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现在得心理疾病的人很多,为什么?你怎么看?
现在患有心理疾病的人多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我国。
当一个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有专家分析是接近小康),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人们的心理压力也逐渐增大。有些人难以适应新的各种矛盾,因而缺乏应对和解决矛盾的能力。所以,心理障碍从隐形向显性转化。
心理问题都是由现实问题引起的,当一个人长期处于某种困惑之中,现实问题得不到有效解除,必然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
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压力,竞争压力等等,接踵而来,应接不暇。
人们最好应付的单一性压力,最难应付的是叠加性压力。
当诸多压力同时挤压,便有一种疲于奔命,手足无措的感觉,形成了四面楚歌的局面。
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那必然会导致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的垮塌。
很多时候,人们都在寻找压垮一个骆驼的那根稻草。但是却忽略了压在心里的一座大山。
近期出现的济南“六口人”死亡案,还有不断上演的“玻璃桥”案。这些都是显性的事件,而阴性的还未曾发生的事件还有哪些呢?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当下的春节,可能会是一个矛盾的交点。
实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我们在寻找英雄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那些心理“脆弱”的弱势群体。
在这方面,文化部门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广场舞、车站快闪、午夜悄悄话、情感热线、网络游戏、有奖问答、草根舞台、快手、抖音、头条平台等等,都成了人们情绪宣泄和心理减压的最好手段。
有了压力要尽快减压,情绪压抑了就要尽快释放。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因为心里压力大!本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不管从那个角度来看,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大转变,随之而来的就是无形的心里负担,迅速转变成沉重的心里压力!要学会及时缓解压力,学会放松自我!
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去做心理测试?
虽然很多人去做心理测试,不分类的话我不太好回答这个问题。
我对照两类不同的人对心理测试的态度回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通常成功者不太喜欢心理测试,迷茫的人比较喜欢心理测试。
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解释。
第一,从最表层来分析,只有身体不舒服,才会想到去医院检查。成功者本身自认为优秀,自然觉得心理状态也是好的,不需要心理测试,就算心理测试也测不出什么来,何必白费心思。
一些迷茫者则相反,想通过心理测试看看自己心理出了什么问题,想知道自己身上出了什么状况,哪怕这些状况不一定能通过心理测试测出来,试一试也是好的。
第二,更深一层分析,成功者正因为成功,反而不喜欢心理测试,他会想万一测出问题我该不该做出改变呢,这种调整会不会对我的成功状态造成妨碍呢?
所以,与其担心心理测试查出问题,还不如保持现状,实际上这是一种鸵鸟心态。
就跟健康的人不喜欢看医生一样,生怕查出病来,影响自身的生活状态。
一些迷茫者反倒可以大大方方“破罐子破摔”,已经有问题了,再查出点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从这点可以看出迷茫者并非是绝对的弱势和失败,他们有着自己的提升潜力。
第三,再深入一层,成功者不喜欢心理测试是妄自尊大,认为自己足够非凡卓越,不需要再通过心理测试发现和强化自己的优点。这种心理状态的成功者是很难持续保持成功的。
一些迷茫的人则不然,他们心态更加积极向上,希望通过心理测试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以更好地弥补、改善和解决。
最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迷茫者通过积极作为不再迷茫,成功者由于过于被动而不再成功。
首先,是人们觉得自己有问题了
很简单的道理,有哪个觉得自己丝毫没有心理问题的人会去做心理测试?
很多人去做心理测试,是因为在现在生活,尤其是城市生活中,面对的压力大了,容易产生情绪耗竭等多方面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受挫经历使人们开始怀疑自己,看自己是否在心理上出了什么问题。
其次,是人们觉得心理测试靠谱了一方面,自己对自己的主观评价容易产生误差。很多人有的一个经验是,自己主观对自己的评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比如,有时觉得自己很厉害,有时又觉得自己很弱鸡;有时觉得自己过得很幸福,有时又觉得自己过得很悲催,这些都表明我们不能只通过主观评价来了解自己,因为不太靠谱。
另一方面,心理学研发出了很多科学的测量工具。比如,测量人格有大五人格量表,测量抑郁有SCL-90量表,等等,心理学用数量化的方法和逐渐优化的数据统计,研究制定能稳定测量出心理状态的量表等测量工具。这为人们参加心理测试提供了科学依据。
最后,是心理测量的易得性随着互联网尤其是近几年自媒体的发展,人们逐渐不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或者专业机构去做心理测量,而是可以通过线上资源、借助心理测量工具进行自我测量,这大大降低了进行心理测量的门槛,有利于心理测量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