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在印度瑜伽形成四大主流即: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王瑜伽
业瑜伽侧重如法的行为,按照人行为的善恶性质,带来相应果报,称为业,指行为本身。
智瑜伽以智慧、知识、觉悟、怔悟为主
信瑜伽指虔诚的信仰。
而王瑜伽是所有瑜伽中最高级、最机密的。它主张通过对心理活动的控制和修持,从而实现解脱。特别关注对内在的精神活动、深层意识的控制,因此这种方法成为所有瑜伽中最稳妥、最有效、最迅速的解脱之道。
王瑜伽认为人意识的狂热活动造成对内在灵魂的束缚,因为这些活动消耗了灵魂的能量,阻碍了灵魂的显现与升华,所以必须竭力抑制意识的活动,以禁欲、忍耐、鉴定、自制等手段控制感官与意识。
在瑜伽之祖帕坦伽利所注《瑜伽经》里讲述了修持的八支:禁戒、劝制、体位、收摄、调身、专注、禅定、三摩地。
第一支 禁戒:是外修受戒。叫人不做损害心灵和生活的事,例如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欲、无持有等戒律。禁戒又包括五大原则:不暴力、不欺骗、不偷窃、不放纵、不贪婪。
第二支 劝戒:是内修精进。积极去做有益身心、生活的事情。例如洁净身心、朴素知足、奉献牺牲、学习锻炼、参禅静坐等。劝戒的五大原则:纯净、满足、纪律、自习、奉献。
第三支 体位法:是调息法,也叫禅。一般指瑜伽的姿势,通过训练各种身体的觉知力、来控制身体内部生命能量的方法。
第四支 收摄法:身体与能量的锻炼方法。由于每个人的分泌腺不同,脉轮中能量(生命力或气)流动的平衡状况也不同。那么自己身心的状况和选择一位好老师是尤为重要的,这样才能正确的锻炼身体与能量。
第五支 调身:是感官制欲,促使感官、心灵、生活不受外在世界影响,拜托世俗的诱惑,回归内心的平静。
第六支 专注:以身心灵生活专注某一目标上,并与该目标合二为一,集中精力,收摄感官的七情六欲。
第七支 禅定:让身心获得最高的放松与淡定,并把心灵导向理念目标,不间断的修持,心识集中,透过静坐,凝神专注。
三摩地为修练的最高境界:(即三昧)把心灵融入理念目标,而进入纯然喜悦忘我之境,注视身心合二为一,超意识的境界。
瑜伽最高境界者,传说中拥有大智大慧,达到四肢百骇筋脉具通,身体柔软,宛如无骨,辟谷断食,更有甚者,身体悬空,穿墙过术(身体穿透砖墙,而墙安然无恙)。我记的小时候看到报纸上,报道过一位印度大师,擅长穿墙术,曾多次成功表演,但最后还是失手了,那次是因为分神,被困在墙体里面,部分肢体露在墙外,人们以为大师故意露“这一手”,大声欢呼喝彩,过了许久,墙那边的人看到大师只是露出一个头,不在动弹,慌忙营救,但为时已晚,高人已经遭遇不幸,命丧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