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工作
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一)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当人性化,以情意教育和人格培养为主,以知识教育为辅,强调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能否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在学科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学生懂得自己不仅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更是心理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提高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发展能力、完善人格是自己的重要任务。
(二)以问题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提倡案例教学法,认为知识不是一个直线的由浅入深的过程,知识是一个网状结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互相启发和学习,迁移、创造新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排解困惑,发展个性。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他们最关注、最渴望解决、最想了解的问题,或提出与学生心理问题相关的案例,供学生讨论分析,或以某个问题为中心,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一般情况下,讨论无需得出明确结论,因为讨论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教育和心理发展与成熟的过程。
(三)以活动为载体,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被施教者,又是教育者,在活动中学生可以接受教育,也可以自我教育。
学科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心理训练过程,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动脑,进行充分心理体验,积累正反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良好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