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中医养生 >

中医诊脉辩证中依据的标准是什么?阴阳五行平衡用方程组来表达?

更新:2022-02-26 01:10编辑:bebe归类:中医养生人气:96

非常感谢头条小伙伴@心流蔡的信任和邀请,可能让您失望了,因为我不懂诊脉,所以回答不了您的第一个问题。之所以斗胆在这里给您留言,是因为我与中医、阴阳五行的缘分,以及我的物理学专业。我将介绍一下前因后果,然后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下自己的总结。别嫌我啰嗦。

我可能是被中医和阴阳五行耽误了没考入清北,哈哈,开玩笑的。即使我全力以赴,考上清北的可能性也不足三成,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这么说是因为高中阶段,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大学毕业好几年了,班主任还记得没收的《黄帝内经》,因为我上课一直在偷看。

但我与中医的缘分并没有因为班主任的压制而断掉,反而在进入大学的时候对它的兴趣更强烈了。虽然我在一所理工类大学(当时的重点,今天的双一流)但恰好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本《中医手诊》。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的脑海里产生,我要把手诊方法电子化。意思就是说,利用程序让电脑使用中医手诊的方法自动分析病情并作出治疗方案,尽管那个时候的电脑还只有8086/8088,286都是奢侈品。

我接触程序设计早在1989年,高一,母校里有50台苹果2电脑,学了一年的BASIC语言程序设计。大学阶段又学了一个学期的算法语言FORTRAN,估计很多学软件设计的小伙伴都没听说过这种计算机语言,这是一种专门用于科学和工程计算的编程语言。同时还接触过Z80单板机、计算机原理以及86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尽管我是物理专业,但是在我那所大学,这些计算机课程同样是必修课。

现在有了《中医手诊》这本书的加持,再加上之前对中医的了解和如今的程序设计能力,我的冒险之旅就这样开始了。但这次尝试,却让我对中医有了彻底的否定,我甚至后悔曾经浪费的那些宝贵的高中学习时间。这是怎么回事呢?

中医手诊的概念就是指通过人体手的纹路形态、变化、规律等方式,对人体器官的演变作出推理的一种防治辅助手段。换句话说,手诊就是诊断的一种,属于中医望诊的一个分支。黄帝内经·灵枢·本脏》记载:“有诸于内,必行于外”,“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病矣”。《灵枢·经脉篇》记载:“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胃中有热,鱼际络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

如果单看这段《黄帝内经》中的记载,不知道大家都有什么感觉,但对于我一个物理系的学生来说,其思路与量子力学、电磁学、软件的思路类似,都是黑匣子方法。所谓的黑匣子方法,就是不考虑内在原理是什么,直接考虑输入输出的结果就行了。

这个思路,搞通讯和物理的人一看就能明白,对于现在的程序猿来说,就是在你所用的计算机语言中调用那些函数库,而完全不用考虑过程是怎么实现的。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用计算机语言把诊断过程写成函数,然后输出诊断结果。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随之出现了。

“胃中寒,手鱼之络青矣”,什么程度可以称作“青”,这个“青”究竟是什么颜色呢?在古代,青色,古代本义是蓝色,但在绘画颜色中,如果是蓝色中混有少量的绿色,则称为青色(是减法三原色之一),它有多个级别。类似于翡翠玉石的颜色。

在老一辈中,青色是黑色,例如“青青子衿”指的是黑色的古代学士衣服。青色介于绿色蓝色之间,但很多词容易让人误认为绿色,比如青草就是绿色。

用物理的语言来说,青色是在可见光谱中介于绿色和蓝色之间的颜色,对应空气中波长500-485nm,有点类似于湖水的颜色。我们都知道,物理学是要求很精确的,同样,如果要实现自动采样,那么就必须让电脑知道,传感器所输入颜色的波长。

我所在大学的那个城市,有一所全国排名前十的中医学院,不幸的是,我动用所有关系找到中医老师,他们都不能对这个问题给出定量的解答。但这些困难并不能阻挡我的脚步,如果没有人能使之量化,那么就我自己来完成量化这个过程。现在想来,当年的我一个小小的本科生,想干这种事,实在是太狂妄了。

其实我并不需要把青色分出那么多种,因为古人没有仪器,就是凭借眼睛看,所以我只要使用色差计模拟人眼识别就可以了。但随着对颜色识别这个问题的研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1、有些颜色即使是不一样的,人眼也很难察觉;2、人眼对饱和度高的色彩的敏感度较弱,因而,对这类色彩的色差辨别能力较差;3、人眼对色调方向上的色差敏感度也不一样;4、在亮度方向上的色差敏感度也会随着亮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5、在蓝色区域内,人眼的分辨能力在方向上会有所改变。

即使那些中医老师跟我说了他们的描述,我又如何能做出定量描述呢?因为每个人的眼睛也会有些许的差别,没有定量标准,我应该相信谁?颜色识别问题陷入了死循环。

其实除了人眼的问题,仍然有物理上的问题,对于反射光的颜色是与入射光有关的。那么《黄帝内经》中的青色是在什么样的背景光下看出来的呢?是日光、月光、阴影还是火光?书中没说。而那些中医老师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测量就无从开始。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也同样有问题,鱼际络脉究竟是什么暂且不去争论,但从人体这个部位的解剖结构来说,如果能出现青色,其实就是含氧量很低的静脉血经过这里的毛细血管的时候透过比较薄的皮肤被看到。这个位置没有别的东西能呈现出青色。

静脉血含氧量低可以有各种原因,如何把这个位置静脉血含氧量低就确认为“胃中寒”的呢?我们即使不考虑这里面的科学依据,应该也可以有大量的临床试验来支持这个“经验”性的结论吧。无奈,我并没有看到相关的中医研究报告。

随着我对电子手诊系统的研究,越来越发现,这条路根本是走不下去。中医,我们这么说可能是过了,但是中医手诊,完全没有办法量化,也就不存在能够编程实现自动化诊断的可能。

随着我对于中医手诊电子化系统的研究,我对于作为中医理论核心的阴阳五行也产生了强烈的怀疑。这是因为中医一直是强调“辨症施治”,其实这也好理解,古人搞不清楚每种病背后的病理病因,所以只能根据病人的发病症状来医治。

如果中医真能治病,也完全没必要扯上阴阳五行这个大旗。就跟量子力学一样,对于看不到里面的人体,直接当做一个黑匣子来研究就可以了。通过经验,几千年下来也足以积累相当可观的有效治疗方法,这套说辞并非是必要的,而且在中医引入阴阳五行的时候,并没有用实验来证明这个过程。

通过这次不成功的研发过程,我认为中医及其理论基础阴阳五行是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和阴阳五行都缺少量化指标,甚至没有量化指标。如果中医和阴阳五行是科学的,那么它们不应该与现代科学的研究结果相矛盾。因为客观现实只能有一种,不管用什么理论去解释,都应该是唯一的客观现实。中医和阴阳五行这种非量化的、模糊的说辞,为其失败的时候寻找借口提供了便利,反正怎么解释都行。

2、阴阳五行是画蛇添足。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中医没必要必须用阴阳五行去解释,如果中医坚持“辨症施治”,就一直把人体当做搞不清楚的“黑匣子”这也没什么不好,只要能通过症状找到对应的有效治疗方案,谁关心你怎么解释呢。

3、用臆想代替实证。《内经》被视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石,但对人体和疾病的认识方法都是简单观察加上主观猜测,而且观察非常粗糙,以至于谬误百出,与客观实际相去甚远。比如《内经》记载了心脏是主宰精神和意识的器官、脑是产生鼻涕的地方,还有不存在三焦和经络、离谱的消化道长度等等。出现这样低级的观察错误很正常,因为中国古代不存在医学意义上的尸体解剖。但知道错了,还不去纠正,这就是问题了。

4、阴阳五行是一种巫术。巫术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少数几个简单理论可以用于世间万物,中医的思维完全符合野蛮思维的特点,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同一的、互渗的,可以用同一个理论解释一切,人体和疾病当然也在其中。中医认为,凡是温热的、明亮的、运动的、向上的、外向的、亢奋的都属阳;凡是寒冷的、晦暗的、静止的、向下的、内向的、抑制的都属阴。这种观念的产生是巫术中的相似律无限扩大化的结果。

中国古人将物质世界粗略地分成了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类型,即所谓的五行。这种原始的物质分类方法是由当时的认知水平决定的,虽然幼稚但并不荒唐。但中医将五行学说奉为不需进步的终极真理,并任意应用于世间万物,比如将五脏与五行对应起来,再联想到春夏秋冬四季。由于四季与五脏无法对应,就生生造出一个长夏使一年变成了五个季节,而且什么时候算作长夏也不加说明。可见中医不仅仅是不同事物生拉硬拽地配对,而且还可以无中生有地捏造相似。

其实中医之所以在有ZF强大支持的背景下,仍然饱受争议,甚至混到了存亡的边缘,其抱着阴阳五行不放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因。如果中医能够坚持人体是一个未知的“黑匣子”,就跟量子力学的研究差不多,坚持整体施治、辨症施治,坚持实践经验总结,也许会走出一条完全不同于现代医学的道路。

就说这么多吧。作为一个曾经深爱中医,但同时也是一个物理专业的科普作者来说,说了很多中医不科学,但是以严谨的态度来说,对于题主的第一个问题,中医诊脉,我仍然不能给出确定的结论。至于第二个问题,阴阳五行能否用方程描述,我是确信其根本不能用数学来描述的,因为它没有定量部分,如何能计算呢。

再次对头条小伙伴@心流蔡的信任和邀请表示感谢,对不起,让您失望了。

下一篇:对中医养生感兴趣可以找什么工作学习? 上一篇:为什么中医把脉就能知道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