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如何才能调解自己恐惧的心理?
我只要按照他们要求的那样子不出门就好了吗?干嘛要恐惧呢?因为我们这里挺好的没有案例不存在恐惧了吗?不是自己吓唬自己吗?没必要的事情吗?所以我会在家找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啦!
1.做好防护准备。出门戴口罩(医用口罩,N695),回家要洗手,门把消消毒,开窗透透气
2.心理暗示(重要)。对自己说:“没什么紧张的,全国人民与我同在,我还怕什么!”是啊,我们连“非典”都战胜了,还怕这个?(注:非典病毒比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毒性强)
放松心情,与其怕这怕那,不如与家人好好聊聊天,玩玩游戏!
3.坚持锻炼。在家里巧妙利用身边物品来健身,增强抵抗力(俯卧撑,仰卧起坐,高抬腿,体操运动等等)
共抗疫情,同舟共济,别怕,我们与你同在!
疫情结束以后很多人需要心理疏导是真的吗?
本来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这个需要,程度而已。
疫情不过是个导火索,用“各种变化”、“疑病焦虑”、“死亡恐惧”、“生活矛盾”等把一直困在人们心头的炸弹引爆了…,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病人心理康复需要一个过程,很多隔离在家的群众时间长了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病亡者家属也需要心理疏导,“要高度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加强心理疏导工作”。
疫情期间全国人民都在努力配合和自我克制。在长期隔离中可能引发以下心理问题:
1、由于过度接收到他人的创伤信息,而给自己的心理带来创伤,情绪表现为持续的愤怒、羞愧、罪恶、忧郁等。
2、大量疫情消息使得人们对肺炎类似症状更加敏感,有的人不断搜索相关信息,越看越觉得自己感染了肺炎——网络疑病症。
3、焦虑症:因疫情管控不能离家而感到心神不安、坐卧不宁,有失控感。
4、抑郁症:感到悲观,精神不振,易哭,觉得没意思,食欲不振或暴食,有些人出现体重下降。
5、睡眠障碍。
6、强迫症状:反复洗手,手被洗得快要破了;有的人出现强迫性思维,不能控制地反复想有关“新型肺炎”的严重后果,为此感到非常痛苦,等等。
因此,疫情一旦结束,应该积极找心理医生或心理专家进行心理疏导,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或引导,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回到正常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