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体制下,对于高中生,家长应该更关心成绩还是心理?
我认为作为家长应该更关心心理健康。
现在高中生学习压力山大,经过中考的激烈竞争,上了高中。最终目标是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学校老师必然抓学习,提高升学率,家长更是紧上加紧,施加压力,高中各类辅助教材,高考冲刺上百上千的练习题,应有尽买。走进高中教室,便可见窗台上、课桌上等到处摆满了教科书、辅导书。学生是早自己晚自习,节假日都泡在题海里。因此,他们的心理素质较差,不能茁壮成长,难承受人生的挫折,生命力也脆弱。
家长应吸取社会出现的教训,因高考落榜,有的选择了“不归路”,有的离家出走,有的抑郁不振等,也有的大学生、研究生受不了挫折打击,也发生过不良后果等。家长首先要关心孩子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不但是家长,学校老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应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每周至少开设一节心理课,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不仅为学生高考尽责,也要为学生今后人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