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确诊抑郁症,结果父母坚持认为“抑郁症不是病,就是作”,你怎么看?
可能很多人在看到这个问题时会感到“不可思议”,孩子病了就是病了,为什么还要说孩子是装的呢?但是精神科医生告诉你,这种情况在精神科临床上屡见不鲜。我曾见过一位父亲,对重度抑郁并饱受嘲讽幻听的女儿说“别装了,有那演的时间还不如背一会单词”;也曾见过一位母亲对想要离家寻思的抑郁症孩子说“要走也行,把垃圾带下去”;还在夜班时见到过一位母亲带着满身自残伤痕的孩子来门诊,目的是让医生证明这孩子没病,就是作。。。青少年抑郁如果不及时处理,症状可能伴随孩子的一生。它影响的可能不仅仅是孩子的现在,也可能是他的将来。
如何识别青少年抑郁?––教你识别还是到底是不是“装”得的儿童和青少年尚不具备充分描述自身情绪及感受的语能力,往往通过行为来表达抑郁心情,表现为厌烦孤僻甚至愤怒。青少年抑郁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
(1)情绪症状:感到心情压抑、不愉快。不活跃,对日常娱乐活动和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部分患儿表现为反复的脾气爆发,易烦躁、易激惹,情绪爆发之间的心境呈持续性消极状态。
(2)思维症状: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常表现为发呆或走神。静坐困难,不能完成相关任务/作业。但自卑和自责、自罪并不多见。
(3)意志行为:行为被动、迟缓,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不愿外出,不愿上幼儿园/上学。部分患者表现为不听管教、对抗父母、离家出走,严重的可出现言语暴力和/或冲动行为(例如,以肢体攻击他人或财物)。
(4)躯体症状:可能出现躯体不适症状,(如头昏、头痛、疲乏、气促、胸闷、胸痛等),很多家长带孩子检查得知并无实质性的病变会更加坚定孩子的抑郁是装出来的想法。体重减轻、食欲下降、睡眠增多或入睡困难。也有少数患儿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孩子真的病了,家长该怎么办?第一步当然是带孩子来专业的精神心理医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生。
目前在临床实践中应坚持抗抑郁药与心理治疗并重的原则,
心理治疗适合不同严重程度的儿童、青少年抑郁患者有助于改变认知,完善人格,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最终改善抑郁症状,降低自杀率,减少功能损害。药物治疗:目前氟西汀作为青少年抑郁障碍的首选药物。此外,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和西酞普兰也是国外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一线用药,疗效和安全性方面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支持。目前18岁以下社区人群青少年儿童的抑郁积累发病率可达20%之多,也就是平均五个人中就有一个孩子可能是抑郁症患者。孩子是不是真的病了,应该由医生来判断,而不是家长的主观臆断。所以,当孩子表现出抑郁的症状时,请您及时带孩子来医院才是最明确的选择。
太原师院校园暴力“王芝芝”因长期被欺辱、拍裸露视频患重度抑郁,你或者你的孩子面对校园暴力时会怎么办?
看完后,一种深深的无力感穿过体内。师范院校内失德施暴,让人唏嘘。
长期生活在校园霸凌中是痛苦的,而比这个更痛苦的是,你竟然不知道这就是校园霸凌!你对校园霸凌没有清晰的定义和认知,你分不清在物理空间的包裹下校园霸凌不断困扰着你,你不知道如何摆脱他们,你不懂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才能换来尊重,还谈什么成长和学业?
仅仅在道德层面谴责施暴者,在法律层面追责施暴者,不仅过程漫长,还只是治标。毕竟,施暴者已经和你建立了不同的强弱关系,你很想快刀斩乱麻,却发现乱麻很多,但你找不到刀,手起刀落后,也是空砍几下,不痛不痒!
施暴者之所以变为施暴者,是太多内外因素所致,要治本,要改变他们,只能遗憾的说,太难!几乎不可能!他们自己做不到,家庭做不到,学校也做不到。
请让自己学会如何识别他们,远离他们,制止他们,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扭曲丑陋的人性,寻找身边能够保护你的力量!赶紧收起你的善良和软弱,强硬地去面对、去呵斥吧!一味地退让就是纵容!
霸凌,只是诸多恶行之一,不要做一只沉默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