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孩子的心理教育

更新:2022-05-29 18:24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66

说起孩子的心理教育我相信每个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好好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有的方法看似没有什么问题,都是在替孩子着想,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先来开一下下面的对话。孩子:妈妈,我累了。妈妈:怎么会累呢?你刚睡完午觉。孩子:(大声说)我就是累了。妈妈:别闹了,赶紧收拾下一会出门。可能大家会看到一点问题,我们家长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否定孩子的心情。好像是在对孩子说:你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感觉,按我的意思来就行,你肯定是理解错了。其实换位思考下,当你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你最想得到的是什么?比如:老公:(回到家)上了一天班,真累啊。老婆:你累啥啊,一天都在那坐着。想想你此时的心情?再看看这个老公:(回到家)上了一天班,真累啊。老婆:从你说话我能听出来你今天真的很累。感觉一下,不用说也知道此时的心情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其实孩子又何尝不是呢?孩子:妈妈,我累了。妈妈:宝贝,我看得出来,你确实累了。孩子:上午和小明一起玩,跑来跑去累了。妈妈:嗯,妈妈真的有要紧的事情要出门,但是你自己在家里不放心,妈妈保证出门在最短的时间把事情做完,可以吗?孩子:好吧,那我们早点回来。妈妈:好的。可能所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这么简单,让孩子觉着妈妈是理解我的,就很容易解决事情。所以我们换新孩子的心理健康,最首要的一点是要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感受,也许孩子还小她们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家长们要再孩子表达情绪之后,简单的说出孩子的感受,让孩子知道我们是能体会他们的感受的。下面再给大家一个场景考虑下你平时是怎么做的?以后你应该怎么做呢?冬天进去商场里:孩子:妈妈,我热了,我要把衣服脱了。平时你的做法:现在你觉着应该怎么做:欢迎大家评论留下你的真实想法,我是 闹闹的奶爸 欢迎关注大家一起分享育儿的知识。

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凶狠,父母发现对爱子失控时,爱已过,恨不行,说不听,骂无用……当他(她)们无奈地说起孩子的问题时,有时候往往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句话“为时已晚”,为什么?因为他们错过了孩子心理教育的最佳时点。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方式我经常从新闻渠道听到或看到种种令父母心碎、令父母痛苦的报道:仅因母亲对儿子上网的责骂,年仅12岁的儿子自杀。仅因为老师批评几句,学习成绩优秀的女孩居然跳楼。因迷上网络游戏写了大量网络日记的孩子怕父亲责骂而跳楼,这些父母也许不知道,孩子的行为与他们的教育方式密切相关。如同医生看着痛苦的病人,许多病人只能感叹自己的不幸,遇上这种病……事实上,多数疾病都与病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尽管有遗传问题,尽管有环境问题,但知性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同样。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还有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在做父母之前您是否想过下列问题:01.你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如果你亟需挣钱,如果你事业太重要,如果你没有时间亲自哺育,那你暂时一定不适合要孩子,否则,极有可能事业做大时孩子已经成陌路人……02.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如果你是一个只需要别人关心你、而不愿意关心别人的人;如果你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你要考虑一下是否短期要当父亲或母亲。03.你是否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的阶段,每阶段你需要做什么来完成对他的“心理抚养”?心理抚养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哪些是基础性的心理抚养,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养?如果你以为你的孩子生出来后会自然长大,自然懂事?那你一定失望。因为,在现代社会你不教育,电视、网络会教育他(她),当你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你再行动已晚――心理发展有关键期。尤其独生子女时代,父母没有实验期,当你终于明白抚育道理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教育期。孩子在依恋期里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许多父母常常在孩子青春期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一脖子的仇视,为此他们感到恐惧,感到不解,似乎孩子没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长大。很多父母告诉我说,孩子出生后,奶奶愿意帮助我们带,就把孩子交给老人,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我们再把他接管回来。可是,他跟我们就是不亲,而且,根本不听话……原因何在,答案很简单,青春期出现的隔阂原因在依恋形成期。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出生不久的小猩猩放入一个大房间,房间内有两个铁架子,一个是光秃秃、没有任何装饰物;另一个铁架上缠满了绒布,形似一只母猩猩,地上还有吃的、玩的物品。然后,观察小猩猩是吃?是玩?还是要母猩猩?结果发现,小猩猩面对陌生的房间恐惧地叫几声,然后就爬上模拟的母猩猩架上,紧紧地抱住。只有在饿的时候,它才下来,吃点东西后又会迅速爬上去、爬到紧紧抱住那只毛绒绒的母猩猩。这一实验证明:幼小的动物虽然需要食物,但随后的需要就是对抚养者的依恋,后一种需要超过玩具的吸引。孩子在一岁内,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可以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1-2个固定的抚养人,而不应该总在变换照看者。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指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下一篇: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上一篇:癌症患者是不是很少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