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伏最应该注意的是野浴安全:防暑降温,方法很多,其中是人们最喜爱的方法是在野外洗水澡。在这里,我特别提醒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暑中的野浴。有些人忽视有关部门的警告,自以为水性好,毫不在乎,兴高采烈的带着家人,孩子,或带着亲戚邻居朋友,一起去不熟悉的大海,大河去洗澡。
这些人,急急忙忙来到了海边,望着大海,兴奋不已。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其它人,也像下饺子一样,劈里扒拉冲入水中。享受海水的清凉。有的潜泳,有的踩水,有的仰泳,有的狗刨,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海面说笑打闹一片。这时看似风平浪静的海,其实在暗流涌动。水性好的有点放肆,向大海深处游去。游到不知的暗流处,看来浪也不大,结果一浪打来,人影全无。如果遇到当地水性好的,还有生还的可能。如果,都半架子,干着急。大活人眼看人就没了!这是大连海域发生的悲催的一幕!令人心痛。
所以,不管你水性好与坏,都要注意安全第一,万万麻痹不得。
夏季更迭,气温越来越高,从7月17日起,正式进入了“伏天”,一旦入伏,大家总感觉像蒸桑拿一样;面对这样“高热”的天气,我们该如何调整饮食,该咋吃?该咋喝?关于“三伏天饮食”,营养师告诉您该如何应对。
何为三伏?三伏天,主要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
初伏: 7月17日- 7月26日;
中伏: 7月27日- 8月15日;
末伏: 8月16日- 8月25日。
三伏,作为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气温高且气候闷,一不小心就会受到某些疾病的侵袭。这其中,您最熟知的比如空调病、中暑以及肠道代谢疾病等问题。
伏天最爱惹上身的几种病:中暑:
夏季温度过高,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身体体温调节发生障碍;中暑的最直接症状就是头痛、头晕、恶心、口渴以及大量出汗,一旦发生中暑应该立即离开高温环境。
肠胃疾病:
夏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适合细菌繁殖;人们为了迎合天气,喜欢食用冷饮、冷餐,一不小心就会发生食物中毒,诱发肠道疾病。
皮肤病:
伏天湿热难耐,皮肤在短时间内会接受到不同的刺激,经常阳光直接暴晒很容易导致皮肤出现疹子、痱子、皮炎等问题。
当然,除了这3种病症以外,像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都是夏季高发病症;由于天气,身体饱受“折磨”,针对于饮食和生活方式而言,哪些是建议大家做的?哪些是不建议大家做的?
不建议您在三伏天做的事情:为了您的肠胃,对凉食说不:
虽然三伏天外部气温过高,但经常摄入凉冷食物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导致出现腹泻、腹痛等问题。所以,三伏天吃喝请不要偏向于冷饮、冰果等冰凉食物,减少对于肠胃、心脏的刺激。
虽然推崇吃水果,但不建议您伏天把水果当做正餐享用:
夏季炎热,各位本身就没有什么胃口,所以很多人喜欢把香甜多水的水果蔬菜当做正餐食用;但一是如果长期坚持这样的饮食模式,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二是大量生食蔬菜水果很容易导致肠胃出现应激反应,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暴热天气,许多人不按时吃饭:
如果您留心观察,总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夏季炎热,很多人总是会打破自己的饮食习惯,不按时吃饭,不按餐食规则进餐。比如说夏季,很多人喜欢“早午饭合并一餐”;还有的人喜欢晚饭延后食用(晚9-10点食用)。这些种种的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导致胃肠出现应激变化,久而久之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例如胃肠易怒症、急性胃肠炎等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就范的“三伏天饮食误区”外,还有一些生活习惯其实也不靠谱,比如说经常吹空调、空调房睡觉、过量饮水、洗冷水澡等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其实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制约我们的健康,所以建议您“躲避为之”。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