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血中医养生智慧的目录
第一章 角落里的钻石第二章 漫话中医理论精华一、人体的结构(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二、生理功能(一)心(二)肝(三)脾(四)肾(五)肺(六)胆(七)胃(八)小肠(九)大肠(十)膀胱(十一)三焦三、经络第三章 人体的能量基础一、人体的能量二、身体不是信用卡三、我们爱进补第四章 中医理论的玄机一、阴阳二、寒热三、上火四、五行第五章 借你一双看懂自己的慧眼一、察言观色(一)观察神情(二)观察面色(三)观察形体(四)观察头发(五)观察耳朵……第六章 巧妙治疗亚健康观察人的精神,面貌,舌头,耳朵,大便,小便,头发,指甲,牙龈等等细微之处,可以快速了解身体的状态。“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中医认为气、血和精是人体的能量源。充盈的气、血和精神使人精神旺盛、体力充沛、才思敏捷、体态匀称;而当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会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如心悸、失眠、健忘、皮疹、手脚冰凉、月经不调、乏力、气短、暖气、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脱发、不停矢气、便秘等。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是本书的精华,它帮助您内外兼修,标本兼治。根据中医理论,分辨是哪些脏腑器官出了问题,许多身体的不适都可以通过进补,按摩,改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等方法得到缓解或解决。关于中医到底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民国时期,有很多当时知名学者、政要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觉得中医不科学、中医很糊涂,较之理论周详的西医,中医就被看成是“封建迷信”思想的代表,是“落后愚昧”的典型,应该立即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当时的文化人,以喝酒、吃肉、骂中医作为比较时尚的活动,不管懂不懂中医的人,都站出来骂上两句中医,以示自己追求科学的决心。漫话中医理论精华 由于中医对人体的认识与西医有差异,甚至有的存在很大的差异,请尽量抛开西医理论先入为主的影响,重新建立一个人体架构。 一、人体的结构 (一)五脏--最重要的维持生命的器官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它们是人体的核心组成,关系可谓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一个受难,其他四脏器也跟着遭殃。聪明的人体拥有一套非常精密、科学、高效、智能的运行机制,它会随时根据各种突发情况调节和平衡。往往一个脏器的功能下降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降低。而一个脏器的功能提高了,为了整体的和谐运行,其他四脏器的功能水平也相继有所提高。可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五脏之间存在着彼此依赖又彼此制约的微妙关系。这个关系不是古人凭空想像出来的,而是根据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摸索出来的。为什么总是说学中医要有悟性呢?就是因为中医的研究方式是依据许多客观存在的真实表现,通过学习者的逻辑推理,继而获得的宝贵知识。即是要将大量的仿佛是巧合一样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并用一整套理论来解释这些联系。在这种不断发现联系,不断解释联系的过程中,中医的基本理论也就逐渐形成了。 在阐述五脏之间的微妙关系时,中医用自然界五种物质来加以解释,希望以此来揭示出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这个理论就是非常经典的五行理论。 五行理论以金、木、水、火、土分别代表人的肺、肝、肾、心、脾,借助这五种元素的特性,进而展示出五脏的关系。 这个五边形的图形,勾连出五种物质的相互关系。五条实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这个图形显示木能促进火的产生,在自然界中木头就是生火取暖的材料;再来看火,这个图形显示火可以促进土的产生,在自然界当中物质经过燃烧之后就化成灰烬了,这灰烬就是土;再来看土,这个图形显示土可以促进金的产生,事实上,金属矿藏大多数都是深埋于地下的。依此类推,这个依存关系是成立的。 古人根据五脏的特点,将他们与这五种物质一一对应,也同样可以解释五脏之间的关系。我们看实线箭头从一个脏器出发指向另一个脏器,同样代表了一个脏器对另一个脏器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依据箭头的走向,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促进心的生长,肝的功能提高可以使心的功能加强。依此类推,心可以促进脾的功能提高,脾可以促进肺的功能提高,肺可以促进肾的功能提高,肾又会促进肝的功能提高。它们这种促进关系是井然有序的、次递的,这就是五脏之间的促进关系、依赖关系。 举个例子:中医在调理的时候,面对心方面的症状,不单单是调理心的功能,往往会下很大的力气去帮助病人调理肝的功能。比如心悸,有一部分病人就是因为长期情绪不佳,引起肝的气机不舒畅,导致肝的功能下降了,无法很好地滋养心,继而连累了心,使得病人出现心悸的症状。如按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面对这种病人,就事论事的诊断方法就略显得有些无从下手了。围着心脏查一圈,没发现什么异常,只好将病人归为体质虚弱的范围。相比较而言,整体把握、辨证论治的方法会收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五行理论的经典之处,不仅揭示了五脏之间彼此促进、彼此依赖的关系,还阐述了它们的另一种重要关系,就是制约关系。这种制约不是盲目的、随机的,而是固定的、有序的、次递的。 这回换了个五角星。这个五角星图形,体现了五种元素相互制约的关系。五条虚线箭头都是由一个元素出发指向另一个元素。比如木,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土就是说古人认为木可以制约土。在自然界中树木确实可以起到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的作用。现在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就是因为树木的根系可以固定住土壤。再来看土,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水。古人认为土能制约水,这个道理很简单,土壤可以阻挡水流,成语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再来看水,依照箭头方向,它指向了火,就是说水可以制约火。依此类推,这个图形所阐述的制约关系是真实存在的。 同样的元素,还是对应同样的五脏,也就间接的表现出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了。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肝可以制约脾的功能,避免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脾的功能过于亢盛,打破了五脏之间固有的平衡。同样,脾可以抑制肾的功能,肾可以抑制心的功能,心可以抑制肺的功能,肺又会抑制肝的功能。 例如人们在生气的时候可以清楚的体会到肝对于脾的制约。当人们发怒之后,一般都没有食欲,甚至还会出现腹胀、打嗝。有人会说:我都气饱了,根本吃不下饭。这吃不下饭,就是脾功能受到抑制不思饮食的结果。 由于五脏拥有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截然不同的两套关系,既避免了五脏之间一味的促进,又避免了一味的抑制,使它们能够真正地实现协调平衡。在中医看来,人之所以生病,多是由于这两套关系被打乱。也就是说,能够保持这两种关系的相互平衡,人就可以健康的生活。(二)六腑--人体内的重要容器 六腑是指人体内的六个容器:胃、胆、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把它们六位归为一类,是由它们的共同特点决定的。六腑分别承载着食物、消化液和排泄物,人体的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就运行其中。 六腑和五脏存在对应关系,这就体现出人体的又一种微妙关系--脏和腑的关系。中医将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表里关系,认为五脏更为重要,应该在身体的更深层次,所以称里;六腑虽然也是重要器官,但是与五脏相比较,地位略低一些,中医认为六腑在身体里比较浅表的位置,因此称表。 表里关系说得通俗一些,即上下级关系。其中心与小肠、脾与胃、肺与大肠、肾与膀胱、肝和胆是一一对应的上下级。这种对应关系永远存在,不会打乱,而且六腑对于其上级--五脏的忠诚度特别高,汉语里有个成语叫肝胆相照,其实就是体现肝和胆亲密无间、荣辱与共的关系。 对于这种表里关系,生活中有不少例子。就说说肝和胆吧,有的人胆囊发生病变,觉得右胁下方不舒服,严重的还会出现胆结石,甚至要摘除胆囊。看上去这一切都是胆的问题,似乎把胆的问题解决了就万事大吉。其实胆只是接受命令的下级,它的功能出现混乱,完全是上级指挥有误。如果上级的功能出现紊乱,下级当然在劫难逃了。因此,中医按照表里关系的理论,遇到胆囊有问题的病人,一定会从它的上级--肝来进行调理,把肝的功能理顺了,胆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二、生理功能 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时,翻开书的第一页,并没有直奔主题,而是首先出现一个巨大的关系图,图中列出了书中主要人物的亲缘关系,荣国府和宁国府老老少少一干人等都排列其中,就像一个族谱一样,把大家的辈份、关系都表示出来,谁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谁是父亲这边的亲戚,谁是表兄妹,谁是堂兄妹,都清晰可见。我并不是很在意这个图,认为它可有可无,急急忙忙读起正文来,但是随着故事的层层展开,里面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个一个粉墨登场,才发现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一时还真记不清他们的关系,于是又翻过头来重新审视第一页上的关系图。 要想读懂《红楼梦》,了解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固然重要,但是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更可以帮助读者领会人物的性格命运。 在具体介绍每一个器官之前,先解释了一下五脏和六腑的关系,相信会对理解人体的奥秘有很大的帮助。这些成员有平级关系,即便是平级,也存在谁帮助谁,谁压制谁的问题。当然也有上下级关系,这上下级之间也存在着远近亲疏,不是某一个上级都可以随便影响任意一个下级,它们有严格的组织分工和对应关系。 在了解了五脏六腑十一位成员的关系之后,下面我们逐一介绍每一个成员的脾气秉性。(一)心心就像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君王。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五脏六腑少了谁都不能没有心。 为什么说心的地位举足轻重呢?这要看心的作用。心可以推动血液运行,使血液流到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人体组织的作用。心的功能正常,人体就会血流畅通。如果这种功能不正常了,出现了故障,就会出现脉搏不整齐或者跳动无力的现象,人也会变得脸色苍白,严重的还会出现面色紫暗,胸闷疼痛。生活中可以见到一些老年人,尤其是在夏天,稍微运动一会儿,就面色苍白,大量出汗,显得特别累,这表明心的功能变弱了。面色紫暗,胸闷疼痛,是人体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的表现,也是心脏病发作的症状表现。 心还负责人的精神活动。当这种功能正常的时候,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动作协调;相反,当这种功能异常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失眠、多梦、烦躁、意识和思维混乱。临床上一些高烧不退的病人,出现神昏谵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烧得说胡话,就是心功能受到影响之后的表现。还有这样的情况,比如一个人呆坐在某一个地方,不停的、莫名奇妙的发笑,而且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这也是精神活动异常的表现。这时候身边的人就要注意了,很可能预示心脏方面的疾病,要赶快去医院检查。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观察舌头了解心的状态。有人经常会舌尖破裂或者舌尖生疮,感觉特别疼,这是心火亢盛的表现。这样的人估计烦心事比较多,比如快要期末考试了,或者工作中遇到很多阻碍等。这时,可以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西医认为,维生素可以调节人体的功能。从中医的角度来讲,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都有滋阴润燥的作用。秋冬季节和早春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为了抵抗严寒,摄入比较多的肉类等高热量食物,导致体内燥热。而这个季节蔬菜水果相对比较少,导致维生素摄入不足,缺少了维生素的滋阴润燥,体内的平衡很容易被打破,当然也就容易生病。 不仅舌头可以体现心的状态,中医还发现,汗液的变化也能反应心的功能。中医认为,汗液是属于心的液体。正常情况下,出汗是为了散热,降低体温。可是异常的出汗就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了。我们平时可以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吃饭的时候特别爱出汗。一般人吃饭时只是微微有些发热,顶多后背出一层薄汗,感觉挺暖和的,可是这些人却好像特别热,大汗珠子顺着额头和脖子往下流。其实这可能暗示他的心的功能减弱了。换句话说,就是心气不足,固摄不住汗液,导致大量出汗。这些人可能平时也有气短和乏力的症状,应该予以重视。 心既然这么重要,平时就要多养护心。根据五行理论,红色的食物可以养心,比如西红柿、山楂等。另外,还可以每天按揉劳宫穴2分钟,这是保养心脏的好方法。劳宫穴在手掌心,将手握成空拳,中指所触及的位置就是劳宫穴。每天午后按揉2分钟,可以缓解心的疲劳。 现在许多年轻人爱吃辣椒,甚至顿顿都靠辣椒下饭,否则食之无味。人吃过辣椒之后会觉得气力十足,这是因为辣椒这种红色的食物可以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获得的新鲜氧气增多,组织器官得到了相对多一些的氧气,可以缓解疲劳。年轻人工作强度比较大,体力消耗大,吃辣椒可以缓解疲劳,得到体力上的补充,所以慢慢地就偏爱吃辣椒了。爱吃辣椒可不是大脑的选择,因为辣椒的口感无论如何谈不上美味,没有人会真正喜欢这个味道。爱吃辣椒应该说是身体的一种选择,它可以暂时性的缓解疲劳。但依靠辣椒缓解疲劳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最好的办法。下一章我会介绍整体提升健康水平的方法。(二)肝对于肝的认识,中医和西医之间存在较大的分歧。稍微具备一点现代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肝脏在人体的右侧,而中医认为肝在人体的左侧。中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当人们发怒的时候,最先感觉到的是左侧胁下胀痛,继而发展为两胁胀痛。如果肝在人体右侧的话,这个生理现象就难以解释得通了。中医根据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总结出肝的功能和作用。 中医认为,肝有贮藏血液的作用,它可以贮存一定量的血,用来供应机体各部分活动时使用。它还可以调解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体各部分的血量是相对恒定的,但是当机体进行剧烈活动,或者情绪激动时,对于血的需求量增大,肝就把自己平时贮存的血液向机体的外周分配,以满足机体需要;当人体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情绪稳定的时候,外周的血液需要量减少,这时,相对多余的血液就归藏于肝。肝在这里起到调节阀的作用。 当然,肝对于血量的调节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肝有足够的血量储备。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血量储备,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就像电视剧里面的票号(也就是现在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银两作为储备,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挤兑现象。如果东家经营不善,导致票号里无银可兑,那么势必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秩序。人体也是如此,有些人血虚,也就是血液总量不足,去医院化验,血色素很可能处在正常值范围的下限,甚至已经是贫血了。这样的人,平时运动量稍微大一些,或者情绪一激动,马上就会出现心慌、气短、心悸的症状。有的女性反应更明显,低头、蹲下一段时间,猛然抬头或者起身,就会感到眼前发黑。这也是血虚的表现,很可能由月经过多造成。肝的储血量不足,无法有效分配血液,人体会相继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 当这种调节功能失常的时候,人体还会出现异常的出血现象。比如吐血、鼻子出血、咯血、女性月经过多等。所以中医有男子看肝,女子看血的说法。这血指的就是女性的月经,同样也是间接的反应肝的功能状态。如果女性月经正常,每月如期而至,并且月经量适中,一般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相反,即便饮食和睡眠都正常,但是月经不规律了,或者时间间隔发生了明显变化,或者月经量发生了明显变化,都预示着身体的正常规律受到干扰,各脏腑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失去了平衡,这可能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提醒女性,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多关注一下自己的生理期,月经持续不规律就要及早调理。我认识一个人,三十多岁患上风湿病,四十多岁又患上甲亢。据她说从二十几岁开始月经就不正常,总是这个月有,下个月没有。当时年轻,也不当回事,还觉得少来几次还避免了不少麻烦,后来体质状况每况愈下……中医是一门大智慧,它指给你一个了解自己的途径。大家都知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给人的错觉好像疾病是一个随机发生的事情,谁碰上了只能认倒霉。其实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似来势汹汹的疾病,都是长期隐患堆积的结果。既然提到了月经问题,我再多说几句,月经失调、痛经、乳房胀痛,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都是肝的功能失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导致情绪长期处于抑郁、烦躁、焦虑的状态,这些情绪引起肝的功能失调,肝的疏泄功能出现问题,则引发女性的上述不适症状。 肝还负责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西医没有关于气的理论,气是中医独有的思想。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当遇到愤愤不平的事情时,总感觉有一股气往上撞,想发泄出来。这实际上就牵扯到肝的疏泄功能了。如果这种功能正常,人体的气和血通畅无阻,经络通畅,各个器官的活动也正常有序。 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会出现气行不畅的问题,最明显的表现是胸胁、腹部胀痛,甚至呕吐。我们身边可能有这样的同事,他们脾气挺好,为人总是温良恭俭让。实际上,他们不是没有脾气,只是不冲别人发脾气,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自己跟自己生气,自己跟自己较劲。电视剧里不是有这样的剧情,别人无端对好好先生一通指责,然后拂袖而去。好好先生独自痛苦,突然感到腹部胀痛,胸胁胀痛,只好用手压住痛处,慢慢的蜷缩着蹲下身,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从中医的角度讲,这就是气机运行不畅的表现。当气机运行不畅逐渐加剧,还会引起血的运行不畅。出现血行不畅时,人会有胸胁刺痛的感觉,就是在这些部位有针刺一般的刺痛感,这是血瘀形成的表现。当然偶而还会有肿块形成,即由无形的瘀阻转化为有形的病理产物。肝的疏泄功能还体现在促进体内各种液体正常有序的流动上。有一种病叫梅核气,患者感觉像有一个杨梅核卡在嗓子里面,咽也咽不下,咳又咳不出来,梗在喉咙里很不舒服。得这病的人多积极上进,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希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骄人成绩,可是偏偏事事不遂心愿,不管多么努力,总是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时间长了,情绪上就发生了变化,总是比较抑郁,唉声叹气,平时也是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好像周围的人都得罪了他一样。这是肝气不畅的典型表现,气行不畅导致体液运行不畅,于是就有梅核气产生了。 有一句话叫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中医看来,眼睛是肝的窗户,通过眼睛同样可以反应肝的状态。肝的功能好,眼睛就明亮有神。如果肝的功能不好,会引起眼干、眼涩,眼屎很多,眼泪很黏稠,甚至没有眼泪,试想这样的眼睛如何能有一汪秋水含情脉脉的感觉呢? 如果肝血虚,儿童比较容易近视,老年人容易较早的花眼,视物模糊,眼白浑浊。肝与眼睛一个长在上面,一个长在里面,但是他们又确实存在着联系。这点我深有体会。上高三的时候,有一次无意识的揉眼睛,突然感觉到左眼的上眼皮里面有个软软的小囊泡,直径大约5mm。那时正是复习关键时期,也没有理睬它。可是这小囊泡越来越大,都可以从表面观察到了,只好去医院。我挑选了一家以眼科闻名的西医医院,大夫建议手术。手术很小,也很顺利,一天之后我就正常上课了。这次经历就像小插曲一样,直到上了大学,有一次和宿舍的同学聊天,一个同学偶然间提到她也长过这样的小囊泡。系统学习了中医理论,才领悟到眼睛的问题与肝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三的时候,由于升学压力,心情可谓是最低谷,每天睡眠时间少得可怜,面对的都是偏、难、怪的习题和作业。在这种情绪之下,肝的功能会受到影响,体现在眼睑部位的一些腺体分泌失调,形成了囊泡。上了大学,总算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了,肝的疏泄功能得以恢复,这个毛病就没再复发。 中医认为,肝与心一同调节人的感情和情绪,肝的功能正常,人就会心情愉快舒畅,反之,人就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很容易为一点小事情而大发雷霆,甚至暴跳如雷。这些人的情绪非常的亢奋,气势汹汹,就好像决堤的洪水,从撕开的口子喷涌而出。我建议这样的朋友要滋阴柔肝,多吃绿色的食物。按照五行理论,青色对应着肝,蔬菜和水果是柔肝的。还可以按剂量服用维生素B12,它可以明显地缓解抑郁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