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儿童心理健康的五大主要标准 1.情绪基本上是愉快、稳定的。不经常发怒,不无故摔打玩具与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时入睡,睡眠安稳,少梦魇,无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习惯;基本上能听从成人的合理嘱咐,不过分的挑食、拣穿,不经常无理取闹。 2.求知欲较强。喜欢提问题并积极寻求解答;学习时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务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爱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同年龄相符,无口吃情况;生活中对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能比较认真地完成别人委托的事。 3.能合群。爱与小同伴交往,对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为,不随便打人骂人,不妒忌同伴;在集体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导下,愿意为集体和所能及的好事。 4.诚实而不说谎。很少说不符合现实的话;不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或损坏别要的东西;做错事不隐瞒,肯承认错误。 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对称赞感到高兴,对批评、指责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欢迎的事,不愿做遭人责骂的事;不过分的畏难、胆怯等。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环境适应教育 随着幼儿的成长,他们逐渐走出家庭,生活环境越来越广阔。当然外面的环境与家庭小环境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环境适应教育,让他们逐渐适应幼儿园、培优班、青少年宫、图书馆、公园、商场等环境。 二、人际关系教育 随着幼儿生活环境的扩大,他们面临的人际关系也就越来越复杂。相应地要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教育,包括:亲子关系教育、师幼关系教育、同伴关系教育等等。 三、学习困难教育 幼儿入园之后,学习就是幼儿的一大任务了。有些孩子没有意识到学习,或者没有掌握合适的方法,而产生了学习困难,因此,必须加强针对性教育。 四、情绪情感教育 岁的幼儿,情绪情感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如何发展积极情感,避免消极情感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幼儿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对孩子进行环境适应、人际关系、学习困难与情绪情感等方面的教育,有利于培养身心健康的幼儿!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几条:1.求知欲强兴趣广泛,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喜欢观察事物,充满好奇心;爱动脑筋;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2.意志力强不怕困难和挫折,绝不半途而废;延迟满足,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注意力集中,有能力对抗外界干扰。3.活泼乐观坦诚、随和,乐观,不掩饰自我情绪;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能迅速释放不良情绪,有合理发泄渠道。4.心态平衡心态经常欢乐愉快;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理智应对事情,很少焦虑不安或忧郁。5.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别人,乐于关心别人;行为举止中出现高度“利他”;喜欢人际交往,“亲社会”。6.人际关系良好心胸开阔,尊重他人,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