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人到了80岁以后的心态是怎样的?

更新:2022-05-28 05:09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57

人到了80岁,已经是很幸福的了,特别是过完80岁生日以后,静下心来考虑最多的,也是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怕,怕哪一天身体扛不住,真的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一有时间就会想,想着不会吧,不会真的要离开吧,如果真到了那一天,还真真的有点舍不得呢,必竞在世上走了8O年,方方面面的人情事故,多多少少的杂七杂八,还有平时最喜爱的小玩意并摆放的整整齐齐随时拿着用的等等,当然还有钱包银行卡之类的,反正都是舍不得丢下的,主要还是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

但这个怕并不是怕死,怕死就会不死吗,所以不是怕死,因为每个人不论能活多久,都总是要死的,也是任何什么都挡不住的,包括神仙,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怕死,其实死真的不可怕,死也就是出了最后一口气后,就再也没有进气了,迫使生命结束了,即使当时知道是什么滋味,也无法说出来告诉别人了,所以当时在身边的人或所有活着的人也不可能知道死是什么滋味的,我想可能也并没什么痛苦,就跟睡着了一样,什么都不知道了,还有就像做手术打了全身麻醉一样,猛的一下什么都不知道了,估计连梦都不会有,你想,做手术的时候,在身上动刀子割肉的时候,确实是一点感觉都没有的,总之一了百了。

8O岁以后的心态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想得开的,平时心态就好,到老了更会保持一种善良的好的心态,不会去惹事,像死这种事,想想也行,但不会想时间长,慢慢什么都不会去想了,过一天就算一天吧,能干的动就干点啥,尽量不要给子女添麻烦,反正后面的日子也不多了,找个合适的养老院也行,能吃就仅好的吃,能玩的动就到处走走,最主要的是舍得花钱,舍得花钱的人就大方,大方的人也心善,心善的人就是心态好,对他来说钱留着有什么用呢,但也不是大手大脚乱花,意思就是不要太扣门,留点养老钱能生活就够了,至于想留治病的钱,估计留多少都是不够的,因为在医院花再多钱也是救不了命,能保你不死吗。

还有一种心态,是想不开也不想去想通的那种,纯属是怕死,怕死必然就扣门,好像留的钱越多就不会死似的,但也不能怨他,也许天生就这种心态,年青时是这样,年老了肯定还是这样,是改不了的,已成习惯了,但是80岁以后更严重了,怕死的心态很强,有人做思想工作也不行,别人劝他想开点,否则对自已身体不好,没用,所以扣门就是小气,小气也就是想不开,而且小气的人还心狠,不心狠怎么不舍得花钱,越怕死越扣门,舍不得吃舍不得花,自已都舍不得用,还会给别人花吗,因为他就认死理,就是不想死,以为留着钱就会不死,其实他也上了好多当了,比如,有一次早上起床前量了一下血压,血压有点高,但也就有点偏高,吃点药就没事了,主要是心跳达到120了,就急着要去医院,还要找专家,几十元的挂号费,专家问这问那,还看以前的什么单子及吃的什么药等,就是不提心跳过速的事,(不过第二天也知道心跳过速是怎么回事了,专家说了,是早上血糖有点高引起的,过一会就没事了,哎!当时怎么不说,非要捡查完了再说),最后给了一打单子,付了钱后在医院搂上楼下的跑,跑什么呢,累死累活的,原来是捡查,又是拍片,又是心电图,又是测尿,又是……,从上午九点一直忙到下午二点才捡查完,花了七八百,等于今天上午什么都没治,该是什么病还是什么病,还累的气喘,还要等明天才能拿结果再说,回到家再一量血压,一切正常,心跳也恢复了,哎!何苦呢,第二天捡查的结果都懒的看了,更别说还拿什么药了,等于白忙乎,总之,人不上当是学不会聪明的,也许有的人还要多交点学费,那样人才会过好有生之年的。

我想每个人都会不一样,而且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人生犹如四季,春天的时候生机盎然。夏天的时候繁花似锦。秋天的时候理应收获成果。而冬天里可以回味一生。

人生中年以后,犹如过午的太阳,很多方面走向衰落,这是自然规律。这个衰落感,其实从更早的时候就开始了。

很多人,在人到中年时感觉很多希望落空,甚至家庭不幸福,孩子也没有培养好,这个时候情绪就非常低落了。人生两大事:事业和婚姻。两个都没有经营好,在物质和情感上没有收获感,没有幸福体验,失望也正常。

其次,即使有个职业,这个年龄开始也有丧失感了。因为很难被重用,单位更注意培养年轻人,个人的价值感降低。

再者,随着年龄越大,工作上,社会上的人际网络圈缩小,与社会,与人的链接变得有限,孤独感更多。

再后来,更年期的出现,让人彻底看到了夕阳的光芒。更年期内分泌失调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不舒服或是疾病,身体机能不如从前。这种失落感,丧失感是比较突然的。经常是因为得了什么病而觉察到。

年龄越来越大,这一切的丧失感越来越多。到了八十岁,同学或是同事不断有人先离开了,死亡这个议题不敢触碰,稍有身体不适就会恐惧,担心。这是一个按天活着的年龄。

不过,如果能够更早一点面对死亡恐惧,想明白自己要什么,并分分钟为之活着,可能在人生的尾声反而会有很多欣慰,并不会被恐惧淹没。不过,只有少数人可以做到。

我在咨询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希望自己生命有意义,积极探索,而且也不断询问死亡的意义。他们这是向死而生,是积极的。他们的八十岁,有更多可以从容面对死亡的可能了。

#心理咨询师说##我要上头条#

下一篇:促进精神疾病康复的因素有哪些? 上一篇: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