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很容易患上忧郁症啊?
你好!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只能控制,而无法根治,且若控制不佳,常继发各种并发症,所以患者内心常隐藏着一些威胁和恐惧。在得知自己患病时,经常会经历各种心理冲击,有些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有误或伴随其他疾病,感到无助低落,比较容易患上忧郁症。所以正确的认识糖尿病并且学会接纳认同对患者是十分必要的,患者最好通过各种方式加强自我适应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人生观,进行自我激励,自我鼓励,学习放松的技巧,吸收更多的糖尿病知识,乐观的面对。当人家人也要帮助,鼓励糖尿病患者,给他们更过的关爱和鼓励,相信一定能战胜糖尿病。当然及时的医治也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期间应该积极和医生联系!
得了糖尿病如何调整心态?
糖尿病不可怕,怕的是提到糖尿病就“谈虎色变”,这样无疑就加重了自身的心理负担,过分的产生担心和郁闷,甚至偶尔的一个小感冒引发的身体不适,也能和“糖尿病”挂起勾来。建议糖友调整心态,每天坚持散步配合必要的药物治疗,恢复健康不是问题。
还有多锻炼!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糖尿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糖尿病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不同的糖尿病人,面临的问题可能都不一样,对于这样的一个问题,来为大家谈一下个人的一点浅见。
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新发的糖尿病患者,往往血糖升得不是太高,也还没有出现相关的并发症问题,甚至有时候连糖尿病初期明显的“三多一少”的症状也没有,可以说,很多时候与正常人无异,但这种情况下,很多新发现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因为没有感觉,就放松了对血糖的控制,其实这么做往往是新发糖尿病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
新发糖尿病问题的朋友,如果能够尽早的启动对高血糖的干预控制,尽早的控制血糖水平达标,对于身体的健康获益将是巨大的。对高血糖的干预控制,并不是每天坚持服药用药那么简单,而是应该结合饮食调理控制,加强坚持运动锻炼等几个方面,来通过生活和用药两个方面,综合把血糖调理好,不管有没有症状,都建议做好血糖的控制,一般最起码要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0%以下,而身体条件好的中青年糖尿病朋友,也可以进一步将血糖控制目标强化到6.5%以下。
尽早的控制好血糖水平,能够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对于糖尿病人的健康远期获益也是巨大的,多项大型临床糖尿病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发病之前的糖尿病前期或新发糖尿病时期,如果能够积极的调理控制血糖水平,能够减缓糖尿病新发地发生时间,同时也能够大大的推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和发生率,同时科学研究还发现,人的血糖代谢具有一定的“记忆效应”,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在血糖升高初期进行强化血糖控制,对于糖尿病人后续的血糖控制也会更简单,血糖出现异常升高的几率也会更低。
多年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为止也没有手段能够有效的治愈,因此,比起治愈糖尿病来,我们更强调长期的做好血糖控制的问题。对于有多年病程的糖尿病朋友来说,通过综合生活手段和药物干预控制好血糖当然是重中之重,但更要注意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的控制。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两大类。对于糖尿病的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是指心血管健康风险的控制和预防,这种情况下,仅仅关注好血糖的控制还是不够的,对于血压、血脂等慢病的综合调理,对于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控制,对于血栓的预防,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调控,都是控制好糖尿病人大血管并发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重要方面。
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就更多,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都是糖尿病血管升高,影响毛细血管健康引发的并发症问题,对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控制好血糖,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显得尤其重要,实际上,如果能够长期保持血糖的良好达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会明显降低,同时注意生活上保持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好微循环的改善等方面的调理等,也是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重要方面。
对于一些很容易出现低血糖风险的或者是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糖尿病患者,已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结合病情,适当的放宽血糖控制标准,这种情况下,多以控制病情,提高余生生活质量,降低低血糖风险为控制目标,再去强调血糖的强化控制,就属于过犹不及了,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要结合实际情况,个性化管理好血糖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问: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你的糖尿病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我是根据我作为一名患有糖尿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的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作为一名可能经历心理崩溃的普通糖尿病患者,我已经和糖尿病患者一起生活了17年。
对许多人来说,糖尿病是一种简单的疾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或服用药片来控制。人们认为,只要糖尿病得到治疗,糖尿病人的生活就会和正常人一样。但是,这种照顾伴随着精神和身体压力的代价,这是正常人不会经历的。
关于糖尿病人心理的一般思考:
一个没有并发症的正常糖尿病人会对他所吃的食物、他服用的胰岛素、血糖的高低时刻保持警惕。此外,在轻度运动和剧烈运动后,不断地思考血液中血糖水平的变化和体内可获得的快速能量,把他的注意力从正常的日常活动中转移开。
仅考虑到这一事实,并分析其对精神负荷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可能处于轻度到重度的压力之下。
糖尿病并发症与预期寿命的心理思考:
此外,预期寿命减少10年以上,未来可能出现的糖尿病并发症(心脏、神经、肾脏问题,可能出现阳痿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精神负担。此外,将疾病传给子女也会损害他们的正常生活,这将是对身心健康的又一挑战。
糖尿病患者有效工作能力降低的心理思考:
糖尿病患者必须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管理糖尿病和调节他们的生活。这将限制糖尿病患者在工作场所与正常人竞争的能力。这可能会导致抑郁,因为工作场所的智力发展将会降低。同样,为了达到所需的工作进度,糖尿病患者需要比正常人花更多的时间。这就导致他们在工作时间里能够恢复精力的空闲时间更少。这将随着时间的推移累积为慢性工作压力,影响身心健康。由于工作场所竞争力下降而引起的精神压力可能导致抑郁或精神能量水平下降的延伸。
应激激素的频繁释放对心理的影响:
当一个糖尿病人经历非常低和非常高的血糖时,身体会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导致战斗或逃跑模式。这会释放压力荷尔蒙、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肾上腺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糖升高和能量供应增加。同样,皮质醇会导致血糖升高,大脑活动增加,阻碍所有在战斗或逃跑模式中至关重要的功能。它还会降低免疫反应,抑制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和生长过程。
积极情绪的减少,恐惧和焦虑的增加,是皮质醇释放的其他结果。这种情况类似于压力大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高,身体就会处于慢性应激状态。这种情况负责诊断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请参考Binod Kafle的答案:如果1型糖尿病在家族中有遗传,你是否比其他人更容易因饮食不良而患糖尿病?更多关于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相互关系的细节)。这种情况会导致糖尿病患者出现一些轻微或严重的心理问题。
因此,很明显,糖尿病虽然看起来是可以控制的,但在适当的管理策略下是复杂的。除了心理崩溃之外,糖尿病人在生活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会面临社会和经济上的衰退。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该小心地在适当的平衡中处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