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抑郁症、自杀等现象频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家庭教育真相?
我是一线做心理咨询和培训的,现在主做家庭教育,认为多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与家庭教育有关系。
以真实案例为引(由于职业伦理要求,隐去当事人信息):一名初中生不上学了,每天在家上网打游戏,父母一劝他别玩游戏,或让他去上学,他就发脾气,辱骂家长,还不行的话,就嚷嚷着要自杀,然后父母来我们这里先做的咨询。
首先,我们了解到,孩子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个人共同教育,爷爷奶奶宠爱孩子,有时妈妈教训孩子时,爷爷奶奶会插手,阻拦妈妈,爸爸通常是坐视不管,结果是妈妈在孩子心中失去了教育的权威和资格,长大以后管不了孩子,常被孩子骂,且在家长教育意见不一致时,他通常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选项,成为了家里的注意力中心,间接掌握了家庭决策权力,并且也习惯了在家做主,当老大。
其次,孩子小的时候吃饭追着喂,上学写作业是家长操心,家里的家务都不做……这些逐渐使孩子丧失了责任心和感恩的能力,孩子认为我学习是为了你们这些人高兴,我吃饭是给你们面子,我活着对你们是份恩典。
再次,孩子只要哭闹,家长就满足需要,从不拒绝,上幼儿园和小学折腾,换学校,这样孩子就缺失了规矩意识,知道通过哭闹、折腾等方式可以控制家长的行为,达到目的,长大后就演变为以自杀为筹码,要挟并控制父母和爷爷奶奶,保持他在家的权利中心地位,坐享其成。
综上,若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在教育孙子时,能有统一的意见,保证妈妈和爸爸的教育权威,在6岁前建立规则意识,从小做家务建立责任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逐渐会形成感恩之心……就可以避免这一切。
所以,我认为预防大于治疗,加强家庭教育可以大幅度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需重视——这是来自一名一线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工作者的观察感悟。
谢邀,首先我认为这主要不是家庭教育的问题,而是中国应试教育的悲剧,一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让那些连话都说不清楚,路都走不稳的娃娃开始了他们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痛苦的学习生活,孩子们比大人都累,除了课业,还有各种补习班,减负减负,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班却越减越多,其实有的家长也知道孩子累,不想让孩子去上补习班,兴趣班,但是别人的孩子都上,你不上,难免就落后于人,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苦了孩子也苦了自己更害惨了自己的钱包,唯一高兴的是那些培训机构,导致现在的孩子学的花样种类很多,但是都不够精通,高分低能更是比比皆是,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应该怎么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7点多开始上学,下午5点回家,吃饭洗澡一个小时以内,其他时间用来写作业,一直到晚上九点多甚至十一点,有时候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还给语数英占用了,你让大人这样生活试试要不要抑郁!!!!对了,周末加班,寒暑假加班!!!
只浇水给肥而不通风不透光的树`抑郁′了!只给钱花而缺少感情交流的孩子同样会抑郁不健康!24.6%太可怕了
因抑郁症17岁花季少女带妹妹跳水库自杀,青少年抑郁症该如何应对?
又是一个悲剧,着实让人痛心,不知道孩子的父母现在是什么心情,后悔?内疚?痛不欲生?如果他们有精神疾病这方面的意识,与孩子能有很好的交流,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或许一切都能改变。青少年出现严重的抑郁障碍在近些年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我们不禁想弄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情问题,进而走向自杀的结局。在门诊我们遇到过有严重抑郁障碍的患儿,他们大多都是家长带领就诊,开始交谈时很多孩子不会配合,或者不会和医生谈论自己的情况;往往需要医生从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甚至可能通过多次来诊才能让患儿敞开心扉;而通过不断的了解,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患儿是因为遭遇了一些特殊事件而出现的情绪波动,而刚开始其实很多孩子都是愿意和家长交流的,正是因为大多数家长的疏忽,导致孩子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回应,孩子们才会逐渐封闭自己,而他们的一些不幸遭遇如果继续上演,势必会让孩子进一步受到伤害,而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开始不愿意和家人沟通,最终导致悲剧的出现。
青春期儿童自杀的主要原因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成长;父母争吵是引起孩子心理危机的常见形式,每逢看见父母激烈的争吵,孩子会心神不安,不知所措和不寒而栗;如果这种情况不断发生,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感到不如别人;如果父母矛盾升级,甚至离婚,往往会给孩子造成“仅次于死亡”的严重创伤;儿童常认为父母的分手归咎于自己表现不好,因此自责内疚。
除此之外,亲人死亡也属于重大心理应激,孩子会表现极大的悲伤,这种悲伤在寻常情况下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减轻,但也要进行干预以及缩短这段悲伤反应的时间。那么儿童遭受虐待(来自父母的暴力)会影响孩子后来的个性发展,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孩子在人格的形成会出现偏离,也会导致严重的抑郁障碍出现,并易于罹患一些精神疾病。
作为青少年另一个不可缺少的环境便是学校,而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学校遭遇了危机;那么学校危机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学习压力,另一个是与周围(老师、同学)之间的压力。从小学直到考取大学,尤其是中国,家庭对于教育越来越重视,考上大学可能是每一个孩子的唯一出路,学生一直处于极大的学习压力之下,长此以往不能及时纠正,孩子会逐渐出现情绪问题甚至患病。而在学校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儿童和青少年可因学习成绩不好,考试不及格甚至留级感到无脸见人,从而处于危机状态;在学校孩子受到欺凌、霸凌或者遭到老师的讽刺、辱骂也会导致自尊心受挫,抑郁情绪加重,甚至自杀的出现。
身为精神科医生,我想奉劝一些家长,对待自己的孩子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培养,既能做到关爱与呵护,又不会造成溺爱和纵容;孩子需要的是陪伴,但陪伴的同时应该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尊重他们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理解和尊重是我们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石;如果家长都能和自己的孩子成为知心朋友,我想无论孩子遭遇到了什么难题,都会寻求知心朋友的帮助,这种和谐的亲子关系会给孩子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及时发现,及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