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更新:2022-03-10 21:53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92

  

中医养生学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探索衰老机制、健身防病及延年益寿的方法。所谓养生原则,就是指在养生活动中必须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早在先秦时期,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已有很多关于养生的论述了,西汉时《黄帝内经》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养生思想,将养生纳入中医理论体系中。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倶,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上古时代的人懂得养生法则,能够顺应天地变化的规律,综合运用吐纳、导引、静坐、气功等养生方法,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度劳作,所以能活到百岁尽其天年而终。
  此段文字点明了养生基本原则的要点。养生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六条:

第一,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要求人的养生活动应该符合自然变化的规律。《灵枢•邪客》中说:“人与天地相应”,此处的天地就是指的自然界,这句的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活动应该顺应大自然的法则,遵循自然规律。
  人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天地变化的规律,采用正确的养生方法,才能使人体的生命活动符合天地变化的规律,从而保证人体健康长寿,百病不生。

第二,养神为先

养神是中医养生的一个核心思想,从先秦诸子起,历代的养生大师都注重养神,认为养神是养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养神的最高要求是达到“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的境界,这样心无杂念、净心生活,对于延年益寿十分有用。中医历来很重视人的情志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强调“形神兼养“,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不畅是很多疾病的发病原因,比如肝气郁结会导致抑郁、失眠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生性乐观、开朗,心态积极,经常微笑的人寿命会更长久。综上可知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第三,护肾保精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一直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为“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
  肾精不足不仅会导致人体脏腑失衡、病邪入侵,还会导致人体衰老甚至死亡,因此中医在养生上提出了适度房事、护肾保精的主张,反对纵欲。肾气强盛,方能百邪不侵。

第四,动静结合

古人养生,注重“形神合一”、“形动神静”,“形动”即加强形体的锻炼,主张适度劳作,因此《吕氏春秋•尽数》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由此可见生命的确是在于运动。
  

第五,调摄饮食

食补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历代很多养生家都十分注重饮食养生,比如孙思邈、李时珍等。食补养生的内容主要包括饮食宜忌和膳食保健两部分。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方论》中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
  ”说明饮食与人体健康之间存在着宜与忌、利与害的辩证关系,因此,不同体质的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从膳食结构来说,中医养生主要强调平衡膳食,要求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全面、合理、互补。《素问•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

第六,综合调养

中医养生观将人体看成是一个整体,一个构造精细的系统,因此更重视从整体上调养机体。综合调养就是中医养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基本原则。中医将五行学说与五脏联系起来,五行间相生相克的关系直接反映到人体的健康上,因此综合调养注重的是平衡五行阴阳,通过锻炼、饮食、养神、养精等调和脏腑,从而达到祛病保健、延年益寿的目的。

下一篇:什么叫“因时养生”? 上一篇:健康养生,一个长期坚锻炼的人,为什么各类疾病也要找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