进行,该细胞不会继续分裂为两个细胞。因此被秋水仙素作用的植株幼苗或种子的生长速度会相对较慢(细胞分裂受制),不过因为秋水仙素只作用了一部分细胞,所以该植株其余未被作用部分能够正常生长。 P.S.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常用方法除秋水仙素处理外还有低温处理,其原理本质上相同。多倍体植株相较于原植株其茎杆更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而且营养物质含量更高。
为什么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变异类型都是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是遗传物质DNA的载体。当染色体的数目发生改变时(缺少,增多)或者染色体的结构发生改变时,遗传信息就随之改变,带来的就是生物体的后代性状的改变,这就是染色体变异。它是可遗传变异的一种。根据产生变异的原因,它可以分为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两大类。
秋水仙素是什么育种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
单倍体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有全套染色体组,也就是有生活必需的全套基因。但因为所含染色体仅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所以在进行减数分裂会发生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性细胞,几乎都不能形成种子(配子),高度不育,所以不能在种子萌发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