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心理健康 >

留守学生该如何对待

更新:2021-12-29 11:17编辑:bebe归类:心理健康人气:79

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运动中出现的新教育观念,是我们社会和教师们教育好学生迫切要求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活动。面对现代经济型社会,偏僻的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农民打工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中国,家长们都出去了,留守在家里的正需要学习成长的孩子们,怎样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呢?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长期头痛和思索的教育思考。
首先,他们失去父母的关爱。虽然大多数孩子在家里都有一些别的相关系的人进行照顾,但是他们只能是在物质和在他们看来视为怜悯的“爱”中生长着,甚至有些孩子为了学习只能拿钱在学校附近租赁房子而单独地生活。
第二、他们学习成绩大多数较差。面对学习,他们失去了家长的监督,从不把学习放在心上,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认真完成。在上课时也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也不积极。
第三、他们不爱说话,平时情绪低落,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对人冷漠无情、缺乏热情、有自卑感,言语减少,抑郁心理有所表现。
第四、他们具有自卑心理,在长时期离开父母后,这些孩子心里常常表现出不自信,同时对自己心理需要产生自抑。
第五、他们常常备受攻击或是主动攻击别人,这完全是一种在无奈和易怒的心态下产生的,孩子在心里是最希望受到家长的呵护的。
第六、他们常在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个人穿着不讲卫生,有些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小摸、逃学等不良习惯。
一、对留守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教师在平时适当时机对其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知道自己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思想行为,让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同时教师也能通过一些反馈了解学生装所遇到的困难,思想状况,便于和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多运用同感的态度和交流的技巧加深对学生的理解。“透过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把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反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东西都说出来。
二、注意对学生个别差异的了解。教师不便要了解学生的共性,更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别性,差异性;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的接触一真正了解一个学生,恰当处理学生的害羞、自卑、防卫心理带来的沟通障碍。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师从旁协助,提供建议。在辅导交流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所面临问题的办法。教师应避免说“我告诉你”之类的话,应用鼓励性、商量式的语气说话。如“我能体会”“我能理解你的处境”等语言和学生交流。使他们能真正感到教师对他的关爱。

下一篇:就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你的建议_baiduboxapp? 上一篇:留守儿童政府有补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