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院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讲解真气和经络,他真能用现代科学解读传统文化吗?
我说个故事:
有一个没有文化,目不识丁的人,我们姑且叫这个人为钱强。这个钱强有一天坐地铁,突然打算开始装逼,于是,他买了一份报纸,做出读报的样子,但他把报纸拿颠倒了。
“喂喂喂,先生!”一个叫孙小凡的北大博士看见他拿颠倒了报纸,感觉莫名其妙,就对钱强说,“报纸上有什么大新闻?”
钱强微微一笑,对孙小凡说:“年轻人,又出事情了!你自己看看瞧瞧吧:火车轮子朝天——翻车了!”
这个钱强就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他看不懂报纸写了什么内容,拿颠倒了报纸,结果误以为火车翻掉了,还当成大新闻到处宣传。
在量子力学领域,朱清时也是这样的人,一个不懂装懂的人。朱清时是化学家,他是做量子化学实验的,对量子物理的了解程度,并没有超过普通人。现在世面上普及量子力学,喜欢拿几个故事来吸引读者,比如薛定谔的猫,那是一种比喻,并不是说把你家的猫关进匣子里面就真的处于生与死的叠加状态了。讲故事是为了增加读者的理解,但不能把故事直接等同于科学事实。朱清时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可以说,就处于看科普故事的阶段。
有人会说,朱清时可是一位院士啊,一个院士会这样无知吗?这个就是您的迷信心态了。什么是迷信?迷信就是盲目的信,对权威人物的言行不再甄别的信。朱清时虽然是权威,但他只是化学领域的权威,在量子物理领域,由于隔行如隔山,朱清时也只是一个门外汉。即使朱清时是物理领域的权威,如何他说的话严重违背常识,我们对这样的权威一样要质疑:请这位大人对你的话负责,拿出确凿可靠的证据出来吧!
即使是院士,院士也是人,不是神。历史上院士犯错误的比比皆是。当年苏联科学院院士曾经在生物学上严重犯错,而在中国也有例子。钱学森是一个牛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科学家,但是钱学森曾经写文章支持亩产十万斤,后来,钱学森还是80-90年代气功热的主要支持者,对特异功能泛滥,钱学森是要负责任的。有时候,科学家为了急于求成,求功心切,就会听不见别人理性的意见,大脑发热犯糊涂,在错误的路途上越走越远。就我看来,朱清时的科学水平还远远不及钱学森,钱学森能犯错,朱清时怎么就不能犯错呢?就是爱因斯坦,也不是一辈子不犯错。
众所周知的是,爱因斯坦一辈子都反对量子力学,他虽然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但他之所以对量子力学做出贡献,是因为他为了给量子力学找麻烦,他的成就是歪打正着。连爱因斯坦都会犯错,其他人就更容易犯错了。如何尽量避免犯错呢?就得掌握科学的精神,多给想法找证据,而不是像朱清时那样,没有掌握实验的方法和规范,自己都不敢肯定自己,就兴冲冲的跑去开讲座,这是极端不负责任的行为。
犯错不可怕,关键是要自我反省。朱清时,你反省了吗?