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病人心梗后拒绝急诊怎么办?
心梗患者拒绝急诊植入支架怎么办?心梗后不做支架还能咋办?
应该说,急诊支架植入开通血管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更多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当然,急诊支架植入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患者因为各种原因拒绝急诊咋办呢?
对于疾病的诊疗,医生给出的建议,患者有权利选择接受与拒绝,医生会和患者或家属沟通治疗的获益与潜在风险,如患者仍拒做急诊,医生则会在病程上做记录,并请患者或其家属签字。
心梗不做支架还能咋办呢?
支架绝不是心梗患者的唯一治疗,它只是治疗方法之一。急性心梗患者拒绝急诊支架植入,还可以考虑溶栓治疗,在没有急诊支架植入手术以前,急性心梗患者的急救方案主要是溶栓治疗。
同时,让患者吸氧,并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调脂治疗,抗心脏重构治疗,抗缺血治疗。必要时给予镇痛治疗。
症状缓解后,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告知疾病相关的知识及其注意事项,教育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关注健康,关注心血管徐医生!
准确的问题应该是:如果病人急性心梗,拒绝急诊上支架怎么办?
20年前我刚做医生那会儿,大多数医院是没有条件和能力紧急为心梗病人上支架的,主要的手段是药物溶栓,那会儿的溶栓药物也不如现在好,溶栓时出现脑出血的风险较大,许多医生怕惹麻烦也轻易不敢给病人用,再剩下的就只有保守治疗了。在当时的条件下,急性心梗的病人都是什么结局呢?
1 死亡
那个时候急性心梗的死亡率远比现在高得多,得益于介入手术的普及开展,死亡率可以说大大下降了。各地胸痛中心纷纷成立,开通绿色通道,24小时待命开展急诊介入,更是为了缩短抢救时间,挽救更多的生命。
(上图是法国的急性心梗的死亡率统计,最上面一根线是1995年的,最下面一根是2015年的,可以看到20年死亡率下降有多明显)
2 严重的心功能下降,永久影响生活质量。
侥幸没死的病人,部分心肌会出现永久性坏死,失去收缩能力,心脏射血功能会受损,病人心功能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心慌、喘息,稍一活动症状就加剧。有一些病人甚至完全不能离开床边,上个厕所都会气喘吁吁,完全没有生活质量可言。
心肌坏死还有可能导致心脏瓣膜关闭不全、乳头肌断裂、瓣膜脱垂,这会进一步加重心衰。坏死的部位还有可能形成室壁瘤,随时可能出现心脏破裂。
(坏死心肌在压力下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
3 再次心梗。
少数人比较幸运,堵塞为小血管,心梗面积较小,对心脏影响相对小。但是将来发生二次甚至三次心梗的风险仍然很大。如果发病,只会一次比一次严重。
跟二十年前相比,那个时候是没得选择,即使有钱也没办法。现在是多了一个选择,有条件选请尽量选,健康花多少钱也买不到。如果你拒绝,医生仍然会采用原来保守治疗的一套方法,输液、吸氧、监护,赌你自己运气好不好了。
也有可能你一开始想不通,后来想通了,这个时候再来做急诊手术,也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你犹豫的每一分钟,都有亿万个心肌细胞在发生坏死,你能救回的心肌细胞就越来越少。超过了一定时间,再去抢救它们意义都不大了。
我不知道题主问的是医生该怎么办还是患者家属该怎么办。 对于医生来讲,选择一点都没有什么困难。只要跟患者和家属讲清楚每种治疗方案的利弊,选择权都在患者一方。不管患者选择什么样的方案,医生都会尽力去做好,但是客观后果数据我在上面已经罗列了,这是医生改变不了的。
家属如果能理解我上面所说的这么一大堆,就应该好好劝劝患者本人,抓紧时机配合治疗。如果全家人都一样的想法,那我也没辙了。平时多关注一下医学科普,涨点急救常识吧。
欢迎关注郑医生百嗑,每天学习更多实用医学知识。有问题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