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癌症晚期,心态特别不好,该告诉他吗?为什么?
我国有一个癌症治疗的潜规则:患者诊断出癌症之后,不告诉患者,只告诉家属。
这样做有没有道理呢?
先讲一个心理学的实验。有一个心理学家,找来了7个人。这7个人要穿过一间黑暗的房子,在心理学家的引导下,这7个人都成功走过去了。
然后,心理学家打开房内的一盏灯。在灯光下,这7个人才看清楚,他们刚才其实走过的是一座很窄的小木桥,木桥的下方是水池,水池里养着几条大鳄鱼。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问道:““现在,你们当中还有谁愿意再次穿过这间屋子呢?”
过了很久,7个人中才有3个人愿意再试一试。这3个人中,只有一个小心翼翼走过木桥,其余两人,最后都是爬过木桥的。
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可以用来解释对患者隐瞒病情的操作。但是,这是否就是最好的办法呢?在美国,医生会第一时间告诉患者病情,至于患者的家属需不需要知道,那由患者决定。这正好与中国的潜规则相反。
难道美国的医生不懂心理学吗?
其实癌症治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实验。在上述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有百分百的把握可以引导受试者走过小桥,但在癌症治疗中,医生却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可以治疗好一个患者。即便患者不知道病情,也不可能偷偷摸摸就把患者治好。
医生、患者、癌症,可以说处于一种微妙的三角关系,只有医生与患者很好地配合,才能增加打败癌症的可能性。
这三者之中,医生确实很关键:医生必须要有经验和信心。如果是一个没有经验、也没有信心的医生,意味着对于患者并没有太大的帮助。这就像上述的实验中,如果心理学家不知道怎么引导,有可能反而把人领到水池子里去。
在美国,医生必须经过系统性的训练,即便在拿到行医执照之后,也需要对知识更新,才能维持一个有效的执照。如果患者对于医生的建议有疑问,还可以选择第二医学建议,确保治疗不走弯路。
在这样的基础上,患者建立起对医生的信任,在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目前治疗的选项之后,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求生道路。
对患者隐瞒病情,实际上是将患者作为巨婴对待。如果患者本来就是一个巨婴,这可能也是一个合理的办法,但前提是需要有一个有学习能力,能替巨婴做决定的“家长”。
(1)关注癌症病人心理健康:
其实对于晚期癌症患者,告诉他实情可能会更好,他会有短暂的不适应期,但是如果熬过,就能够积极面对治疗。对于癌症晚期而言,我们的治疗目标依然是延长生存,让他们能够在仅存的生命中去完成自己的一些心愿。因此配合治疗非常重要。只有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患者才能够更有可能的达成自己的心愿。我见过的患者中,70%还是能够调整心态,安然的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因此我建议,还是要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