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天天吃阿司匹林,却还是患了心脑血管病,这是怎么回事?

更新:2022-06-20 12:13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96

在每天的临床工作中,张大夫也常常被很多患者问起:“张大夫,为什么我每天吃阿司匹林,最后还是得了心脑血管疾病呢?”这个问题提的好,很有代表性,张大夫今天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参与的,并不是口服阿司匹林一种药物就能够解决的。不可否认,小剂量口服阿司匹林可以大幅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但是阿司匹林并不能让心脑血管疾病彻底不发生。下面我说说那些可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1、年龄、性别

心脑血管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后就会进展更快。同时,男性较之女性有更大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女性停经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升高。

2、血压异常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高危因素。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都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所以控制血压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很重要。

3、血糖异常

无论是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还是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只要血糖异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就会明显升高。血糖异常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不但很高,而且可能使病情迅速发展。所以,积极控制血糖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很重要。

4、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脂血症患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是最为被重视的指标。所以,想要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还要控制血脂。

5、吸烟

吸烟不仅损伤肺脏,还会明确损伤动脉血管,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心脑血管疾病是不吸烟者的6倍。所以,想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还要戒烟。

6、肥胖

肥胖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高危因素,肥胖可以引起血压、血糖、血脂异常,从而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想要不得心脑血管疾病还要交控制好体重。

7、家族遗传

有研究显示,家族中有在年龄<50岁时就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的话,直系亲属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增加5倍。

总之,除了阿司匹林,大家看看还有多少因素影响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最后,张大夫问一句:您除了口服阿司匹林,其他的危险因素控制好了吗?如果口服阿司匹林的同时您能控制好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那么你的心脑血管疾病可能就不会发生。

更多健康信息,请关注张之瀛大夫头条号。

有人说抑郁症病人和精神病人,未来10年将排到除了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二位,为什么?

从发展趣势看,未来,抑郁症病人和精神病人会逐渐增多,超过癌症及心心脑血管疾病。这可能与癌症及心脑血管病的防治进展有关。导致精神疾病增加的原因很多。如社会关系,就业困难,工作紧张,生存压力大等。

目前,患抑郁症,精神性疾病的人大多数是隐性存在,很多病人尚能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只有少数人因失眠,多梦,健忘,或心烦意乱,或急躁不安,或情绪低沉,或幻视幻听等,才找医生治疗。除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外,大部分病人,家庭不重视,治疗不认真,时而治疗,时而停药,一拖多年。

去年,防治新冠肺炎阶段,一年轻公务员前来求治,说得了焦虑症,想服中药调理。因工作紧张,压力大,白天下社区,进家庭,布置防疫工作,晚上要收集各处情况,总结汇报,慢慢的出现失眠,心烦等;有一30多岁的女性,因炒股失敗,赔钱太多,思想沉闷,郁郁寡欢;一女性来诊,说她有时睁着眼能看到亡故的亲人。以前还遇到过一些幻听的、多疑的病人。总之,各有各的症状,各有各的故事,而都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

心脑血管病,癌症是有形可证,有指标可查,随着科技的进步,预防和治疗会有很大的突破。精神疾病则不同,医生依据的是一病人的表现及感受,很难做定性,定量,定位的诊断。人是高级智慧生物,怎样把治疗做到心里,解决好思想心理问题,也是很困难的。

中医认为抑郁及精神性疾病与肝气郁滞,忧思过度,劳伤心脾等有关。通过对症治疗及心理疏导,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下一篇:如何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上一篇: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什么?应该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