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心理学的发展能为肿瘤患者减轻疾病的困扰吗?
这个答案显而易见的能。为什么答案这么肯定呢,不着急,我们往下看。
首先,聊一聊心理因素对肿瘤发生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压抑的情绪,对癌症起着促进作用;癌症的发生,也促进着患者情绪越发压抑。早在1994年,就有学者研究提出过这样的观点:该结论认为,真正影响肿瘤生长的因素是应激、个体的个性和可获得的心理社会支持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对个体应对应激能力的影响。相反,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经常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经常参加各种身体锻炼,学会在紧张的生活中放松自己,善于解脱恶性精神刺激便是一项重要的防癌 措施。
其次,聊一聊肿瘤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的的影响。
癌症的本身、诊断、治疗等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和精神,例如,患者一旦得了癌症,对死亡的恐惧、对医疗费用的担忧、对家人的不舍、害怕亲朋好友获知病情等等各种负面情绪交织在一起。有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癌症患者普片存在焦虑、抑郁、悲伤、恐惧等心理反应,
进而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最终影响患者的生存期。
患者家属的心理也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在儿科肿瘤中特别明显。处于恶性肿瘤的初期的父母或监护人,往往接受不了这种强烈的恶性刺激,会产生惊恐、否认、拒绝、极度焦虑、愤怒、沉默不语、严重抑郁、甚至休克样的反应,其中,母亲的焦虑状态高于父亲。
再次,聊一聊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治疗的益处。
心理治疗是否能够延长肿瘤患者的存活时间,虽然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是结论是存在争议的。大多数研究报道显示心理社会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期;但是,也有报道显示,心理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但不能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还有研究结果显示。心理治疗既不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不能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尽管心理干预影响结论不一,但是,笔者认为,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及患者家属调整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生命的意义的体现,不能单独以评价生存时间为目的。
现在很多国家的肿瘤的多学科合作中,就有心理医生的参与,例如意大利。很多时候,心理医生能在第一时间内帮助患者及患者家属度过最难熬的黑暗时期,消弱对肿瘤这种疾病的恐惧,积极的治疗。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肿瘤,经过积极治疗后,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瘤患者大家都对肿瘤有着不同的认知,我们对肿瘤都存在着恐惧,因为肿瘤是一种癌症,而我们面对癌症就不可能不害怕不恐惧了。肿瘤心理学就是从患者的心理入手,对肿瘤患者的心理干预,引领他们正确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减轻患者心理痛苦,改变患者对肿瘤的看法,调节好患者的情绪,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患者在治疗化疗期间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对治疗化疗的恐惧并鼓励患者。
肿瘤心理学是护理心理学的一条分支,我们最常见的护士,她们是心理干预的能手,护士对患者的日常心理更加了解,可以与患者充分沟通,更加了解患者的心理走向,使医务人员制定正确的相对应治疗方案。同时,肿瘤心理学也能有效的改善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医患关系与治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肿瘤心理学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肿瘤心理学的发展对治疗肿瘤有着积极作用。让我们重新认识心理因素对癌症影响。
肿瘤患者是心理问题的高发人群,面临众多的心理困扰,如果没有及时调节好心理问题,对治疗疾病以及疾病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帮助患者迈过一道道心理门槛。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保持愉悦心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