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

更新:2022-06-01 09:48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53

内容提要【心理护理措施有哪些】   热度:54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过程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包括应用心理学和技术),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方法。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护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争取家属亲友的密切配合。加强护理宣教,创造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合理安排病人的生活,合理使用心理疗法。

截图20230518140936.png

原则:

1、交往的原则

2、启迪的原则

3、针对性的原则

4、自我护理的原则

心理护理的意义:

由于心身疾病的治疗和转归与心理社会因素更加密切,病人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着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程度,因此,对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主要目的在于:

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等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正确及时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尽早适应新的角色及住院环境。

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截图20230518141001.png

护士如何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和患者讲述所得疾病和健康之间的联系。

健康与疾病这对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20世纪70年代,有人提出健康与疾病是连续统一体的观点,认为这二者是一种线性关系。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完全健康与死亡是一条线的两个极端,每个人的健康每时每刻都能在这两个极端的连线上找到位置,并不断变化。

健康与疾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在任何时候, 一个人的健康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完全的健康,即使是极佳的健康状态下仍然存在不健康的因素。根据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情况,可综合成一个能代表健康状态的圆点,而在健康-疾病轴上的位置,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为受到发生在个人生活中的事件和个人生理过程的影响。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掌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学习新知识,仔细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系统的、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才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精神,身体和社会关系的完美状态。 

有针对性健康教育的实施技巧,直接影响着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需要、文化程度,给予不同程度的宣教,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可能碰到或必须了解或掌握的知识,护士应针对不同个体、不同时期、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宣教,在为患者解决问题上起指导作用。

下一篇:经常怀疑自己有病怎么办 上一篇:患者健康教育分为几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