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产后易患乳腺炎?如何护理和预防?
产后乳腺炎的原因
1、乳汁淤积,这是引起乳腺炎的主要原因。通常,宝宝吮吸乳汁的姿势不对,就无法将乳汁全部吸出来。而宝宝吸不出乳汁,就会加大吮吸乳头的力度,进而就咬破了妈妈的乳头,导致细菌的感染,并进入乳房组织。此外,如果妈妈在喂奶时用力挤压乳房的话,也会导致乳汁无法流出而淤积在内。
2、忽视乳房保养,乳头皮肤表皮薄弱易损。第一次生产哺乳的妈妈,乳头皮肤的抵抗力都较差,宝宝吮吸乳汁时就容易损伤乳头,导致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3、乳头发育不良,影响哺乳。有的妈妈因为乳头发育不良,如乳头内陷等,也会对哺乳造成不良影响。
4、上皮细胞脱落,易致乳管堵塞,加重乳汁淤积。这种情况也主要发生在初次生产哺乳的妈妈身上,因为她们的乳汁中含有较多的脱落上皮细胞。
产后乳腺炎有哪些症状
1、乳头溢液
2、乳腺外形改变:有的是凸出一块,有的甚至肿胀、颜色发生改变。
3、肿块:触摸乳房时,可以触摸到较硬的肿块。通常没有疼痛感,有少数妈妈会有不同的痛觉。
如果新妈妈们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上症状时,就要考虑自己是否患了乳腺炎,并去医院检查确定。
乳房护理以及与乳腺炎的预防
产后乳房护理
1、对乳房的护理是保持它的乳汁的通畅,不要让乳汁有储存。因为储存的话,会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乳汁越来越少。
2、出汗比较多,应该保持乳头的清洁,勤换内衣。在哺乳的时候可以使用卫生的毛巾擦拭干净保持乳头的清洁。同时也要避免涨奶的情况,防止乳汁淤积引起乳腺炎的情况。
3、哺乳时要保证母乳喂养的姿势正确,以及宝宝的吸吮方式正确。不要让宝宝只含到乳头而造成乳头皲裂。而且喂奶时,一定要让宝宝吃空一侧乳房再吃另一侧,不要两边乳房交替吃,以防宝宝长时间吃不到奶后引起乳汁淤积造成急性乳腺炎,若妈妈的奶很充足,宝宝吃一边就饱了,就一定要把胀的一边乳房的乳汁挤掉,以防形成硬结,同时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不让宝宝含着乳头睡觉。
4、产后催奶不宜过急,产后补充营养并不是多多益善,一定要根据奶水分泌的多少适量饮用。因为有些妈妈在开始分泌奶水时乳腺管尚未通畅,而新生儿吸吮能力弱,大量分泌乳汁容易造成奶涨结块,给妈妈带来痛苦。所以,产后进食下奶的食物应从少量开始,多吃清淡而有营养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乳房保养的好处和功效
1、乳罩的选择上也要注意,不要为了美观选择过紧的乳罩,要选择宽松、棉质、无钢圈、大小适中的专业哺乳内衣,特别是哺乳期和断奶期奶涨的妈妈,适合的乳罩有更好的提托效果,也能预防乳房下垂,更有利于乳房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回流。
而且,对乳房没有压迫感的内衣还能够保证乳腺的通畅,减少由于乳腺管堆积乳汁而造成疼痛感和乳腺炎的隐患,其卓越的透气性和吸湿性,能让溢乳漏奶的宝妈告别胸前湿漉漉的尴尬。
乳腺炎是发生在乳房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多见于初产妇。因为乳头易被吸破,细菌由此入侵,乳汁瘀积,易于细菌繁殖而发病。其主要表现为患侧乳房红、肿、热、痛,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疼痛,全身发热。如处置失当,易形成乳房脓肿。治疗乳腺炎其日常护理尤为重要。早期按摩:用手指顺乳头方向轻轻按摩,加压揉推,使乳汁流向开口,并用吸乳器吸乳,以畅通阻塞的乳腺管口。吸通后应尽量排空乳汁,勿使壅积。推抚法:先在患侧乳房上撒些滑石粉或涂上少许石蜡油,然后双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轻轻向乳头方向推抚。揉压法:以手掌上的小鱼际或大鱼际着力于患部,在红肿胀痛处施以轻揉手法,有硬块的地方反复揉压数次,直至肿块柔软为止。揉、捏、拿法:以右手五指着力,抓起患侧乳房部,施以揉捏手法,一抓一松,反复施术10~15次。左手轻轻将乳头揪动数次,以扩张乳头部的输乳管。哺乳期要保持乳头清洁,常用温水清洗乳头,定时哺乳,如乳汁过多婴儿不能吸尽,应借助吸乳器将乳汁排空;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时不宜吸乳。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辛辣。不同的体质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适应性,所以对患有乳房炎症性疾病的人来说,适当选择合适的饮食。情志不畅亦与本病有关,要劝导病人解除烦恼,消除不良情绪,注意精神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