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如何让糖尿病患者提高保肾意识?

更新:2022-06-27 05:28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67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义,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很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的最终结局就是肾功能障碍,直到尿毒症。著名的宠物电影《导盲犬小Q》,里面的主人公盲人大叔,就是死于糖尿病并发的尿毒症。治疗糖尿病,最主要的一个目标就是保护肾脏功能,这应该作为糖尿病患者和家属的一个常识,但现实中,对这个常识一无所知,或者不当回事的病人和家属非常多。

那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保肾意识,最紧要的就是普及和灌输糖尿病治疗的科学常识,打击各种为了推销不靠谱糖尿病药物和保健品而制造出来的谣言,比如号称不用吃降糖药,不用控制饮食就可以降糖的各种歪理学说和奇葩产品。让科学治疗糖尿病成为社会的主流。政府和媒体应该拿出一定的资源专门做这方面的宣传和普及,患者和家属也要自觉多听多看权威部门和专业人员的意见,自觉远离各种商业化的不科学不靠谱的宣传和产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现身说法,这虽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式,但对于消费者和普通人来说特别有效。网上有很多糖尿病控制不良造成尿毒症、糖尿病足、心肌梗死的案例,有的还配有触目惊心的图片。多看看这些真实案例,可以坚定病人科学治疗糖尿病的决心,消除侥幸心理。这对于让糖尿病患者坚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非常重要。毕竟再多再好的降糖药,也是离不开饮食和运动的。

糖尿病肾病早期主要是尿中经常出现蛋白,此时可能没有其他不舒服感觉而被忽略,以后逐渐出现高血压、低蛋白、水肿、肾功能下降甚至尿毒症等。有时有腰痛症状,但痛的部位比较高,大约在肋骨下。简言之,指标改变先于身体不适,定期检查很重要。

糖尿病肾病1期、2期一般身体没什么感觉,指标也大多正常,肾小球滤过率可能升高,这个时候及时发现并严格控制血糖,一般可以完全逆转至正常。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敏感度高,容易及时发现异常,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特异性较强。一般尿微量白蛋白在30-300之间属于糖尿病肾病3期,算临床糖尿病肾病前期,尿蛋白还是有可能转阴的。主要目标是长期控制好血糖,采取一些降尿蛋白的措施,低优质蛋白饮食,禁食植物蛋白,一些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降低尿蛋白,逆转至正常。

等到身体感觉不适才重视,就有可能到了难逆转的程度。糖尿病肾病4期,就属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一般尿微量白蛋白大于300,则难以完全逆转,主要是避免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发生。

首先,为减低肌酐和尿素氮,限制蛋白质量,不吃植物蛋白,可吃少许优质动物蛋白。

其次,注意清洁,避免泌尿系感染。

再次,中药治疗。a-酮酸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肾功能。

总之,尽最大努力避免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透析阶段,劳民伤财。

糖尿病肾病,防重于治,花小钱吃降糖药、测血糖、做检查,长期控制好血糖,避免发展到尿毒症透析等烧钱的地步最重要。

糖尿病人情绪低落,会导致并发症提前到来吗?

糖尿病人情绪低落,会导致并发症提前到来吗?

著名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点听着简单,做到不容易。

今天说说心理平衡,总听有人劝别人,想开点,没有大不了的,但轮到自己头上也不行,心理平衡是一个技术活,要学会不容易,需要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还要提升自信,内心强大的人,才不容易受到外界事件的困扰,保持相对稳定的情绪。

很多慢性病,包括糖尿病,癌症,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等,形成因素很多,基本有环境污染,水污染,食品不安全,生活习惯不好,暴饮暴食,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消耗体力,情绪不稳定,焦虑自责。这些因素,都会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攻击细胞,导致细胞老化、病变。研究发现,自责焦虑,产生的自由基最多,几乎找到其他所有因素的一半,所以多愁善感的人体质差,容易得病,显得苍老。

很多人对糖尿病了解片面,听人说糖尿病是不是的癌症,知道自己有了糖尿病以后,就更加焦虑自责,导致症状加重,加重以后,就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提前到来。

保持情绪稳定,说得容易,做起来不容易,要了解糖尿病,其他慢性病的发病机制,不断提升自信,摆脱敏感的个性,才能真正做到。

会的。情绪低落,易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一直处于下去,恶性循环,血糖难以控制在合理范围,也极易诱发高血压或者加重高血压,加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也会加重肾脏早期损害,导致糖尿病肾病并发症的出现。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必须一个乐观心态,正确对待糖尿病,也要面对并发症的发生,切忌忧心忡忡,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健康快乐每一天,加油!

下一篇:老年人的心态越来越不好,该怎么办? 上一篇:抗癌期间,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