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产后有没有抑郁的状态,莫名痛哭,止不住流泪的那种,是怎么克服的呢?
我也有一段时间,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无端地想哭,每次都会哭很长时间,根本没有办法停下来,我甚至特别想做一些事情伤害自己,比如我曾经用手使劲敲打我自己的头,感觉这样对身体的自我伤害,有助于我对情绪的释放。老公看我情绪不好,提出休息在家陪我。我居然一点都不高兴不起来,我在想我是不是抑郁了,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那黑洞般的日子,每天都在吞噬着我的生命,理智告诉我,我必须改变,并且必须有策略的改变。
面对产后新手妈妈,身边家人朋友第一时间要做好关心工作,家人朋友要有同理心,避免说教和责备。新手妈妈自己有什么想不开的问题或者心结也一定要表达出来,让大家帮你疏导。我月子里老公没事就陪我聊天,提醒我一切都很好,现在心情总是低落只是激素在作怪,并且引导我把自己想不通的问题说出来,帮我分析。每次和老公聊完天确实心情会舒展很多。同时,家人也替我分担照顾孩子的工作,比如给宝宝换尿布,哄宝宝睡觉等事情完全可以安排老公去做,新手妈妈要尽量的多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特别强调的是知识普及不光是给老公说,家里老人更是重点普及对象。老人们大多是不懂什么激素变化,也不知道有种病叫产后抑郁症,他们看到的就是他们认为的。现在回忆自己那时多矫情,可是产后激素变化引起的情绪问题,很多时候真不是自己能控制得了的。产后新手妈妈们不要每时每刻都围着孩子转,要尽可能多和外界做沟通,要学会分散注意力,让情绪有个出口。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已经是公认的理念了。妈妈们每周试着安排一天和爸爸单独出门约会的时间,逛街看电影聊天,被爱滋养的妈妈得产后抑郁症的几率更小。还有,很多新手妈妈们肯定加了不少育儿群,也肯定会时不时和周围朋友分享交流育儿经验,外加互相吐槽。我们切记要远离那些负能量爆棚的妈妈,情绪会传染,不要只会抱怨的妈妈聊天,多和正能量的妈妈们交流,学习她们乐观积极的心态。最后提醒一下作为妈妈的丈夫们,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也要多多体谅自己的妻子,她们真的不容易。
“我就像一具僵尸......
我不能够和孩子建立情感联系......
我想这意味着我是一个糟糕的母亲和一个差劲的人......
我就是个失败者。”
2006年生完第二个孩子后,好莱坞女星格温妮斯·帕特洛在一次颁奖典礼上,描述了自己产后抑郁的真实感受。
很多人会觉得生小孩离自己还很遥远,或者觉得我这么开朗,怎么会因为生小孩而抑郁?
事实上,大约80%的女性在分娩后都会体验到“情绪低落”。不过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产后情绪低落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婴儿出生后会伴随着荷尔蒙的改变,在其他社会心理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妈妈出现悲伤、哭泣和易怒等情绪。
当产后情绪低落继续持续下去,就可能发展为产后抑郁——而且产后抑郁的群体,并非少数。
前两年一份Met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妈妈中19.2%会体验到较轻的产后抑郁,而7.1%会体验到严重的产后抑郁。由于产后抑郁经常伴发其他精神病性障碍,还会对新妈妈、婴儿以及家庭造成严重影响。
无论对丈夫还是妻子,生下小宝宝通常都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情。
那就不要让幸福的事情变得不幸。
到底啥是产后抑郁?
首先澄清几个关于产后抑郁的误解。很多时候就是这些误解,让很多人误以为“产后抑郁”并不需要重视。
1. 患有产后抑郁的妈妈就是爱哭和伤心
事实上患有产后抑郁的妈妈更明显的是持续的情感低落,烦躁不安,睡眠困难,压力大,内疚,体会不到做妈妈的快乐。
2. 产后抑郁会自己康复
事实上中度和严重的产后抑郁并不大可能自我康复,需要专业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3. 产后抑郁的妈妈会伤害自己的孩子
事实是患有产后抑郁的妈妈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更可能的是伤害她自己。但是产后抑郁放任不管的话,是可能伴发其他精神病性疾病。
4. 只有“懒妈妈”,“坏妈妈”会得产后抑郁
事实是产后抑郁是一种心理疾病,并非妈妈选择了如此,而是一个回避不了的疾病。
5. 产后抑郁只会影响妈妈,不会影响孩子
事实是产后抑郁会影响妈妈,更会因为妈妈情绪的恶化,在胎儿期和出生后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造成持续性影响。
6. 产后抑郁只会发作一次,二胎时就不会再得了
事实是在生育第一个孩子时表现出产后抑郁,会极大提高二胎,三胎时患产后抑郁的风险。
7. 产后抑郁了为何还很焦虑不安?
产后焦虑是很常见的,很多时候产后焦虑会和产后抑郁并发,或者单独产生。两者症状和诊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叠。无所谓到底是抑郁还是焦虑,重要是要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可能出了一些问题,要开始重视怎样去调整和寻求帮助。
说完误解,再来仔细看看,产后抑郁有哪些表现?
产后抑郁作为产后情感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以下一些方面:
每天或者将近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体验到悲伤、空虚、无助
兴趣丧失、无心娱乐,体重减轻、胃口不好,无力
睡眠变差
自罪
焦虑不安,易生气
犹豫不定、注意力涣散
有自杀念头
根据上述表现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将产后抑郁分为三种程度:
轻度:这些日子里你并不怎么享受作为一个妈妈的感觉,并且有一些抑郁状况,但是你依然能正常地生活和照顾婴儿。
中度:你总是感觉很低落,并且对于作为妈妈这个事实感觉很糟糕,和婴儿关联也很差。存在一些抑郁症症状,并且和自己正常状况完全不一样。每一天都过得挺辛苦。
重度:你的心境极其抑郁,并且有很多的抑郁症症状。你已经不能够照顾自己,更不能够照顾自己的婴儿。
作为妈妈
该如何应对产后抑郁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正在经历产后抑郁,向我求助,我提供了一些意见和资料。等我再一次问起,惊奇的被告知她已经康复了很多。即使自己很痛苦,为了孩子也必须好起来。
这让我想到魏宁格那一句:母爱是人类生存意志的集中体现。
这让我也反思了很多,在用自己的治疗技术为更多的人带来幸福同时,我也应该尽力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下面就给母亲们提供一些应对产后抑郁的方法和建议:
不要畏惧产后抑郁这个概念,去了解它才能战胜它
认知到这个心理问题,必然会带来一些焦虑,这很正常。但是正确的知识对于将为人母的妈妈来讲,利是远大于弊。这一场关于新生命诞生的战斗是需要很多信息储备的。
学会对自我情绪的觉察,然后正确认识自我的情绪
怀孕以及育子在生理、心理和人际三方面会带来很多的焦虑和担心,不管是意识层面的还是无意识层面的。
首先,一些情绪产生是很正常的,我们都是普通的人类,自然会产生各种情绪,关键是怎样调节它们,不受它们控制。
其次,对于产生的情绪可以抱着好奇的态度去反思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如:内分泌变化,生活不便,担心孩子健康等。
合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
孕期和产后的情绪会是一种复杂的状况,一方面是为人母的喜悦,一方面是一些情绪上的不堪重负,沮丧,失落和焦虑。
而消极的情绪很容易产生一个消极的循环。
打你看到闺蜜们晒旅行和美食,想到自己单调地呆在家里,就难免沮丧。然后这种沮丧伴随着其他因素,你就可能食欲不振,或者对丈夫发脾气,或者失眠,最终又导致更多消极的想法,比如:他都没想着好好给我做饭,或者他一点都不体贴我、理解我,或者怀孕带小孩真的让我疲惫不堪,什么时候是个头......这些消极的念头又会导致心境的持续低落。
当认识到消极情绪产生时,可以用一个方式帮助自己认识这一情绪,用纸笔在自己的孕期日记中去记录下这一情绪事件:
情形:__________
消极念头:_______
心境:________
调整后的想法:_________
对于同一事件的认识在不同心境下,会产生不同的评价。当事后再回头看这些情绪日记时,自己也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对于自身的认识也会加深。
要培养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比如:养花遛狗,冥想,与家人交流,看一些有趣的影视,阅读一些让自己沉静下来的书籍,或者阳光下的散步。
孕期及孩子的问题,多和专业的人员沟通,及早和定期孕期检查
及早和定期的孕期检查会让孕妈妈安心很多。自己内心有什么担忧,也应该主动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保证足够的睡眠
睡眠可以给予妈妈身心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疲惫的生理状况不利于情绪的稳定。睡眠充分的妈妈也较小可能产生低落的情绪。不管是在孕期还是分娩后,都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分娩后可以充分利用婴儿熟睡之际,赶紧补一补觉。
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观念
很多父母,对孩子及自己会有过分完美的期望,以及过分的担忧。这很常见,但这些不合理的期望和观念会带来更多的心理负担和消极的情绪。
首先,要尽量理性地看待自己对孩子的期望。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观念会给予孩子带来积极的关爱和支持。但在孕期、产后出现一些问题时,这种期望反而会加剧心理的压力。
此外,要注意“过分的担忧”。这种担忧常常出现在一些意外发生时,父母会担心孩子受到不良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要多去和专业的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告知自己的担忧,并做必要的检查,而不要瞎想。
虚心地学习如何做一位母亲,学会寻求各种帮助
每一位新妈妈在育儿方面都是新手,不要不现实地认为自己一下子就能成为一位完美的妈妈。你应该准备好去接受很多未知的状况,虚心地去学习各种育儿知识,虚心地去请教各种问题。
就像自己以前学习其他事物一样,这过程需要时间,那就给自己一些时间。就像从事一种新的职业,新入职的前几个月总是很抓狂的。
多和丈夫、亲人沟通你的各种担心和烦恼
沟通和情感分享对于压力事件总是一种比较便捷可行的解决方案,学会多和家人分享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和情感,这样对于自己的情绪稳定很有帮助。
参加新妈妈互助小组
孤独产生焦虑和无助感,而分享和获知他人类似的情况则在很多程度上对于自身情绪稳定和情感支持都是一种帮助。新妈妈互助小组就是这样的一个形式,在其中你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人际间的力量和支持。
发现自己有产后抑郁迹象时,要及时确认
以下一个产后抑郁自我诊断量表(选自《Postpartum Depression For Dummies》by Dr. Shoshana S. Bennett)。阅读以下描述,记下总共有多少项描述符合自己的情况。
我最近总是错过一些约会
我现在不怎么享受以前喜欢的东西
我总是担心我的健康
我总是担心孩子的健康
我不想和孩子在一起
我对性没有兴趣
独处的念头让我惊慌失措
我身体的某处疼痛,但是医生却找不到原因
我感觉不到饿
我总是发脾气
我没有足够奶水
我一直哭
我感到我的人生完了
我和孩子间没有紧密的关联
我总是感到疲倦,即使刚休息了很久
我呆在孩子周围感觉不舒服
我渴望甜食和主食,一直在吃
我不希望任何人抱我的孩子
我的家人会过得更好,如果没有我的话
我晚上无法入睡,即使孩子已经睡着
我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很悲伤
我孩子不喜欢我
我不能集中注意力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我没有人支持和关爱我,我好孤独
如果五条以上描述符合你的情况,请保持足够高的警惕,因为很可能你有产后抑郁这个心理问题了。
当你确定已经有了产后抑郁这个心理问题
首先不要觉得羞耻或者没必要,产后抑郁必须要重视起来。目前产后抑郁最好的治疗办法就是整合几种不同的方法在一起:心理治疗、团体支持、药物治疗和自我调节。尤其当产后抑郁是中度或者重度,妈妈以及家人一定要主动去接受专业的帮助。
产后抑郁专家以及产后应激中心主任Karen Kleiman还建议:应试着去寻找使用短期治疗技术和关注在“此时此地”的治疗师,而不是那些倾向于去深究过去问题的。过去的问题虽然重要,但是对于产后抑郁治疗结果并没有太多帮助。
妻子产后抑郁
那丈夫该怎么办?
对丈夫来说,首先要对产后抑郁有个正确的认识:
产后抑郁是一种疾病
产后抑郁发病率接近20%,平均十个产妇里就会有两个患有产后抑郁
产后抑郁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但是康复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
产后抑郁的到来往往猝不及防,无论之前有无抑郁史,无论家庭是否富足,无论婚姻是否稳固,无论妻子是否能干
导致产后抑郁的风险因素有很多,所以就不要费精力去试图找到原因,要关注在治疗
女性比男性更易得抑郁,前者的概率是后者的二倍。而围产期是女性心理问题的一个高发期
并非是“坏妈妈”或“懒妈妈”才会得患有产后抑郁,这不是谁的错
如果妻子患有产后抑郁,丈夫参与治疗工作是很重要的
丈夫对于妻子的治疗更支持,她的康复也就更顺利
丈夫要向妻子明确表示患有这个心理疾病并非她的错
其次,怎样给妻子表达?
如果你说她是个好妈妈,她认为你只是在安慰;
如果你说她很漂亮,她会认为你在撒谎;
如果你说她不用担心,她可能认为你并不知道她有多痛苦;
如果你说你会早点回家照顾她,她内心会自责;
但是你可以这样说:
告诉她你知道她感觉很糟糕
告诉她她会慢慢变好
告诉她她现在配合治疗做的很棒
告诉她她能够依然做一个好妈妈,虽然感觉很糟糕
告诉她犯错无所谓的,她不能把每件事都做到完美
告诉她你知道她现在很努力
告诉她如果需要帮助,就告诉你
告诉她你爱她
告诉她你们的孩子一切都很好
下面这些话,不要说:
不要说她应该自己一个人克服这一切,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不要说她老这个样子让你很累
不要说她应该把分娩后这一段当成人生最快乐的时期
不要说你更喜欢她以前的状态
不要说她会感觉好一些
不要说你应该减肥,把自己收拾得更好看
不要说所有的新妈妈都是如此
不要说是她想要小孩,所以必须经受这些
产后抑郁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不要让妻子一个人独自承受疾病。对她参与治疗进行支持对她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牢记,产后抑郁的治疗应该是短期的,通常是3-5个月。根据她病情的轻重,她应该在治疗的前几周内就感到心理问题得到缓解。
如果有以下紧急迹象,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你的妻子告诉你她再也不能忍受这个痛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表述,意味着她需要专业人士对她的状况进行一个评估。
牢记,因为疾病,她的想法可能会失去真实性。她的感受可能比表现出来的更糟。
你并不能准备判断她是否有伤害自己或者他人的风险,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
陪伴着她。问她是否感觉安全。帮助她预约一位她觉得可靠的专业人士,给医生打电话。
中国家庭中男性参与度不足以及情感支持的欠缺,但是又由于男性自身身心健康被社会忽视,被自身也忽视,或者难以启齿,最终成为很多婚姻中矛盾的一个重要诱因。
在产后抑郁这一问题上,丈夫的情感支持往往非常重要。
每一位妈妈,都值得更多的关照。
参考文献:
Anderson, G., &Maes, M. (2013).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oneuroimmunological underpinningsand treatment. Neuropsychiatr Dis Treat,9, 277-287. doi: 10.2147/NDT.S25320.
AssociationPsychiatry Association.(2013). Diagnostic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Publishing.
Birkeland,R., Thompson, J. K., & Phares, V. (2005). Adolescent Motherhood andPostpartum Depression. Journal of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 25, 292–300.
Blum,L. D. (2007). Psychodynamic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Psychoanalytic Psychology, 24(1), 45-62. doi:10.1037/0736-9735.24.1.45.
Cooper,P., Murray, L., & Halligan, S. (2010).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MATERNAL DEPRESSION, 1-5.
Comer, R. (2012). Abnormal Psychology(8th) .Worth Publishers.
Cunningham, N. K., Brown, P. M., &Page, A. C. (2016). The structure of negative emotional states in a postpartuminpatient sample. J Affect Disord, 192,11-21. doi: 10.1016/j.jad.2015.12.004.
Dalfen, A. (2009).When Baby Brings the Blues: Solutions forPostpartum Depresssion. Canada: John Wiley & Sons.
Green,S. M., Haber, E., Frey, B. N., & McCabe, R. E. (2015). Cognitive-behavioralgroup treatment for perinatal anxiety: a pilot study. Arch Womens Ment Health, 18(4), 631-638. doi:10.1007/s0-z.
Meager,I., & Milgrom, J. (1996). Group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depression : apilot stud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Journal of Psychiatry, 30, 852-860.
O'Hara,M. W., & McCabe, J. E. (2013). Postpartum Depression: Current Status andFuture Directions.Annual Review ofClinical Psychology, 9(1), 379-407. doi:10.1146/annurev-clinpsy-050212-185612.
Yim,I. S., Tanner Stapleton, L. R., Guardino, C. M., Hahn-Holbrook, J., &Dunkel Schetter, C. (2015). Bi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postpartum depression: systematic review and call for integration. Annu Rev Clin Psychol, 11, 99-137. doi:10.1146/annurev-clinpsy-101414-020426.
Zlotnick,C., Tzilos, G., Miller, I., Seifer, R., & Stout, R. (2016).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to prevent postpartum depression in mothers on publicassistance. Journal of AffectiveDisorders, 189, 263-268. doi: 10.1016/j.jad.2015.09.059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8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4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私信 回复“心理咨询”即刻获取更专业的心理援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