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咨询师如何编配较为合理?
【政策依据】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要求:中小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室,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统筹现有经费渠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融入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编配建议】
1.队伍组成: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心理工作志愿者、任课教师、部分家委会成员、相关院校部门负责人。
2.专业编配:高等院校要求1:4000,高中青年时期心理矛盾突出,比例要求更高,建议学校层面编配1:1000。
3.组织架构:学校有治疗师或二级以上心理咨询师,年级有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班级有心理工作志愿者和家委会成员。
4.人力资源:学校编配心理咨询师,购买社会服务,心理志愿工作者。
【制度机制】
1.制定制度,狠抓落实;
2.形成机制,有序开展;
3.全面普查,动态监测;
4.发现及时,有效干预;
5.家校配合,形成合力;
6.紧急情况,危机干预;
7.领导重视,求真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