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虾附肢的作用(沼虾胸部的附肢有)
沼虾胸部的附肢有
一、中国对虾:
别名:大虾、对虾、肉虾、黄虾(雄)、青虾(雌虾)、明虾。
形态特征:体长大而侧扁。雌体长18~24厘米,雄体长13~17厘米。甲壳薄,光滑透明,雌体青蓝色,雄体呈棕黄色。通常雌虾个体大于雄虾。对虾全身由 20节组成,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
除尾节外,各节均有附肢一对。有5对步足,前3对呈钳状,后2对呈爪状。头胸甲前缘中央突出形成额角。额角上下缘均有锯齿。
二、日本对虾
别名:花虾、竹节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
形态特征:体被蓝褐色横斑花纹,尾尖为鲜艳的蓝色。额角微呈正弯弓形,上缘8~10齿,下缘l~2齿。第一触角鞭甚短,短于头胸甲的1/2。第一对步足无座节刺,雄虾交接器中叶顶端有非常粗大的突起,雌交接器呈长圆柱形。成熟虾雌大于雄。
三、斑节对虾
别名:草虾、花虾、牛形对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大虎虾。
形态特征:体被黑褐色、土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缘7~8齿,下缘2~3齿。额角侧沟相当深,伸至目上刺后方,但额角侧脊较低且钝,额角后脊中央沟明显。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
四、长毛对虾
别名:大虾、白虾、红尾虾、红虾、大明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红尾虾。
形态特征:体淡棕黄色,额角上缘7~8齿,下缘4~6齿。额角基部侧视比中国对虾高,比墨吉对虾低。额角后脊伸至头胸甲后缘附近,无中央沟。
第一触角鞭比头胸甲稍长,雄虾第三颚足未节有毛笔状长毛,其长度为本第二节的1.2~2.7倍。额角脊上有断续的凹点。雌交接器前片顶端的疣突比墨吉对虾小。
五、短沟对虾
别名:黑节虾、花虾、丰虾、花脚虾、竹节虾、熊虾,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缘虎虾。
形态特征:体被暗褐色并具有停褐色和暗黄色相间的横斑花纹。游泳肢为紫红色。额角上缘6~8齿,下缘2~4齿,额角侧沟仅伸至胃上刺基部,额角后脊中央为明显。
有明显的肝脊,无额胃脊。第一触角鞭比其柄短。第三步足超出第二触角鳞片中部,第五步足有小的外肢。
六、口虾蛄
别名:皮皮虾、虾耙子、虾公驼子。
形态特征:口虾蛄亦称东方虾蛄。头部与腹部的前四节愈合,背面头胸甲与胸节明显。腹部七节,分界亦明显,而较头胸两部大而宽,头部前端有大形的具柄的复眼一对,触角两对。
第一对内肢顶端分为三个鞭状肢,第二对的外肢为鳞片状。胸部有五;对附肢,其末端为锐钩状,以捕挟食物。胸部六节,前五节的附属肢具鳃,第六对腹肢发达,与尾节组成尾扇。虾姑雌雄异体,雄者胸部末节生有交接器。
七、刀额新对虾
别名、麻虾、虎虾、花虎虾、泥虾、基围虾、砂虾、红爪虾。
形态特征:体淡棕色,额角上缘6~9齿,下缘无齿。无中央沟,第一触角上鞭约为头胸甲技的1/2,腹部第l~6节背面具纵脊,尾节无侧刺。第一对步足具座节刺,末对步足不具外肢。
近缘新对虾的形态特征与刀额新对虾相似,不同的是其腹部游泳肢鲜红色、雄接器为“Y”形,雌接器为“C”形,中央板呈台状。
八、中国毛虾
别名:毛虾、红毛虾、虾皮、水虾、小白虾、苗虾、小白虾。
形态特征:体形小,侧扁,体长2.5~4厘米。甲壳薄。额角短小,侧面略呈三角形,下缘斜而微曲,上缘具两齿。尾节很短,未端圆形无刺;侧缘的后半部及末缘具羽毛状。
仅有3对步足并呈微小钳状。体无色透明,唯口器部分及触鞭呈红色,第六腹节的腹面微呈红色。
虾的附肢包括哪些
虾不是脊椎动物,有脊椎骨的动物才是脊椎动物,它属于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也称“节足动物”。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身体左右对称,由多数结构与功能各不相同的体节构成,一般可分头、胸、腹三部,但有些种类头、胸两部愈合为头胸部,有些种类胸部与腹部未分化。体表被有坚厚的几丁质外骨胳。附肢分节。除自由生活的外,也有寄生的种类。包括甲壳纲(如虾、蟹)、三叶虫纲(如三叶虫)、肢口纲(如鲎)、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原气管纲(如栉蚕)、多足纲(如马陆、蜈蚣)和昆虫纲(如蝗、蝶、蚊、蝇)等。
沼虾胸部的附肢有( )
不能,沼虾,长臂虾科沼虾属动物。它世界性分布,已知有175种以上,中国已报道35种。其额角发达,侧扁,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无鳃甲刺,有一鳃甲沟,大颚有触须;前两对步足螯状,后三对指节单爪,短于掌节,胸甲发达,腹肢具内附肢,能将左右内肢联在一起,便于游泳。
沼虾的第十对附肢
中国沼虾不是很凶的。中国沼虾额角发达,侧扁,上、下缘均具齿。头胸甲具触角刺、肝刺,无鳃甲刺,有一鳃甲沟。第四胸节腹甲有中央突。
大颚有触须。前两对步足螯状,第二对较大,雄性尤为强大,后三对指节单爪,短于掌节。雄性第一腹肢内肢无内附肢。最大的种如罗氏沼虾,雄性体长可达400毫米,一般种体长50~100毫米。沼虾头胸甲发达,额角上下缘有锯齿,具有肝刺、触角刺而无鳃甲刺。
第2腹节侧甲覆盖于第1、3节侧甲外面,后部腹节较细小。第1触角有3条触鞭。第1、2步足具螯、腕不分节,捕食和御敌;第2步足的螯特别强大,雄性的更长大,甚至可达长2倍,第3~5对爪状,用于爬行。腹肢具内附肢,能将左右内肢联在一起,便于游泳。
沼虾哪些附肢属于单肢型
青虾的抗病能力较强,通常较少发生疾病。但如果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差,投饵管理不善,也会患病。常见的虾病主要有烂鳃病和红体病2种。
(1)烂鳃病
又称黑鳃病。病虾鳃丝发黑,局部霉烂。本病幼体和成体均会感染,死亡率高。患病的幼体活动能力明显减弱。病虾多在底层缓慢游动,趋光性变弱,幼体变态期延长或不 能变态,腹部卷曲,体色变白,不摄食。成虾浮于水面,行动缓慢呆滞。病虾的鳃部呈黑色,但并非鳃产生了黑色素,而是附着了许多黑色和褐色的污物。有些病虾除黑鳃外, 其头胸甲和腹甲侧面均有黑斑。鳃丝坏死,组织脱落,最后呼吸困难,导致死亡。该病主要由弧菌属细菌所引起的,用显微镜检查鳃丝,可发现局部鳃丝组织已脱落或呈空泡变 性状态,组织内充满着运动活泼的弧状杆菌。
发病原因
主要是由于池塘或网箱底部严重污染,水体中有机物多,溶氧较低,氨氮量高,这就为弧菌的滋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致使青虾呼吸和清理鳃部污物的功能减弱。这样,水 体中大量有机腐屑随着虾的呼吸水流粘附在鳃丝上,使鳃丝腐烂而死亡。
防治方法
①养殖前,水体或容器均需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养虾池必须做好清塘工作;网箱在使用前要洗净,阳光曝晒杀菌。②降低养殖密度,投饵要适当,以防止多余过剩的饵料腐 烂变质,污染水体。③清除池底或网箱底部的污物,经常排出下层水,加注新鲜水,以减少病原体繁殖机会。④发病青虾可用1~2毫克/千克的土霉素和1毫克/千克的呋喃西林全 池(箱)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或用2毫克/千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⑤发病的池水经严格消毒后,才能排出。严禁将发病的池水再用于养虾。
(2)红体病
又称红腿病。发病初期青虾尾柄色泽变红,以后红色范围逐渐扩大至整个腹部游泳足,最后影响到头胸部的步足呈红色。严重时,附肢和腹部都呈红色。该病常在放苗、除 野、选捕后1~3天发病,多由操作不善而引起。常呈急性型,死亡率高。主要发生在7~8月的高温季节。病虾活动能力减弱,在池(箱)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反应迟钝 ,食欲下降或停止摄食。
发病原因
属青虾受伤而感染细菌所致。根据发病症状和显微镜检查,可能也是弧菌属的细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该病主要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往往呈急性型,尽管采用药物治疗,但仍有不少患病青虾死亡。预防方法主要是操作要细致、轻快、带水作业,不能使青虾堆压,尽量 保证虾体完整,防止青虾附肢受伤。如发现青虾患红体病,可采用青虾烂鳃病的药物进行治疗。
沼虾附肢类型与功能
带紫色钳子的虾叫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以及养殖周期短等优点。自本世纪60年代开始人工养殖罗氏沼虾以来,发展迅速,现东南亚国家和其他一些地区养殖此虾比较普遍。
形态特征:体肥大,青紫色。 每节腹部有附肢1对,尾部附肢变化为尾扇。头胸部粗大,腹部起向后逐渐变细。头胸部包括头部6节,胸部8节,由一个外壳包围。腹部7节,每节各有一壳包围。
沼虾附肢结构图
罗氏沼虾。
罗氏沼虾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是一种大型淡水虾,原产于东南亚。
它具有生长快、食性广、肉质营养成份好。体肥大,青褐色。每节腹部有附肢1对,尾部附肢变化为尾扇。头胸部粗大,腹部起向后逐渐变细。头胸部包括头部6节,胸部8节,由一个外壳包围。
腹部7节,每节各有一壳包围。附肢每节1对,变化较大,由前向后分别为两对触角,3对颚,3对颚足,5对步足,5对游泳足,1对尾扇。
沼虾捕食时使用哪些附肢
青虾全身共有19对附肢。
这些附肢多为双枝型,前5对是头肢,后续8对为胸肢,末6对系腹肢。
其中,8对胸肢的前3对为颚足,后5对系步足。
即颚足 ,步足 还有泳足 。
日本沼虾的附肢
你好,
1,目前罗氏沼虾养殖生产上虾苗和成虾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由于罗氏沼虾受到甲壳质分解细菌侵袭,引起真菌感染所致,使虾壳形成黑色区域。通常虾壳边缘或顶部域容易受到侵袭,细菌能迅速通过表皮进入体内,引起内部损伤。治疗方法。用0.9ppm孔雀石绿和21ppm福尔马林液混合,浸洗病虾15-30分钟,有较好效果。
,2,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疾病,有的地方又称白体病、白尾病等.主要危害罗氏沼虾苗种,发生于虾苗淡化后至放养到池塘3~5周内.病虾表现为肌肉出现白斑或呈白浊状,可在较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特别是高密度育苗池内,死亡率高达40%~90%.该病最早于1996年前后出现在广东、广西一带,以后迅速传播到江苏、浙江等地。
3,莫格球拟酵母菌病。又称罗氏沼虾亲虾暴发病.是由莫格球拟酵母菌感染引起的。病虾体表无明显症状.仅表现为体色较深、不透明.部分病虾步足变红。肝胰腺肿大、发自或糜烂。病虾肠内可见少量食物,鳃丝明显肿大,鳃血管充血。目前仅在温室越冬的罗氏沼虾亲虾中发现此病。
沼虾的胸部的附肢有
虾是甲壳纲的,以日本沼虾为例:
腹部分6节,触角2对,口肢( 3 )对,(前一对为大颚,后两对是小颚),颚足( 3 )对,步足( 5 )对,泳足( 4 )对
甲壳纲体常分头脑部和腹部。头胸部有13对附肢,即5对头肢和8对胸肢。 5对头肢包括2对触角,一对大颚和2对小颚。8对胸肢中前几对为颚足,其余为步足。腹肢有或无。用鳃呼吸。如各种虾和蟹等。
沼虾与对虾附肢结构区别
青虾体型粗短,身体可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
全身共有20个体节,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体外覆盖主要有几丁质、石灰质等组成的甲壳,又称为外骨骼。青虾头和胸完全愈合,因而把头部和胸部称为头胸部。头胸部的甲壳称为头胸甲,头胸甲的前端向前突出一根尖锐的额角,额角的上、下缘都有齿,额角的长度约为头胸甲 的3/4~4/5,额角的上缘较平直,上边有12~15个齿,下边有2~4个齿,额角也是简易区分品种的依据。头胸甲的两侧各有2个刺,一个位于第二触角基部称触角刺,另一个位于 触角刺的向下方,称为肝刺。鳃长在头胸部两侧由头胸甲形成的鳃胞中,为8枝叶状鳃,能在水中完成呼吸作用。头胸部前方有1对复眼,基部有眼柄,眼能自由转动。头胸部分为13节,各节各有1对附肢。头部附肢分别分化为第一、第二触角(分别称作小触角和大触角)、大颚、第一和第二小颚。触角为嗅觉和触觉器官(图2),其长度 不超过体长,大颚和小颚组成口器,可摄食物(图3)。图2 触角形态 1.小触角背面 2.小触角腹面 3.大触角背面 4.大触角腹面 图3 大、小颚形态 1.大颚外面 2.大颚内面 3.第一小颚外面 4.第一小颚内面 5.第二小颚 胸部附肢前3对分化为3对颚足(图4),后5对分化为5对步足(图5)。颚足也是口器的组成部分,为摄食器官,第一、第二对步足的末端呈钳状,有摄取食物、攻击敌人的 功能,其中第二步足远大于第一步足,尤其是体长5厘米以上的雄虾,其第二步足长度超过体长的50%以上,后3对步足呈单爪型,具有爬行、攀缘之功能。图4 颚足形态 1.第一颚足 2.第二颚足 3.第三颚足 图5 步足形态 1.第一步足 2.第二步足 3.第三步足 4.第四步足 5.第五步足 覆盖在腹部上的甲壳称为腹甲。头胸甲与腹甲之间前后有柔软的几丁质膜相连,虾体能够自由弯曲。腹部分7节,各节各有1对腹部附肢。腹部附肢均为双肢型游泳足(图6) 。前5对呈扁平桨状,为游泳器官。雌虾在产卵时,第一至第四对游泳足生长着卵刚毛,供卵子粘着用。第六对腹部附肢扁而宽,并向后伸展与尾节组成尾扇。尾扇有平衡身体、 决定前进方向的作用。图6 腹部附肢形态 1、2.第一腹肢 3、4.第二腹肢 5、6.第三腹肢 7、8.第四腹肢 9、10.第五腹肢 11.雌虾尾肢 青虾雌雄异体,生殖腺长在胃和心脏之间。雌虾的卵巢呈卵圆形(图7),在心脏的前上方,有一对输卵管开口在第三对步足基部内侧。未成熟的卵巢呈半透明状,充分成熟 的卵巢占头胸部背面的大部分。雄虾的精巢位置同卵巢。精巢两侧各伸出一支长而弯曲的输精管(图8),向外开口于第五对步足基部内侧。图7 青虾第二腹肢 A.雌虾 B.雄虾 1.外肢 2.内肢 3.内附肢 4.雄性附肢 5.基肢 图8 青虾的精巢、精子、卵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