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糖尿病会损害大脑健康吗?

更新:2022-06-01 03:48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89

糖尿病对大脑健康有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轻者头晕、头痛、神经衰弱、健忘失眠,严重者记忆力减退、脑萎缩、痴呆、脑梗塞、六亲不认、方向不辨、家门不记。目前有种说法,把老年痴呆称为“3型糖尿病”,足以表明糖尿病与脑功能的密切关系。下面我们一一道来。

第一,血糖对大脑的影响,过高过低都不好

对于大脑来说,葡萄糖就像汽车的汽油一样重要。 一方面,如果治疗不恰当,用药量过多或打胰岛素量过大,反复造成低血糖,就会导致脑细胞工作的“燃料”不够,大脑功能容易下降,记忆力减退、头晕脑胀,还会引起脑血管缺血,脑梗塞等,长时间低血糖会引起脑细胞死亡,甚至昏迷、脑死亡,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如果血糖控制差,老是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血液黏稠,流向大脑的血减少,也导致脑细胞的营养不良,脑功能下降。

第二,糖尿病并发症对大脑的影响。

1、糖尿病导致的小血管病变,造成血管发炎,大脑内比较细的血管缺血,造成脑功能下降、腔隙性脑梗塞。

2、糖尿病导致的大血管病变,造成颈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里有了斑块,甚至狭窄、堵塞,导致严重的脑供血不足,脑梗塞、脑血栓,不但造成半身不遂,还造成明显的脑功能下降。 3、糖尿病导致的肾病,发展到尿毒症阶段后,体内的毒素没办法排泄出去,会对大脑产生毒害,造成人的神志不正常、脑功能下降。

4、糖尿病导致的急性并发症,比如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病情严重都会昏迷、脑细胞水肿,容易导致严重的脑功能障碍、甚至脑死亡。

第三,糖尿病长期患病出现的焦虑、抑郁、恐惧、失眠等精神症状,导致内分泌激素分泌乱套了,会使大脑功能下降更快。

糖尿病对大脑是会有所损害的,这种损害有可能来自糖尿病本身,也有可能来自糖尿病治疗。

高血糖高血糖如果长期存在,会对血管造成损害,其中包括大脑的小血管,从而损伤大脑白质。

如果大脑白质的神经受损,就会出现血管性痴呆,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长期患2型糖尿病的人身上,特别是除了高血糖之外,还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的患者。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很重要的。

低血糖如果采取严格的血糖控制,则有可能出现低血糖,这种低血糖对大脑也会产生影响,会影响人的精神,使人难以思考,出现头痛、感觉晕厥、行动失调、难以走动和说话,严重的低血糖会导致癫痫和失去意识,使得导致昏迷。

一次低血糖是不会对大脑产生长期影响的,但如果重复出现,大脑就会忽视低血糖的症状,直到出现意外。

阿兹海默2型糖尿病患者患阿兹海默病的风险加倍,但目前并不清楚糖尿病是否会导致阿兹海默病。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但不可过度,要注意自己出现的低血糖症状,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不要过低。

下一篇:老年糖尿病,怎样控糖才能更安全? 上一篇:人的心理健康程度对甲亢和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