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有哪些良好状态?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热爱生活,积极乐观,情绪稳定,富有爱 心。怎样判断你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否达标呢,关键是看你有没有具备 “三个良好”:
1、具有良好的个性品格指的是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将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稳定,性格 温和,为人谦让,意志坚定,感情丰富,胸襟坦荡,乐观豁达,不急不 躁,知足常乐。
2.具有良好的处世能力指的是可以客观现实地观察问题,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 的社会环境,面对矛盾和压力,能够有效地化解和应对。
3.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指有爱心,有同情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善于交往,能与 他人和睦相处。
心理健康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很多不同角度去界定。
今天通俗得讲:
1.喜怒哀乐能在不同的生活事件中恰当的表达和释放。
2.能灵活应对生活中的变化,能灵活变换自己的不同角色面对不同人事。
即所谓,不固着在一种情绪中,不固着在一种角色扮演中,自己内心有安心和愉悦。
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书本上学的东西,很多时候都没有把它写到现实当中的问题上,因为书本上写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滞后于社会的心理发展,目前来看,零零后他的心理状态和九零后还有这个七零后八零后,等等他们心理状态都不同。一般情况下,老的一辈会对新的已被定性为心理不健康,把年轻一辈对老的一辈的心理评价是不健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呢?
很简单,是对心理学的理解的问题心理的健康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才是健康的,我们要有一个认真的思考,其实很多心理专家它本身的心里或多或少都是有心理问题的水心理专家首先自己就要心理问题,因为他们对心理的活动观察的太透彻了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谋,因为心理专家对他人的心理活动,分析过多太了解心理的变化了,所以他们会对人分析过于透彻,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要解决这个心理健康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里外达到的压力平衡。外界的心理活动和内部的心理活动达到了良好的平衡,就是健康的,当我们看到社会问题,我影响到我们自身的不舒服的时候,这就是外界的压力和内在的压力达到压力差从而产生不舒服,不舒服就是一种病态,就是心理不健康。所以真正的心理健康,他是内外很平静,这个陈静是理性的凭证,而不是服从性的妥协性的平静。心理健康的人心如止水,但是顺其自然也能够适应自然与自然界达到天人合一,这就是最好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偶尔心烦意乱是不是抑郁症?
你好,老年人心烦意乱不见得就是抑郁症,很有可能就是单纯的情绪反应,也或者有些老年期的焦虑问题。
老年期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的患者往往与普通的抑郁症有区别,老年人不会像一般人那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症状,临床观察中顶多就能看到一些闷闷不乐,社交退缩的表现,但老年人往往独居,本就与人缺少沟通和接触,所以单单从这一点上很难判断是否为老年期抑郁症。
一般的老年期抑郁症往往首发症状为躯体不适感,这一点与我们的东亚文化有一定关系。去年上海有一个全国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中国抑郁障碍临床特征调查报告,其中躯体化症状分析中指出,抑郁症患者中,失眠的发生率是64.6%,排名第二的是难以用言语描述的躯体症状,发生率在46.9%,第三的是体重减轻,发生率38.50%。老年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发生率要更高一些。
老年人心理健康对于老年人容易出现的心理或精神问题,最最严重的是老年痴呆症的问题,最最常见的是老年人失眠的问题。不要轻视老年人失眠问题,往往得不到控制的失眠问题会演变为更为严重的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问题。所以,老年人的失眠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非药物的方法无法使患者入睡,就应该使用安眠药物改善睡眠。
老年痴呆症属于老年期退行性病变,认知功能的损害是不可逆的,目前只有美国FDA通过的多奈哌齐一种治疗药物,但一般认为只能延缓老年痴呆症的过程,没办法逆转痴呆的过程。所以更应该多注意平日的康复训练,训练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部分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