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四季养生 >

最著名的中医养生金句是什么?

更新:2022-06-13 16:08编辑:bebe归类:四季养生人气:65

得要身体安,多受饥和寒。

内存正气,邪不压正。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七分病,三分养。

合理善食,养精畜锐。

一,笑一笑十年少。

二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

三,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

四,宁早不晚、宁饥不饱,宁勤不懒

五,管住嘴迈开腿。

中医体质养生之“平和体质”的人还需要养生吗?

平和体质也可以注重养生的,很多平和体质也是通过调理后改善的,还是要多加注意,不能因为平和体质就不注重养生,肆意根据自己的喜好来。

需要的。

1)平和质的人,养生保健宜饮食调理而不宜药补,因为平和之人阴阳平和,不需要药物纠正阴阳之偏正胜衰,如果用药物补益反而容易破坏阴阳平衡。对于饮食调理,首先要“谨和五味”。饮食应清淡,不宜有偏嗜。因五味偏嗜,会破坏身体的平衡状态。如过酸伤脾,过咸伤心,过甜伤肾,过辛伤肝,过苦伤肺。2)其次,在维持自身阴阳平衡的同时,平和质的人还应该注意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顺应此变化,以保持自身与自然界的整体阴阳平衡。再则,平和质的人还可酌量选食具有缓补阴阳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体质。3)这类食物有:粳米、薏苡仁、豇豆、韭菜、甘薯、南瓜、银杏、核桃、龙眼、莲子、鸡、牛、羊等。平和质的人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之品以发散,而不宜食酸收之味。宜食韭菜、香菜、豆豉、萝卜、枣、猪肉等。夏季心火当令,宜多食辛味助肺以制心,且饮食宜清淡而不宜食肥甘厚味。宜食菠菜、黄瓜、丝瓜、冬瓜、桃、李、绿豆、鸡肉、鸭肉等;秋季干燥易伤津液,宜食性润之品以生津液,而不宜食辛散之品。宜食银耳、杏、梨、白扁豆、蚕豆、鸭肉、猪肉等;冬季阳气衰微,故宜食温补之品以保护阳气,而不宜寒凉之品。宜食大白菜、板栗、枣、黑豆、刀豆、羊肉、狗肉等。

在头条里,中医养生应该划在文化领域还是健康领域?

中医养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从单纯的中医养生说,是属于技能性质的,它包括推拿、刮痧、艾灸等等。它是属于健康领域的。另一方面,可能由于时代背景造成的,现在人只认医不认养,其实养比医更重要。它需要有人指导、指教,传播它的重要性。那它就属于文华领域。所以要判断其领域,就要看其性质。

应该是养生保健领域!

有中医的朋友,知道怎么祛湿吗?

炎热的夏季到来了,天气以闷热、湿热为主,导致我们的身体健康受着很大的威胁,尤其是老年人及儿童,最近生病住院的人数也明显增多,你知道吗? 另一方面,从中医五运六气角度分析,小满过后,乙未年进入了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阴湿土,“火在水上则生湿,火在水下则生气”,立夏以后进入夏天,阳气向上向外,大部分敷布在土上,故近期在这段时间气候以湿为主。

况且现在人,肉食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湿盛则阳微,经典中医理论认为,脾土对应六气之湿,脾虚则湿邪内生,湿盛则濡泻。中国人本应以五谷杂粮为食,现在以肉食为主了,很多人一天不吃肉就觉得很亏,长期这样,伤害的是脾胃,脾是运化水湿的,脾受到伤害,水湿不能完全运化,就在身体内堆积。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湿邪黏腻不爽,湿是最容易渗透的,且湿邪从来不孤军奋战,总是要与别的邪气狼狈为奸。湿气遇寒则成为寒湿,这就好比冬天的时候,如果气候干燥,不管怎么冷,人都还是能接受的,但如果湿气重,人就很难受了。南方的冬天比北方的冬天更令人难受,就是因为南方湿气比较重,寒湿袭人。湿气遇热则成为湿热,这就好比夏天的桑拿天,有热又湿,让人喘不过气来,明显不如烈日当空、气候干燥的时候来得痛快。

湿气遇风则成为风湿,驱风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风湿,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时半会儿治不好了,因为体内湿邪多与体外的邪气里应外合,纠缠不清,故治湿最难。

如何判断体内有湿?

1、看大便什么样的大便才是正常的呢?“金黄色的,圆柱体;香蕉形的,很通畅”。

(1)如果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必然体内有湿。

(2)如果大便成形,但大便完了之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这也是体内有湿的一种表现,因为湿气有黏腻的特点。

(3)如果不便于观察马桶,也可以观察手纸。大便正常的话,一张手纸就擦干净了。但体内有湿的人,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

(4)如果有便秘,并且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那说明体内的湿气很重。

2、看起床的状态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的时候还觉得很困,觉得头上有种东西再裹着,让人打不起精神,或是觉得身上有种东西在包着,让人懒得动弹,那么,不用看舌头,也不用看大便,也能判断他体内湿气很重。中医里讲“湿重如裹”,这种被包裹着的感觉就是身体对湿气的感受,好像穿着一件洗过没干的衬衫似的那么别扭,遇到这种情况,起床后适当活动后症状就会改善,湿邪分湿热和寒湿。如果是湿热,那么舌苔应该是黄腻的,舌质应该是红的,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最重要的是,舌质没有那么红,往往颜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这是区分的方法之一。

湿邪性质重浊而粘腻,它能阻滞气的流动,妨碍脾的运化。这在中医叫“湿邪困脾”,如果是外感湿邪,常见恶寒发热、虽然出汗但是热不退、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如果是湿浊内阻肠胃,常见胸闷不舒、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症。

3、湿分内湿、外湿湿是如何形成?湿通常分两种,一则外湿,一则内湿。

1)外湿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长夏湿气最盛,故多湿病。

2)内湿,是疾病病理变化的产物,多由嗜酒成癖或过食生冷,以致脾气失运,湿自内生。比如经常喝冰啤酒,冷饮等,导致脾气受伤,湿气停聚太过而成湿邪;还有的时候是人缺乏运动,导致气血流通不够,那么阳气就升发不利,也会导致内湿很重,因为阳气可以温化湿邪。特别是炎热的夏天,外界酷热,大自然天地间是内寒外热,我们人体也是外热内寒,天气炎热出汗多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现代人夏天基本处在空调环境中,不管是工作环境还是家庭环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处在空调环境中,甚至气温都在十几度,酷热的夏天变成了严寒的冬天,人为改变了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人体的新陈代谢自然紊乱,该出汗不出汗,长期以往,体内湿气便日积月累。

4、湿邪对人体的影响1、湿气太重让你眼肿舌大

湿气重症状: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确认是否脾湿,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健康人平时可以养成定期观察自己舌象的习惯,对照一些中医舌诊的图片,就可以发现自己健康问题的蛛丝马迹。在春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

2、湿气太重让你食欲不振

湿气重症状: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脾具有“土”的特性,对应六气之湿气,但如果湿气太过则容易伤脾,而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消化、吸收我们吃到体内的各种食物和水液,把这些物质转化为能够被人体利用的营养物质,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

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征候。

3、湿气太重让你工作没精神

湿气重症状: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好象不灵活;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的感觉;易困倦,有时记忆力减退。

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因为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脾与肺的功能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脾气虚到一定程度,土不生金,则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短气、少气懒言,动则气促等肺气虚的表现。

4、湿气太重让你发胖

湿气重症状: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

湿气重的人,还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而且表现为虚胖的体征,更严重的人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

5、湿气太重让你大便稀哒哒

湿气重症状:大便稀烂不成形;大便基本成形但较软,而且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或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5、如何祛除体内湿邪?1、食疗祛湿首选红豆薏米或茯苓

薏米红豆粥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

茯苓:《神农本草经》云茯苓“气平味甘无毒,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可以淡渗利湿,利水消肿,也是一味很好的祛湿良药!

另外在食疗中,可以适当选用芳香类的中药,如春砂仁、白蔻仁、肉豆蔻等以芳香化湿,尤其是煮汤时可适当加入春砂仁等芳香之品可以芳香化湿。

2、均衡饮食祛湿法

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伤及脾胃阳气,有碍胃的受纳及脾的运化,导致吃进去的食物无法转化为人体需要的气血,反而酿生湿浊。所以生活中如果要进食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花椒、肉桂、八角、茴香等,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3、运动出汗祛湿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方法。特别是夏天尽量不要开空调,多开风扇,让身体里面的汗排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

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4、起居环境祛湿

生活起居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选择向阳、采光好的居住环境,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5、艾灸祛湿

艾灸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等作用,特别适合春夏季养生,经常艾灸相应的穴位,可祛除体内湿邪,更能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灸箱灸20--30分钟。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箱灸20--30分钟,有健益脾胃,化湿消滞的功效。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也是人体最重要的保健穴位,古人称之为“长寿穴”。常按摩、艾炙这个穴位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箱灸20-30分钟。

我给你说个秘诀。湿,不要认为就是水多的那个湿,如果单纯是水就没那麽难处理了,湿是油腻。地上一滩水,太阳一晒就干了。油就不好办了,好比汽车的积碳。油腻黏糊。首先吃的要清淡起来,再一点恢复胆的功能,化油,强脾,运动起来,就像汽车拉高速。辅助吃药。比如温胆汤。

下一篇:夏季养生要怎样 上一篇:夏季应该怎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