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寿命不长,是真的吗?
我们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听说xxx老人在厕所摔倒了,骨折了,半年之后,就听到xxx老人去世的消息。
为什么老人骨折后,寿命就会大大衰减呢?是不是每一个骨折的老人寿命都会衰减呢?我今天为大家解答这个疑惑。
为什么很多老人只要骨折,往往半年或者一两年内都会去世呢?这主要跟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有关系。
我们知道,老年人由于钙流失严重,因此骨头比年青人要更加“脆”,摔倒后就更容易断。尤其是大腿、小腿、手臂等四肢更容易骨折。加上老年人的愈合能力较差,因此骨折后康复的时间也比年轻人要长。
因此当老年人的大腿、小腿、股骨头、腰椎等处骨折之后,必然需要卧床休息,而且是长时间的卧床休息,这个时间有多长,三个月到半年。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床上趟那么久,各种并发症就来了。
1.褥疮
当骨折的老人长时间卧床时,背部、臀部等处的皮肤长时间受压,会出现缺血坏死,形成褥疮。褥疮的杀伤力很大,可以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这与护理的水平有关,子女能不能做到每天多次给老人翻身?说实话,很少有子女能够坚持做到每小时定时给老人翻身的
2.坠积性肺炎
这是导致骨折卧床老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躺的久之后,很容易导致肺部感染,加上老年人本身各器官的功能已经减弱,所以很容易引起全身多器官衰竭,出现死亡。
当然,现在医疗技术已经有进步,很多时候采用手术治疗骨折,使骨折老人可以早期下床,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另外,如果注意护理的话,也是能够帮助骨折老人渡过鬼门关的。
老年人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内的钙质流失会比较快,所以导致骨头的硬度比较低,非常容易发生骨折,有的时候由于外力撞击导致骨折,甚至是有的时候没有外力作用,打个喷嚏也会导致骨折的出现。
有人说老人骨折后,一般性命不长,是真的吗?
科学研究发现,老年人确实存在着骨折后性命不长的现象,12%-17%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第一年内死亡,长期卧床死亡的概率增倍。所以说老年人骨折后,一般性命不长是有科学依据的,不是什么迷信说法。
为什么说老年人骨折后,一般性命不长
首先老年人骨折指的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骨折,老年人骨折概率最高的是髋部骨折和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不会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对患者行动能力影响最大的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且最能够影响老年人性命安全。
髋部骨折之后很多老年人的身体已经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只能是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的话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这样的话护理非常重要。
但是太多的老年人自己没有什么保障,没有医保和养老金,骨折之后照顾的重担就落在子女的身上,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多老年人都会心情不好,心情不好身体恢复就会很慢,更何况长期卧床可能会产生很多并发症,比如褥疮、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泌尿系统感染,便秘等。
其实很多并发症都可能危及到卧床的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比如便秘就可能会诱发脑梗和脑出血等严重疾病,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所有的老年人骨折后都寿命不长吗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骨折后都会性命不长,有的老年人身体素质还是比较好的,及时采取手术的方式来治疗的话,很快就可以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行走,晚年的生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